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管廊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艙預制管廊構件。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預制裝配式結構發展迅速,預制構件的需求正在上升,另外我國市政綜合管廊規劃建設水平較低、節能與環保效益較差,且綜合管廊處于地下環境受到地下水侵蝕,管廊構件間接頭防水問題嚴重,各種問題亟待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艙預制管廊構件,旨在提高其生產速度同時保證其防水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雙艙預制管廊構件,包括一體成型的雙艙結構的管廊本體,所述管廊本體的兩端為承口和插口,所述承口和插口的側壁均為弧形,所述管廊本體上還設有預埋套筒,所述管廊本體的外側壁上還設有吊裝孔預埋件,所述管廊本體上開設有縱向串接通道孔,該縱向串接通道孔的軸線與管廊本體的軸線平行,預應力鋼索穿過兩所述管廊本體的縱向串接通道孔并固定將兩管廊本體連接。
優選地,所述管廊本體上設有大艙室和小艙室,所述大艙室和小艙室均為八邊形結構,所述大艙室和小艙室的轉角是為折角過渡。
優選地,所述預埋套筒位于所述管廊本體的大艙室的兩側墻壁上。
優選地,所述縱向串接通道孔設置有多個。
優選地,所述承口的轉角和插口的轉角均為圓形過渡。
優選地,所述插口與承口的側邊均設置有坡度。
優選地,所述承口設置有一圈用于容納密封膠的凹槽。
優選地,所述吊裝孔預埋件沿管廊本體的中線對稱布置。
優選地,所述管廊本體上還設有用于填充止水材料的嵌縫槽。
優選地,所述管廊本體上還設有用于固定預應力鋼索的縱向串接通道開口,該縱向串接通道開口與所述縱向串接通道孔連通。
本發明提出的雙艙預制管廊構件,設置有一體成型的管廊本體,相對于現有的預制管廊是分為底板、蓋板等分開的預制構件,本雙艙預制管廊構件因為是整體預制的,所以不需要一些制模等操作面積,生產速度快,施工速度快,開挖面積相對較小,產生的施工垃圾少。另外,本雙艙預制管廊構件設置有供預應力鋼索穿過的縱向串接通道孔,連接管廊時將預應力鋼索穿過縱向串接通道孔即可連接相鄰預制管廊,連接方法簡單可靠,相對于現有的僅靠承口和插口的密封,本連接管廊的防水性更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雙艙預制管廊構件的優選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雙艙預制管廊構件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B-B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的C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2所示的D方向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雙艙預制管廊構件在兩管廊本體對接前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雙艙預制管廊構件在兩管廊本體對接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管廊本體;2-承口;3-吊裝孔預埋件;4-承口的轉角;5-縱向串接通道孔;6-預埋套筒;7-大艙室;8-小艙室;9-插口;10-縱向串接通道開口;11-凹槽,12-嵌縫槽。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參照圖1至圖6,本優選實施例中,一種雙艙預制管廊構件,包括一體成型的雙艙結構的管廊本體1,管廊本體1的兩端為承口2和插口9(即承口2、插口9與管廊本體1為一體成型),承口2和插口9的側壁均為弧形,管廊本體1上還設有預埋套筒6(預埋套筒6與管廊本體1為一體成型,可將預埋套筒6安裝于管廊本體1成型的模具上,當管廊本體1成型后,預埋套筒6即固定于管廊本體1上),管廊本體1的外側壁上還設有吊裝孔預埋件3,管廊本體1上開設有縱向串接通道孔5,該縱向串接通道孔5的軸線與管廊本體1的軸線平行,預應力鋼索穿過兩管廊本體1的縱向串接通道孔5并固定將兩管廊本體1連接。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管廊本體1的外形為矩形。管廊本體1上設有大艙室7和小艙室8,大艙室7和小艙室8均為八邊形結構,大艙室7和小艙室8的轉角是為折角過渡。轉角為折角過渡,從而便于設置縱向串接通道孔5。八邊形結構的大艙室7和小艙室8,是為了安裝預應力鋼索而設置的。預埋套筒6位于管廊本體1的大艙室7的兩側墻壁上。預埋套筒6用于吊裝管廊本體1和翻轉管廊本體1。
結合參照圖1和圖2,縱向串接通道孔5設置有多個(本實施例中設置有四個)。通過設置多個縱向串接通道孔5,從而可固定多個預應力鋼索,使多個管廊本體1之間連接更緊密。
本實施例中,承口2的轉角4和插口9的轉角均為圓形過渡。插口9與承口2的側邊均設置有坡度,這樣安裝管廊時簡潔、迅速并緊密。
進一步地,參照圖7和圖8,承口2設置有一圈用于容納密封膠的凹槽11,使得承口2和插口9之間的密封膠可以粘貼的更為緊密。另外,管廊本體1上還設有用于填充止水材料的嵌縫槽12。當兩管廊本體1的承口2與插口9對接后,承口端與插口端的拼接經過密封膠粘貼,可以有效防水,外部又通過在嵌縫槽12內嵌填密實的止水材料,從而使本雙艙預制管廊構件的密封性進一步提高。
進一步地,吊裝孔預埋件3沿管廊本體1的中線對稱布置,從而方便吊裝管廊本體1。本實施例中,吊裝孔預埋件3設置有六個。
管廊本體1內還設有用于固定預應力鋼索的縱向串接通道開口10,該縱向串接通道開口10與縱向串接通道孔5連通。縱向串接通道開口10位于大艙室7和小艙室8的墻壁上。本實施例中,縱向串接通道開口10為矩形,設置于管廊本體1的轉角處的中部,以便于固定預應力鋼索。
本實施例提出的雙艙預制管廊構件,設置有一體成型的管廊本體1,相對于現有的預制管廊是分為底板、蓋板等分開的預制構件,本雙艙預制管廊構件因為是整體預制的,所以不需要一些制模等操作面積,生產速度快,施工速度快,同時開挖面積相對較小,產生的施工垃圾少。另外,本雙艙預制管廊構件設置有供預應力鋼索穿過的縱向串接通道孔5,連接管廊時將預應力鋼索穿過縱向串接通道孔5即可連接相鄰預制管廊,連接方法簡單可靠,相對于現有的僅靠承口2和插口9的密封,本連接管廊的防水性更佳。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