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和土壤加固領域,尤其是限位連接件、限位連接組件、蜂巢約束結構以及護坡。
背景技術:
目前,用三維網結構來實現邊坡與岸線保護系統隔離,加強并束縛上部土層及填料,可以對由水力和重力造成的坡體向下運動和滑移進行控制,限位連接件作為固定三維網的重要部件,它的發展經過了以下的過程,最先是靠木樁受力端部入土進行短期的固定,但是無法滿足長期性的工程壽命要求;緊接著實用鋼筋進行固定,雖然解決了長期性工程壽命的需求,但是對于較粗鋼筋需場外特殊定制,成本大,現場彎折加工困難;現在得限位連接件主要采用如專利CN 203049580 U中的結構,包括塑料圓錐柱體,塑料圓錐柱體的圓平面的直徑兩側分別相對設置有兩個連接錨耳,塑料圓錐柱體的上、下底面開有一個貫穿的孔,連接錨耳解決了現場彎折困難的問題,但是在實施的時候,存在以下缺陷:1、兩個錨耳只有其一個用到,另一個是閑置的,造成了材料的浪費;2、錨耳過短,在固定使用的過程中極易造成滑脫,導致三維網在坡體表面移動,固定失效;3、圓錐柱體內壁為光滑的,與錨固件相接不牢固;4,錨桿連接器的內部孔貫穿底部和頂端,錨釬插入后會有錨桿連接器在錨釬上竄動的風險,不利于緊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限位連接件,該限位連接件不僅使用過程中固定效果好,而且用料節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限位連接件,包括限位連接件本體,所述限位連接件本體包括套筒和一個夾持臂,所述套筒與所述夾持臂一體成型,所述套筒為中空結構,所述套筒的頂端為封閉結構,夾持臂長度為套筒長度的80%~150%。
優選地,所述套筒中空結構的內壁設置有淺紋。淺紋增加了摩擦力,在錨固件的一端套入到套筒內時,套筒內壁的淺紋和錨固件的凸起相互作用,使得兩者連接的牢靠。
優選地,所述夾持臂長度為套筒長度的100~150%,夾持臂的長度如果短于套筒的長度,容易滑脫,長度為套筒的100~150%增加了與片材的接觸面積,約束性和穩固性更好。
優選地,所述中空結構為圓臺結構,所述圓臺結構的頂端直徑為D頂端,圓臺結構的底端直徑為D底端,所述圓臺結構的頂端直徑與所述圓臺結構的底端直徑滿足關系式:D底端>D頂端。
優選地,所述套筒的橫截面為圓形或六邊形。
優選地,所述夾持臂的寬度是所述套筒外徑的30~80%。
優選地,所述夾持臂的厚度為3~8mm。通過坡面的角度對夾持臂的厚度進行調整,在保證夾持牢度的前提下,如果這個坡面角度大,土壤下滑的力大,為了強度,就做厚一些,否則薄一些,節約成本。
一種限位連接組件,包括限位連接件和錨固件,所述限位連接件為如上所述的限位連接件,所述錨固件的直徑大于所述圓臺結構的頂端直徑,所述錨固件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的紋路,所述限位連接件的套筒與錨固件的上端相接成一體。限位組件的底部預埋固定于地面,夾持臂牢固夾住片材。
一種蜂巢約束結構,設置在護坡的坡面上,用于穩定護坡的土壤,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蜂巢格片和限位連接組件,所述限位連接組件的一端和所述蜂巢格片連接,所述限位連接組件另一端插入所述護坡的坡面上而將多個所述蜂巢格片錨定。
其中,所述限位連接組件為如上述所述的限位連接組件。此種蜂巢約束結構固定效果好。
一種河道護坡,其特征在于該護坡的一個坡面設置有如上述蜂巢約束結構。河道護坡能夠有效防止坡體滑動,固定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限位連接件的結構采用了套筒中空結構的內壁設置有淺紋。淺紋增加了摩擦力,在錨固件的一端套入到套筒內時,套筒內壁的淺紋和錨固件的凸起相互作用,使得兩者連接的牢靠。夾持臂長度為套筒長度的100~150%,夾持臂的長度如果短于套筒的長度,容易滑脫,長度為套筒的100~150%增加了與片材的接觸面積,約束性和穩固性更好。所述夾持臂的厚度為3~8mm。通過坡面的角度對夾持臂的厚度進行調整,在保證夾持牢度的前提下,如果這個坡面角度大,土壤下滑的力大,為了強度,就做厚一些,否則薄一些,節約成本。限位連接組件,包括限位連接件和錨固件,其中限位組件的底部預埋固定于地面,夾持臂牢固夾住片材。蜂巢約束結構是設置在護坡的坡面上,用于穩定護坡的土壤,固定效果好。河道護坡能夠有效防止坡體滑動,固定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連接件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連接件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連接組件的立體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蜂巢約束結構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蜂巢約束結構的后視圖;
圖6本實用新型的護坡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連接件本體,11-套筒,12-夾持臂,13-圓臺結構的底端,14-圓臺結構的頂端,15-套筒頂端,2-限位連接組件,21-錨固件,3-蜂巢約束結構,4-護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優點,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連接件的側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連接件的立體圖。
如圖1和2所示,在限位連接件本體1由夾持臂12和套筒11組成,下面對限位連接件本體1的具體結構和尺寸做詳細的說明。
夾持臂12的長度為50mm,厚度為5mm,寬度為13mm,套筒11為中空結構,中空結構的內壁上具有淺紋,而且套筒11的橫截面為圓形或者六邊形。套筒的頂端15為封閉結構圓臺結構的頂端14直徑D頂端為12mm,圓臺結構的底端13直徑為D底端為15mm(D底端>D頂端)。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制連接組件,限制連接組件2包括限位連接件本體1和錨固件21,限位連接件為如1和2所示的限位連接件本體1,錨固件21的直徑大于套筒的頂端直徑,為13mm。錨固件21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的紋路,限位連接件的套筒11與錨固件21的上端相接成一體。凸起的紋路與限制連接件的套筒11內部的淺紋相配合,增加了摩擦力,使得套筒11與錨固件21相接牢靠,在具體實施中,將蜂巢格室片材如圖4和5所示卡夾在限位件組件2的夾持臂12中,將錨固件21插入套筒11,并釘入坡體基層中,從而限制并固定三維網的延坡面向下的移動,有效實現網格固定。
圖4本實用新型的蜂巢約束結構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蜂巢約束結構的后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護坡結構示意圖。
如圖6所示,護坡4具有兩個護坡面:內護坡面41和外護坡面,內護坡面41和護坡面圍成的河道接觸。
如圖4~6所示,該內護坡面41由坡面和網狀的蜂巢約束結構3組成,網狀的蜂巢約束結構3覆蓋在內護坡面41的整個坡面上,用于穩定護坡的土壤,使被蜂巢約束結構3的蜂巢室空間內的土壤不會滑落或被水沖走。圖4和圖5中的蜂巢約束結構3的片材結構卡入到限位連接件的套筒11和夾持臂12的空間中,牢固夾住片材,錨固件21的底部預埋固定于地面。
實施例的作用和有益效果
根據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限位連接件,由于具有1個可以起到夾持蜂巢約束結構3的片材的作用,限位連接件的厚度與護坡的坡度相適應,夾持臂12的長度與套筒11的長度一致,增加了與片材的接觸面積,約束性和穩固性更好。限位連接組件2的錨固件21的底端預埋固定在泥土內,固定牢靠,有效防止了片材的滑脫從而避免了蜂巢約束結構3在護坡4上的移動。
同時根據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蜂巢約束結構3和護坡4,由于使用限位連接組件2來固定蜂巢格片,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蜂巢格片的大幅度移動,從而有效防止蜂巢格片散開的險情。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