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工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沿海防波堤。
背景技術:
防波堤為阻斷波浪的沖擊力、圍護港池、維持水面平穩以保護港口免受惡劣氣象影響,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作業而修建的建筑物,其傳統結構形式主要可以分為直立式和斜坡式。斜坡堤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水工防波堤結構形式, 其特點主要是堤心由開山石構成,地基承載力要求低,適用于軟弱地基海域, 波浪在地面破碎,堤前反射小,整體穩定性高且易于維修。由于斜坡堤結構簡單,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起重設備,因此被廣泛構建。
但是現有的防波堤存在著抗沖擊能力差,構筑工程量大,受海水浸泡腐蝕嚴重,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因此,發明一種沿海防波堤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沿海防波堤,以解決現有的防波堤存在著抗沖擊能力差,構筑工程量大,受海水浸泡腐蝕嚴重,使用壽命短的問題。一種沿海防波堤,包括墊石,防水層,堤身,抗浪臺,混凝帶,編織網,沙袋,迎波面,透水槽,導流井和背波面,所述的墊石與堤身之間設置防水層;所述的墊石外側設置抗浪臺;所述的混凝帶澆注于墊石之間;所述的編織網覆蓋在迎波面或者背波面的外側;所述的沙袋壘砌在堤身的上部;所述的堤身頂部設置透水槽;所述的透水槽連接導流井;所述的混凝帶包括鋼筋條,縱向澆注帶,橫向澆注帶,防蝕層和澆注槽,所述的鋼筋條澆注在混凝帶的內部;所述的縱向澆注帶與橫向澆注帶交叉固定在墊石之間;所述的防蝕層涂覆在混凝帶的外側;所述的澆注槽設置在墊石的內側或者外側。
所述的混凝帶采用水工混凝土制成的井字型結構,有利于提高墊石的穩固性,提高抗沖擊能力,混凝土使用量少,工程量不大,降低了施工難度。
所述的防蝕層采用厚度為5毫米至10毫米的瀝青層,有利于保護混凝帶免受海水腐蝕,延長使用壽命。
所述的編織網內部填充黏土層,有利于提高表層防御能力,防止長期浸泡造成塌瀉。
所述的防水層采用塑性混凝土夾層,有利于防止海水滲透,延長堤身的使用壽命。
所述的沙袋內部填充砂礫或者卵石;所述的沙袋的壘砌高度為2米至4米。有利于方便就地取材,減少工程材料使用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沿海防波堤廣泛應用于水工工程技術領域。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混凝帶的設置,有利于提高墊石的穩固性,提高抗沖擊能力,混凝土使用量少,工程量不大,降低了施工難度。
2.本實用新型的防蝕層的設置,有利于保護混凝帶免受海水腐蝕,延長使用壽命。
3.本實用新型的編織網的設置,有利于提高表層防御能力,防止長期浸泡造成塌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墊石,2-防水層,3-堤身,4-抗浪臺,5-混凝帶,51-鋼筋條,52-縱向澆注帶,53-橫向澆注帶,54-防蝕層,55-澆注槽,6-編織網,7-沙袋,8-迎波面,9-透水槽,10-導流井,11-背波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如附圖1至附圖2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沿海防波堤,包括墊石1,防水層2,堤身3,抗浪臺4,混凝帶5,編織網6,沙袋7,迎波面8,透水槽9,導流井10和背波面11,所述的墊石1與堤身3之間設置防水層2;所述的墊石1外側設置抗浪臺4;所述的混凝帶5澆注于墊石1之間;所述的編織網6覆蓋在迎波面8或者背波面11的外側;所述的沙袋7壘砌在堤身3的上部;所述的堤身3頂部設置透水槽9;所述的透水槽9連接導流井10;所述的混凝帶5包括鋼筋條51,縱向澆注帶52,橫向澆注帶53,防蝕層54和澆注槽55,所述的鋼筋條51澆注在混凝帶5的內部;所述的縱向澆注帶52與橫向澆注帶53交叉固定在墊石1之間;所述的防蝕層54涂覆在混凝帶5的外側;所述的澆注槽55設置在墊石1的內側或者外側。
所述的混凝帶5采用水工混凝土制成的井字型結構,有利于提高墊石1的穩固性,提高抗沖擊能力,混凝土使用量少,工程量不大,降低了施工難度。
所述的防蝕層54采用厚度為5毫米至10毫米的瀝青層,有利于保護混凝帶5免受海水腐蝕,延長使用壽命。
所述的編織網6內部填充黏土層,有利于提高表層防御能力,防止長期浸泡造成塌瀉。
所述的防水層2采用塑性混凝土夾層,有利于防止海水滲透,延長堤身3的使用壽命。
所述的沙袋7內部填充砂礫或者卵石;所述的沙袋7的壘砌高度為2米至4米。有利于方便就地取材,減少工程材料使用量。
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混凝帶5橫向或者縱向連接,將墊石1連接為統一整體,增強抵抗波浪的能力,堤身3上部鋪設編織網6,有利于提高了堤身1整體力學性能,避免沙袋7坍塌,當海水高漲至透水槽9,海水可從導流井10中導出。
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