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吊裝吊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及拼裝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制造行業里,特別是水電站永久性設備的工廠制造中,無論是深孔弧門、中孔弧門還是表孔弧門,工廠制造必須要求整體大件拼裝。工廠大拼往往是設置支鉸工裝,弧門支臂與支鉸座相連,支臂大拼后再與門葉相連,門葉與支臂依靠支臂端板與門葉端板螺栓連接,工廠制造往往將門葉端板加工到位,支臂端板大拼時與門葉端板配裝,支臂預留切割余量,待大拼后確定支臂端板的厚度尺寸后,加工預留余量的端板,再與門葉連接大拼。加工端板時,需要拆去弧門門葉,待加工后再次復拼,確定大拼門葉半徑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尺寸。如公開號為CN201389777Y,公開時間為2010年1月27日,名稱為“超大弧形門整體仿形加工工裝裝置”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超大弧形門整體仿形加工工裝裝置,包括靜支架機構、切削動力頭支架和起升機構,橫向進給裝置、調速機構和機械鎖定及電動聯鎖裝置。其中,靜支架機構包括用以支撐弧門的弧門靜支架座;切削動力頭支架包括動支架機床平臺及固定于該動支架機床平臺的框型動支臂、弧門同心鉸轉部分和銑切平移部分,其與固定的弧門同心旋轉;弧門同心鉸轉部分包括轉鉸鉸座和與轉鉸鉸座配合的轉鉸鏈座;銑切平移部分包括裝設于動支架機床平臺一端的銑切加工動力頭及設置于動支架機床平臺一端末且靠近銑切加工動力頭的操作平臺護欄;起升機構包括起升滑輪組、起升卷揚機及鋼絲繩。本發明優點在于結構穩定、適應性強、加工效率高,加工質量容易保證及安全性能高。但是現有技術的方案拼裝過程中,需要將門葉與支臂對準定位后再將門葉拆下焊裝,過程復雜并且門葉體積很大,工作量非常大并且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位準確,可操作性強,降低勞動強度,縮短生產周期,一次工裝即可批量生產的可調式弧門門葉拼裝裝置及拼裝方法,設計時,充分考慮空間操作的因素,設置固定轉鉸點,門葉設置可調接桿件,便于門葉左右調節,達到一次性吊裝門葉,大拼結束再吊下工裝臺,減少吊裝及調試工作。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鉸座、門葉支座和門葉調節桿;所述支鉸座用于鉸接弧門支臂的末端,門葉在裝置中豎立設置,門葉支座用于鉸接門葉底部;門葉調節桿一端鉸接在門葉中部,另一端鉸接在一個固定支座上。
所述支鉸座和門葉支座均包括臺體,支鉸座的臺體高于門葉支座的臺體,所述門葉支座上設置有限位塊,限位塊設置在門葉與門葉支座鉸點的外側,用于限定門葉的調整角度。
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的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選定支鉸座位置,在支鉸座上安裝弧門支臂,通過安裝在支鉸座上的弧門支臂選定門葉支座的固定位置,在門葉支座兩側選定用于鉸接門葉調節桿的固定點并將門葉調節桿的一端鉸接在固定點上;
門葉回轉半徑確定及安裝步驟:根據選定的支鉸座位置和門葉支座的固定位置確定回轉半徑R,將門葉立起,門葉一個直邊為底邊鉸接在門葉支座上,并將門葉調節桿的另一端鉸接在立起的弧門門葉中間位置;
門葉拼裝步驟:通過門葉調節桿帶動門葉沿門葉支座上的鉸接點轉動配合弧門支臂沿支鉸座上的鉸接點轉動調整對位確定弧門支臂與門葉之間安裝端板的位置;確定好端板的安裝位置后再通過門葉調節桿帶動門葉沿門葉支座上的鉸接點轉動角度空出端板的位置,將端板安裝入位完成弧門門葉拼裝。
所述端板為設置在弧門支臂端部和門葉固定位置的安裝件,為本領域常用部件。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支鉸座位置設定后安裝弧門支臂,在選定的門葉支座的固定位置設置門葉支撐鉸點,支鉸座的鉸點與門葉支撐鉸點的連線延長至門葉的弧面,該連線的長度即為回轉半經R;門葉支撐鉸點的位置根據支鉸座中心與絞點中心的距離及高度差來確定,支鉸座的鉸點至門葉支撐鉸點的距離加上門葉支撐鉸點至門葉面板延長線的尺寸,既可確定弧門門葉回轉半徑的理論尺寸,從而確定門葉支撐鉸點的位置。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在門葉支座兩側至少各選定一個用于鉸接門葉調節桿的固定點分別鉸接有門葉調節桿。
在門葉拼裝步驟中,通過調節門葉支座兩側的門葉調節桿來調節立起的門葉的角度,調節到門葉的頂部和底部到支鉸座上鉸接點的距離相同時,在門葉支座上、門葉底部鉸接處的外側固定用于限制門葉沿鉸點轉動的限位塊;調節到門葉的頂部和底部到支鉸座上鉸接點的距離相同時,焊接支鉸座限位塊,使門葉在門葉支座的傾斜角度固定。
所述門葉調節桿為螺紋調節絲桿,所述門葉拼步驟中是通過調節螺紋調節絲桿的伸縮來調整門葉的轉動角度。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將所述支鉸座通過一個底座固定在一個底臺上,將所述門葉支座和門葉調節桿的分別設置在底臺上的可滑動支座上,選定門葉支座的固定位置時根據弧門支臂的位置調動門葉支座和門葉調節桿的可滑動支座在底臺上的位置。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在底臺上、支鉸座的底座與門葉支座的固定支座之間還滑動設置有一個用于托舉弧門支臂的支撐臺,在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選定支鉸座位置后調整支撐臺的位置用于撐起弧門支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包括支鉸座、門葉支座和門葉調節桿;支鉸座用于鉸接弧門支臂的末端,門葉在裝置中豎立設置,門葉支座用于鉸接門葉底部;門葉調節桿一端鉸接在門葉中部,另一端鉸接在一個固定支座上;支鉸座位置設定后,依據工裝依次安裝支臂,在合適的位置設置門葉支撐鉸點定位適合門葉半徑,門葉底部鉸接在門葉支座上并通過門葉調節桿的帶動實現順時針和/或逆時針的角度調整,以便于安裝時完成與弧門支臂安裝點的對準以及對準后再調整角度分離出安裝端板的空間,省卻了弧門門葉拼裝時對位后還要拆卸一次門葉的麻煩。
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支鉸座和門葉支座均包括臺體,支鉸座的臺體高于門葉支座的臺體,這樣可以使支鉸座的鉸接點高度位置更接近于弧門門葉豎立時圓心位置所在的高度平面,這樣弧門門葉可鉸接豎立時重心偏移度會更小,方便調整和使用,小角度的調整即可完成對準和端板焊接;門葉支座上設置有限位塊,限位塊設置在門葉與門葉支座鉸點的外側,用于限定門葉的調整角度,這樣可以限定門葉通過旋轉調整出的與支臂鉸點件的距離來限定半徑。
三、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的拼裝方法,包括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門葉回轉半徑確定及安裝步驟和門葉拼裝步驟,按照工裝次序,首先確定支鉸座位置,再通過支鉸座位置和弧門支臂來確定門葉支座的位置,這樣大體確定了拼裝工位,只剩下小幅度調整,接下來再將門葉立起,弧門門葉的弧面向外,一條直邊作為鉸接邊設置在門葉支座上,并連接門葉調節桿,即可以通過門葉調節桿帶動立起的門葉沿門葉支座的鉸接點轉動調整角度從而實現門葉與弧門支臂之間的位置微調,通過較小的人工即可完成多次調整而不需將弧門門葉多次拆裝,大大減少了施工難度和勞動強度,這樣在進行弧門支臂端部與弧門門葉對準時即可很方便快速的完成,并確定端板安裝位置,通過調整角度空出端板安裝空間,極大簡化了弧門拼裝程序提高了效率。
四、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的拼裝方法,通過支鉸座的鉸點與門葉支撐鉸點的連線延長至門葉的弧面的方式便于快速確認檢查回轉半經R,門葉支撐鉸點的位置根據支鉸座中心與絞點中心的距離及高度差來確定,支鉸座的鉸點至門葉支撐鉸點的距離加上門葉支撐鉸點至門葉面板延長線的尺寸,既可確定弧門門葉回轉半徑的理論尺寸,從而確定門葉支撐鉸點的位置;門葉支座兩側的兩個門葉調節桿,可以更精確的調整門葉的角度,也更進一步省卻人;調節到門葉的頂部和底部到支鉸座上鉸接點的距離相同時,焊接門葉支座限位塊,使門葉在門葉支座的傾斜角度固定,限位塊設置在門葉與門葉支座鉸點的側邊,用于限定門葉的調整角度,這樣可以限定門葉通過旋轉調整出的與支臂鉸點件的距離來限定半徑調整的范圍;門葉支座和門葉調節桿的固定支座可滑動設置在底臺上,這樣可以根據不同尺寸和弧度的弧門拼裝調整拼裝裝置來適應;支撐臺為弧門支臂提供支撐,便于對位調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優選方案的示意圖;
圖中:
1、支鉸座;2、弧門支臂;3、門葉;4、端板;5、門葉調節桿;6、門葉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幾個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包括支鉸座1、門葉支座6和門葉調節桿5;所述支鉸座1用于鉸接弧門支臂2的末端,門葉3在裝置中豎立設置,門葉支座6用于鉸接門葉3底部;門葉調節桿5一端鉸接在門葉3中部,另一端鉸接在一個固定支座上。
這是本發明的一種最基本實施方案。支鉸座1位置設定后,依據工裝依次安裝支臂2,在合適的位置設置門葉支座6定位適合門葉3半徑,門葉3底部鉸接在門葉支座6上并通過門葉調節桿5的帶動實現順時針和/或逆時針的角度調整,以便于安裝時完成與弧門支臂2安裝點的對準以及對準后再調整角度分離出安裝端板4的空間,省卻了弧門門葉3拼裝時對位后還要拆卸一次門葉3的麻煩。
實施例2
如圖1,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包括支鉸座1、門葉支座6和門葉調節桿5;所述支鉸座1用于鉸接弧門支臂2的末端,門葉3在裝置中豎立設置,門葉支座6用于鉸接門葉3底部;門葉調節桿5一端鉸接在門葉3中部,另一端鉸接在一個固定支座上。
所述支鉸座1和門葉支座6均包括臺體,支鉸座1的臺體高于門葉支座6的臺體,所述門葉支座6上設置有限位塊7,限位塊7設置在門葉3與門葉支座6鉸點的外側,用于限定門葉3的調整角度。
這是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支鉸座1位置設定后,依據工裝依次安裝支臂2,在合適的位置設置門葉支座6定位適合門葉3半徑,門葉3底部鉸接在門葉支座6上并通過門葉調節桿5的帶動實現順時針和/或逆時針的角度調整,以便于安裝時完成與弧門支臂2安裝點的對準以及對準后再調整角度分離出安裝端板4的空間,省卻了弧門門葉3拼裝時對位后還要拆卸一次門葉3的麻煩;支鉸座1和門葉支座6均包括臺體,支鉸座1的臺體高于門葉支座6的臺體,這樣可以使支鉸座1的鉸接點高度位置更接近于弧門門葉3豎立時圓心位置所在的高度平面,這樣弧門門葉3可鉸接豎立時重心偏移度會更小,方便調整和使用,弧門支臂2與支鉸座1的鉸接點和門葉3與門葉支座6的鉸接點之間的距離等于弧門門葉3的半徑,小角度的調整即可完成對準和端板4焊接。
實施例3
如圖1,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的拼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選定支鉸座1位置,在支鉸座1上安裝弧門支臂2,通過安裝在支鉸座1上的弧門支臂2選定門葉支座6的固定位置,在門葉支座6兩側選定用于鉸接門葉調節桿5的固定點并將門葉調節桿5的一端鉸接在固定點上;
門葉回轉半徑確定及安裝步驟:根據選定的支鉸座1位置和門葉支座6的固定位置確定回轉半徑R,將門葉3立起,門葉3一個直邊為底邊鉸接在門葉支座6上,并將門葉調節桿5的另一端鉸接在立起的弧門門葉中間位置;
門葉拼裝步驟: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門葉3沿門葉支座上6的鉸接點轉動配合弧門支臂2沿支鉸座1上的鉸接點轉動調整對位確定弧門支臂2與門葉3之間安裝端板的位置;確定好端板的安裝位置后再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門葉3沿門葉支座6上的鉸接點轉動角度空出端板的位置,將端板安裝入位完成弧門門葉拼裝。
這是本發明拼裝方法的最基本實施方案。包括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門葉回轉半徑確定及安裝步驟和門葉拼裝步驟,按照工裝次序,首先確定支鉸座1位置,再通過支鉸座1位置和弧門支臂2來確定門葉支座6的位置,這樣大體確定了拼裝工位,只剩下小幅度調整,接下來再將門葉3立起,門葉3的弧面向外,一條直邊作為鉸接邊設置在門葉支座6上,并連接門葉調節桿5,即可以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立起的門葉3沿門葉支座 6的鉸接點轉動調整角度從而實現門葉3與弧門支臂2之間的位置微調,通過較小的人工即可完成多次調整而不需將弧門門葉多次拆裝,大大減少了施工難度和勞動強度,這樣在進行弧門支臂2端部與弧門門葉3對準時即可很方便快速的完成,并確定端板安裝位置,通過調整角度空出端板安裝空間,極大簡化了弧門拼裝程序提高了效率。
實施例4
如圖1,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的拼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選定支鉸座1位置,在支鉸座1上安裝弧門支臂2,通過安裝在支鉸座1上的弧門支臂2選定門葉支座6的固定位置,在門葉支座6兩側選定用于鉸接門葉調節桿5的固定點并將門葉調節桿5的一端鉸接在固定點上;
門葉回轉半徑確定及安裝步驟:根據選定的支鉸座1位置和門葉支座6的固定位置確定回轉半徑R,將門葉3立起,門葉3一個直邊為底邊鉸接在門葉支座6上,并將門葉調節桿5的另一端鉸接在立起的弧門門葉中間位置;
門葉拼裝步驟: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門葉3沿門葉支座上6的鉸接點轉動配合弧門支臂2沿支鉸座1上的鉸接點轉動調整對位確定弧門支臂2與門葉3之間安裝端板的位置;確定好端板的安裝位置后再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門葉3沿門葉支座6上的鉸接點轉動角度空出端板的位置,將端板安裝入位完成弧門門葉拼裝。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支鉸座1位置設定后安裝弧門支臂2,在選定的門葉支座6固定位置設置門葉3支撐鉸點,支鉸座1的鉸點與門葉3支撐鉸點的連線延長至門葉3的弧面,該連線的長度即為回轉半經R。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在門葉支座6兩側至少各選定一個用于鉸接門葉調節桿5的固定點并分別鉸接有門葉調節桿5。
在門葉拼裝步驟中,通過調節門葉支座6兩側的門葉調節桿5來調節立起的門葉3的角度,調節到門葉3的頂部和底部到支鉸座1上鉸接點的距離相同時,在門葉支座6上、門葉3底部鉸接處的外側固定用于限制門葉沿鉸點轉動的限位塊7。
這是本發明拼裝方法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包括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門葉回轉半徑確定及安裝步驟和門葉拼裝步驟,按照工裝次序,首先確定支鉸座1位置,再通過支鉸座1位置和弧門支臂2來確定門葉支座6的位置,這樣大體確定了拼裝工位,只剩下小幅度調整,接下來再將門葉3立起,門葉3的弧面向外,一條直邊作為鉸接邊設置在門葉支座6上,并連接門葉調節桿5,即可以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立起的門葉3沿門葉支座 6的鉸接點轉動調整角度從而實現門葉3與弧門支臂2之間的位置微調,通過較小的人工即可完成多次調整而不需將弧門門葉多次拆裝,大大減少了施工難度和勞動強度,這樣在進行弧門支臂2端部與弧門門葉3對準時即可很方便快速的完成,并確定端板安裝位置,通過調整角度空出端板安裝空間,極大簡化了弧門拼裝程序提高了效率;通過支鉸座1的鉸點與門葉3支撐鉸點的連線延長至門葉3的弧面的方式便于快速確認檢查回轉半經R,門葉3支撐鉸點的位置根據支鉸座1中心與絞點中心的距離及高度差來確定,支鉸座1的鉸點至門葉支撐鉸點的距離加上門葉3支撐鉸點至門葉3面板延長線的尺寸,既可確定弧門門葉3回轉半徑的理論尺寸,從而確定門葉3支撐鉸點的位置;門葉3支座兩側的兩個門葉調節桿5,可以更精確的調整門葉的角度,也更進一步省卻人;調節到門葉的頂部和底部到支鉸座上鉸接點的距離相同時,焊接門葉支座限位塊,使門葉在門葉支座的傾斜角度固定,限位塊設置在門葉與門葉支座鉸點的側邊,用于限定門葉的調整角度,這樣可以限定門葉3通過旋轉調整出的與弧門支臂2鉸點件的距離來限定半徑調整的范圍。
實施例5
如圖1,一種可調式弧門門葉大拼裝置的拼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選定支鉸座1位置,在支鉸座1上安裝弧門支臂2,通過安裝在支鉸座1上的弧門支臂2選定門葉支座6的固定位置,在門葉支座6兩側選定用于鉸接門葉調節桿5的固定點并將門葉調節桿5的一端鉸接在固定點上;
門葉回轉半徑確定及安裝步驟:根據選定的支鉸座1位置和門葉支座6的固定位置確定回轉半徑R,將門葉3立起,門葉3一個直邊為底邊鉸接在門葉支座6上,并將門葉調節桿5的另一端鉸接在立起的弧門門葉中間位置;
門葉拼裝步驟: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門葉3沿門葉支座上6的鉸接點轉動配合弧門支臂2沿支鉸座1上的鉸接點轉動調整對位確定弧門支臂2與門葉3之間安裝端板的位置;確定好端板的安裝位置后再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門葉3沿門葉支座6上的鉸接點轉動角度空出端板的位置,將端板安裝入位完成弧門門葉拼裝。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支鉸座1位置設定后安裝弧門支臂2,在選定的門葉支座6固定位置設置門葉3支撐鉸點,支鉸座1的鉸點與門葉3支撐鉸點的連線延長至門葉3的弧面,該連線的長度即為回轉半經R。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在門葉支座6兩側至少各選定一個用于鉸接門葉調節桿5的固定點并分別鉸接有門葉調節桿5。
在門葉拼裝步驟中,通過調節門葉支座6兩側的門葉調節桿5來調節立起的門葉3的角度,調節到門葉3的頂部和底部到支鉸座1上鉸接點的距離相同時,在門葉支座6上、門葉3底部鉸接處的外側固定用于限制門葉沿鉸點轉動的限位塊7。
所述門葉調節桿5為螺紋調節絲桿,所述門葉拼裝步驟中是通過調節螺紋調節絲桿的伸縮來調整門葉3的轉動角度。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將所述支鉸座1通過一個底座固定在一個底臺上,將所述門葉支座6和門葉調節桿5的分別設置在底臺上的可滑動支座上,選定門葉支座6的固定位置時根據弧門支臂2的位置調動門葉支座6和門葉調節桿5的可滑動支座在底臺上的位置。
所述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在底臺上、支鉸座的底座與門葉支座的固定支座之間還滑動設置設置有一個用于托舉弧門支臂的支撐臺,在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中選定支鉸座位置后調整支撐臺的位置用于撐起弧門支臂。
這是本發明拼裝方法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包括門葉支座位置確定步驟、門葉回轉半徑確定及安裝步驟和門葉拼裝步驟,按照工裝次序,首先確定支鉸座1位置,再通過支鉸座1位置和弧門支臂2來確定門葉支座6的位置,這樣大體確定了拼裝工位,只剩下小幅度調整,接下來再將門葉3立起,門葉3的弧面向外,一條直邊作為鉸接邊設置在門葉支座6上,并連接門葉調節桿5,即可以通過門葉調節桿5帶動立起的門葉3沿門葉支座 6的鉸接點轉動調整角度從而實現門葉3與弧門支臂2之間的位置微調,通過較小的人工即可完成多次調整而不需將弧門門葉多次拆裝,大大減少了施工難度和勞動強度,這樣在進行弧門支臂2端部與弧門門葉3對準時即可很方便快速的完成,并確定端板安裝位置,通過調整角度空出端板安裝空間,極大簡化了弧門拼裝程序提高了效率;通過支鉸座1的鉸點與門葉3支撐鉸點的連線延長至門葉3的弧面的方式便于快速確認檢查回轉半經R,門葉3支撐鉸點的位置根據支鉸座1中心與絞點中心的距離及高度差來確定,支鉸座1的鉸點至門葉支撐鉸點的距離加上門葉3支撐鉸點至門葉3面板延長線的尺寸,既可確定弧門門葉3回轉半徑的理論尺寸,從而確定門葉3支撐鉸點的位置;門葉3支座兩側的兩個門葉調節桿5,可以更精確的調整門葉的角度,也更進一步省卻人;調節到門葉的頂部和底部到支鉸座上鉸接點的距離相同時,焊接門葉支座限位塊,使門葉在門葉支座的傾斜角度固定,限位塊設置在門葉與門葉支座鉸點的側邊,用于限定門葉的調整角度,這樣可以限定門葉3通過旋轉調整出的與弧門支臂2鉸點件的距離來限定半徑調整的范圍;門葉支座6和門葉調節桿5的固定支座可滑動設置在底臺上,這樣可以根據不同尺寸和弧度的弧門拼裝調整拼裝裝置來適應;支撐臺為弧門支臂2提供支撐,便于對位調整。
實施例6
如圖1,這種新型的可轉位調節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調節定位裝置關鍵是采用可旋轉的調節結構,一旦工裝布置好,批量弧門大拼方便可靠,門葉半徑確定不變,一個方向設置限位塊,到位即確定半徑,另一個方向可調,方便弧門支臂的端板預拼,以及端板重新加工后復拼,稍微調節門葉的角度,即可安裝端板,不必拆下整片門葉,操作方便,工裝制作簡單,成本低加工難度小。
這種門葉可轉位調節裝置具有以下特點:
門葉半徑定位準確。支鉸座位置設定后,依據工裝依次安裝支臂,在合適的位置設置門葉支撐鉸點,計算鉸點至門葉面板的尺寸,支鉸座中心至支撐鉸點的尺寸,再加上鉸點至面板的尺寸,來確定弧門門葉回轉半徑R.
門葉可調節。
工裝設計時,充分考慮調節的空間,該結構裝置布置在弧門門葉的兩端,分別為左右調節桿,采用螺紋形式,可根據需要的調節量左右調整,方便大拼時確定拼裝半徑。
可調結構操作方便。
這種可調節結構給大拼操作者帶來很大方便,首先便于調節門葉的大拼半徑,螺紋調節絲桿便于微量調整,對于門葉這樣尺寸及重量較大的工件,如果單獨依靠起重設備調整,受方向及空間的局限,很難快速準確的調整好,占用設備及資源,對于批量弧門大拼,很易造成單件尺寸的不確定性,使用這種調節結構,調節方便,不占用設備資源。
對于大拼后更換支臂端板,更加方便可行,只需將調整好的端板空間尺寸測量,將端板加工到拼裝尺寸,按編號放置在支臂與門葉之間,只需小范圍內調節弧門門葉的角度,即可將端板順利復拼到位。
左右對稱可調節。
工裝設置時,門葉左右對稱設置各一套,門葉鉸點對稱分布,調節裝置對稱,便于整體控制門葉的平面度。
制造簡單,成本低。
采用這種可調式定位裝置,可以定位準確,一次裝夾定位,兩次完成大拼,制造成本低,操作簡單,值得推廣,可在類似批量結構定位的產品種類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