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易滑座結構。
背景技術:
在易滑座是設置在與頂噴連接的管體上,用于架設花灑,現有的易滑座中將驅動機構全部做在控制把手一側,因此結構受到限制,使用橡膠墊與管接觸的面積受到限制,面積小,摩擦力小,滑座掛重的花灑易下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易滑座中的橡膠墊與管接觸的面積受到限制,面積小,摩擦力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是:一種易滑座結構,包括殼體及設置于殼體內的骨架,所述殼體及骨架中部設有以供升降桿穿過的通孔,所述殼體一側固定用于置放花灑的插座,所述殼體內位于升降桿朝向插座的一側設有抵頂升降桿管壁的橡膠墊,所述橡膠墊朝向插座的一側設有作用于橡膠墊的彈簧,所述殼體內升降桿背離插座的一側設有驅動橡膠墊克服彈簧壓力實現松脫的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橡膠墊固定于一鎖緊座內,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本體內能轉動的切換套,所述切換套具有V狀的凸臺,所述鎖緊座朝向切換套具有與凸臺相配合的V狀凹槽,當切換套旋轉時,凸臺抵頂鎖緊座使鎖緊座向插座方向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插座朝向殼體一側設有插入殼體內的固定圈,所述彈簧套于固定圈外側一端作用于固定圈另一端作用于橡膠墊。
進一步的,所述切換套外側端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于切換套之間設有螺母及墊圈,所述把手包括有向周側延伸的握柄。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內設有設置于通孔周側的襯套。
進一步的,所述插座經螺釘固定于殼體,螺釘外側設有螺釘蓋及橡膠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利用在易滑座中將驅動機構做到升降桿的兩側,彈簧及橡膠墊機構放到插座側,可以使橡膠墊與管的接觸面積大大增加,從而保證花灑穩定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驅動機構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鎖緊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非鎖緊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易滑座結構,包括殼體100及設置于殼體100內的骨架110,所述殼體100及骨架110中部設有升降桿穿過的通孔102,所述殼體100一側固定用于置放花灑的插座200,所述殼體100內位于升降桿朝向插座200的一側設有抵頂升降桿101管壁的橡膠墊300,所述橡膠墊300朝向插座200的一側設有作用于橡膠墊300的彈簧310,所述殼體100內升降桿101背離插座200的一側設有驅動橡膠墊300克服彈簧310壓力實現松脫的驅動裝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橡膠墊300固定于一鎖緊座400內,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本體內能轉動的切換套500,所述切換套500具有V狀的凸臺510,所述鎖緊座400朝向切換套500具有與凸臺相配合的V狀凹槽410,當切換套500旋轉時,凸臺510抵頂鎖緊座400使鎖緊座400向插座200方向移動從而帶動橡膠墊300背離升降桿101移動從而實現松脫,當切換套500停止旋轉時松脫時,橡膠墊300在彈簧的作用下實現回復重新鎖緊升降桿101。
本實施例中,所述插座200朝向殼體100一側設有插入殼體100內的固定圈700,所述彈簧310套于固定圈700外側一端作用于固定圈700另一端作用于橡膠墊300,所述切換套500外側端固定有把手600,所述把手于切換套500之間設有螺母520及墊圈530,所述把手600包括有向周側延伸的握柄。
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00內設有設置于通孔102周側的襯套103,有利于升降桿的插入。
本實施例中,所述插座200經螺釘210固定于殼體100,螺釘外側設有螺釘蓋211及橡膠塞212。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