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水田水口調節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249409閱讀:539來源:國知局
水田水口調節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水田灌溉技術領域,特別提供一種水田水口調節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水田是用于種植水生作物的耕地,水生作物的生長需要一定適生水位,現有的水田灌溉通常是在水田一側的田埂旁筑建水濠,在水濠與田塊之間的田埂上開設水口 ;水濠可以是在需要時注水,也可以是長期有水;由于水田與水田通常是以梯田的形式存在,各級田塊之間的田埂上也開設有水口,從而在灌溉時實現串灌。
[0003]當前的灌溉方式普遍是在需要灌溉時,人為打開水口,將水濠中的水引入到待灌溉田塊中,等灌溉達到預定水位后,再通過石塊和土壤將水口封堵,這樣的操作十分費力、麻煩。另外,水口的封堵高度也不好確定,因為不確定在灌溉后是否會有降雨的發生,由于水生作用都有一定的耐受水位,水口的高度應滿足能夠適當的蓄積一定的雨水,因為雨水較灌溉用水有更豐富的營養物質,但過高的水位則不利于作物的生長,倘若水口墊設得過高,則容易會發生淹苗的現象。
[0004]雖然市面上也有一些灌溉裝置,但一般都結構復雜,成本高,投入與產出的性價比不高,不適于農民使用。

【發明內容】

[0005](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對水田水口的開閉形成調節,且機構簡單、成本低的水田水口調節系統。
[0007]( 二 )技術方案
[0008]一種水田水口調節系統,包括:
[0009]兩根立柱,兩根所述立柱分別設置在水口的兩側,并分別與所述水口的兩側側壁密封連接;
[0010]橫梁,所述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立柱的頂部連接,所述橫梁上設有通孔;
[0011]閘板,所述閘板的底部轉動連接在兩根所述立柱之間,并與所述水口的底部密封連接;
[0012]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與所述閘板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立柱或橫梁連接;
[0013]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底端與所述閘板鉸接,頂端穿設出所述通孔;以及
[0014]浮力開關,所述浮力開關包括:
[0015]固定桿,所述固定桿插設在待灌溉田塊上,所述固定桿的上部設有向一側延伸出的突出部;
[0016]套筒,所述套筒套設在所述固定桿的中部,所述套筒的上部較粗;
[0017]浮塊,所述浮塊與所述套筒連接;
[0018]第一轉鉤,所述第一轉鉤的中部與所述突出部鉸接,頂端和底端分別設有向一側延伸出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抵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
[0019]第二轉鉤,所述第二轉鉤的底端與所述固定桿的上部鉸接,與所述第一轉鉤對應設置,當所述第二卡接部抵在所述套筒的上部的外壁上時,所述第二轉鉤的頂端卡設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下方,當所述第二卡接部抵在所述套筒的中部的外壁上時,所述第二轉鉤的頂端可從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下方脫出,所述第二轉鉤用于與待固定系統連接;以及
[0020]拉繩,所述拉繩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轉鉤連接,另一端繞過所述支撐桿的頂端并與所述橫梁連接。
[0021]優選的,還包括限位體,所述限位體活動連接在所述支撐桿的不同軸向位置處,所述限位體的外徑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徑。
[0022]優選的,還包括阻水膜,所述阻水膜鋪設在所述水口上;所述立柱為一側開設有裂縫的管,所述阻水膜的部分卡設在所述立柱中,所述立柱通過所述阻水膜與所述水口的兩側側壁密封連接;所述閘板的底部設有卡管,所述卡管上開設有裂縫,所述阻水膜的部分卡設在所述卡管中,所述閘板的底部通過所述阻水膜轉動連接在兩根所述立柱之間,以及與所述水口的底部密封連接。
[0023]優選的,在所述水口的水流方向上,所述阻水膜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埋設在所述水口的內壁中。
[0024]優選的,所述通孔為縱向延伸的長孔。
[0025]優選的,所述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立柱的頂部轉動連接。
[0026]優選的,所述第一轉鉤與第二轉鉤之間的卡接面在由所述第一轉鉤指向第二轉鉤的方向上向上傾斜。
[0027]優選的,所述固定桿的下部設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對所述套筒形成軸向限位,防止所述第二卡接部由所述套筒的頂部脫出。
[0028]優選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呈L形。
[0029](三)有益效果
[0030]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田水口調節系統。該系統包括橫梁、閘板、拉簧、支撐桿、限位體、浮力開關以及兩根立柱,兩根立柱分別設置在水口的兩側,并分別與水口的兩側側壁密封連接;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立柱的頂部連接,橫梁上設有通孔;閘板的底部轉動連接在兩根立柱之間,并與水口的底部密封連接;拉簧的一端與閘板連接,另一端與立柱或橫梁連接,在閘板與橫梁或立柱之間形成持續的拉力;支撐桿的底端與閘板鉸接,頂端穿設出通孔;限位體活動連接在支撐桿的不同軸向位置處,限位體的外徑大于通孔的孔徑;浮力開關設置在下一級田塊上,當水位達到預設要求時,浮力開關打開,從而松開拉繩,進而閘板自動閉合至預定的限位開度。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水田水口調節系統的示意圖;
[0032]圖2使本發明實施例的阻水膜的示意圖。
[0033]附圖標記:
[0034]11、固定桿;12、套筒;13、突出部;14、第一轉鉤;15、第二轉鉤;141、第一卡接部;142、第二卡接部;16、浮塊;17、限位部;25、拉繩;31、立柱;32、橫梁;33、閘板;34、拉簧;35、支撐桿;36、限位體;37、卡管;4、阻水膜;5、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36]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術語“上”、“下”、“頂部”、“底部”、“縱向”等指示的方位或狀態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狀態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37]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0038]實施例一
[0039]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水田水口調節系統,包括:橫梁32、閘板33、拉簧34、支撐桿35、限位體36、阻水膜4以及兩根立柱31 ;阻水膜4鋪設在水口上,兩根立柱31分別設置在水口的兩側,立柱31為一側開設有裂縫的管,阻水膜4的部分卡設在立柱31中,即貼靠在水口兩側的阻水膜4的中部反折隆起,并沿立柱31的裂縫卡入,由此,兩個立柱31通過阻水膜4與水口的兩側側壁密封連接。
[0040]橫梁32的兩端分別與兩根立柱31的頂部連接,橫梁32上設有通孔,通孔可以是開設在橫梁32上,也可以是一個活動連接在橫梁32上的環;閘板33的底部轉動連接在兩根立柱31之間,閘板33的底部設有卡管37,卡管37上開設有裂縫,阻水膜4的部分卡設在卡管37中,即阻水膜4與水口底部相貼的部分反折隆起,并沿卡管37的縫隙卡入,由此,閘板33的底部通過阻水膜4轉動連接在兩根立柱31之間,以及通過阻水膜4與水口的底部密封連接。應當理解的是,若兩根立柱31為圓柱形,這樣在理論上閘板33的兩側邊緣與兩根立柱31相對的一側的接觸為一條立柱31表面的直線,這樣無法實現自由調節水口大小的目的,只能控制水口的開與關;故本實施例中的立柱31沿水口的水流方向應具有一定的寬度,即兩立柱31相對的一側為一平面,這樣閘板33的兩側邊緣分別與兩根立柱31相對的側面形成接觸密封,當閘板33的角度發生變化時,水口的最低通過高度也隨之發生變化。
[0041]拉簧34的一端與閘板33連接,另一端與立柱31或橫梁32連接,拉簧34優選為兩根,分別靠近水口的兩側設置,由此在閘板33與橫梁32之間或閘板33與立柱31之間形成均勻的拉力;支撐桿35的底端與閘板33鉸接,頂端穿設出通孔;限位體36活動連接在支撐桿35的不同軸向位置處,限位體36的外徑大于通孔的孔徑,限位體36可以是一個夾子,能夠夾設到支撐桿35的不同軸向位置處形成限位節點,還可以是一個螺母,而支撐桿35上設有外螺紋,限位體36通過與支撐桿35的螺紋配合實現軸向移動和限位。
[0042]應當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兩根立柱31并不止局限于通過阻水膜4與水口的兩側側壁密封連接,還可以是通過自身與水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