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噴微型樁群及實施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旋噴微型樁群,由微型樁筋材、旋噴樁、頂帽組成,其特征是:微型樁筋材為多根,組合成矩形微型樁群,在微型樁群的四個頂角和樁群中央布置5根旋噴樁,矩形微型樁群的頂部由頂帽剛性連接成整體。具有以下優點:(1)將旋噴技術引入了中小型滑坡治理工程或塑性較大的土質邊坡加固工程中;(2)施工速度快;(3)提高了抗滑支擋結構的耐久性;(4)布置形式靈活多樣。
【專利說明】
一種旋噴微型樁群及實施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小型堆積體滑坡治理或塑性較大的土質邊坡加固工程的集束型旋噴微型粧群。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滑坡治理和邊坡加固工程中使用較成熟的是普通開挖式抗滑粧。大截面開挖式鋼筋混凝土抗滑粧充分利用了混凝土較高的抗壓和抗剪強度以及鋼筋較高的抗拉強度,從而實現了抗滑粧的抗彎和抗剪性能。當抗滑粧以一定間距布置來治理滑坡或加固邊坡時能很好地提供抗滑力,限制坡體的變形和破壞。普通開挖式抗滑粧的優點有:(I)適用范圍廣;(2)抗滑支擋能力強;(3)施工工藝簡單、成熟。缺點有:(I)機械化施工程度差;(2)人工開挖危險性高;(3)人工開挖的市場前景差;(4)對巖質坡體而言,粧坑開挖可能需采用爆破等方法,對原坡體穩定性擾動較大。
[0003]還有一種在中小型滑坡或路堤邊坡搶險工程中常用的支擋結構是微型粧群。該結構利用微型粧的抗剪能力來提供一定的抗滑力,限制坡體變形和破壞。微型粧群的優點有:(I)施工速度快;(2)機械化程度高,避免人工開挖作業。缺點有:(I)在松散堆積體滑坡(邊坡)中適用性差;(2)粧土協調變形和力的傳遞性能差;(3)抗彎性能差;(4)降雨時粧間土易流失,筋材易受腐蝕,造成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噴微型粧群,以解決現有微型粧群存在的粧土協調變形和力的傳遞性能差、抗彎性能差、降雨時粧間土易流失、筋材易受腐蝕,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
[0005]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噴微型粧群,由微型粧筋材、旋噴粧、頂帽組成,其特征是:微型粧筋材為多根,組合成矩形微型粧群,在微型粧群的四個頂角和粧群中央布置5根旋噴粧,矩形微型粧群的頂部由頂帽剛性連接成整體。
[0006]優選的,微型粧筋材穿越滑體、滑面并伸入滑床中。
[0007]優選的,微型粧筋材伸入滑床的長度不小于微型粧筋材長度的1/2。
[0008]優選的,在平行主滑方向布置的筋材列數不小于在垂直主滑方向布置的筋材排數。
[0009]優選的,在平行主滑方向的微型粧筋材布置間距為0.3m?1.5m。
[0010]優選的,在垂直主滑方向的微型粧筋材布置間距為0.3m?1.0m。
[0011]優選的,旋噴粧直徑不小于平行主滑方向布置的最外側微型粧筋材間距的1/2。
[0012]優選的,旋噴粧直徑不大于垂直主滑方向布置的最外側微型粧筋材間距。
[0013]優選的,頂帽為大厚度鋼筋混凝土結構。
[0014]優選的,頂帽長度不小于平行主滑方向布置的最外側微型粧筋材間距,頂帽的寬度不小于垂直主滑方向布置的最外側微型粧筋材間距,頂帽高度不小于lm。
[0015]優選的,微型粧筋材伸入頂帽的長度不小于0.3m。
[0016]本發明是由若干微型粧筋材組合成矩形微型粧群,在微型粧群四個頂角和粧群中央布置5根旋噴粧固化微型粧粧間土,粧頂使用大厚度鋼筋混凝土頂帽連接成一個整體。大厚度混凝土頂帽的存在使得各個微型粧筋材聯合受力,同時旋噴后的粧間土提高了微型粧筋材與粧間土之間的變形協調能力,保證微型粧群具有抗剪性能的同時也具有拉彎構件的特性,有效提高了粧群的抗滑能力。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I)將旋噴技術引入了中小型滑坡治理工程或塑性較大的土質邊坡加固工程中;(2)施工速度快;(3)提高了抗滑支擋結構的耐久性;(4)布置形式靈活多樣。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一種旋噴微型粧群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的A-A視圖;
[0020]圖3是一種旋噴微型粧群連續布置的平面示意圖;
[0021 ]圖4是一種旋噴微型粧群布置的側面示意圖;
[0022]圖5是一種旋噴微型粧群粧背立面布置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含義如下:1.頂帽,2.旋噴粧,4.地面線,5.滑體,6.滑面,7.滑床,8.微型粧筋材。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25]如圖1所示,圖中Y向為主滑方向。
[0026]—種旋噴微型粧群,微型粧筋材(8)為多根,組合成矩形微型粧群。在微型粧群的四個頂角和粧群中央布置5根旋噴粧(2)固化微型粧粧間土。
[0027]微型粧筋材(8)穿越滑體(5)、滑面(6)并伸入滑床(7)中。
[0028]本實施方式中微型粧筋材(8)伸入滑床(7)的長度不小于微型粧筋材(8)長度的I/2 ο在平行主滑方向的微型粧筋材(8)布置間距為0.3m?1.5m。在垂直主滑方向的微型粧筋材(8)布置間距為0.3m?1.0m。頂帽(I)為大厚度鋼筋混凝土結構,頂帽(I)設置于地面線
(4)頂部。
[0029]頂帽(I)的長度不小于平行主滑方向布置的最外側微型粧筋材(8)的間距,頂帽
(I)的寬度不小于垂直主滑方向布置的最外側微型粧筋材(8)的間距,頂帽(I)的高度不小于lm。微型粧筋材(8)伸入頂帽(I)的長度不小于0.3m。
[0030]本實施方式中微型粧筋材(8)采用鋼軌、型鋼、鋼管、鋼筋束等,微型粧筋材(8)長度不足時接頭采用焊接,同一橫截面的微型粧筋材(8)接頭數量不超過微型粧筋材(8)總數目的1/4。
【主權項】
1.一種旋噴微型粧群,由微型粧筋材、旋噴粧、頂帽組成,其特征是:微型粧筋材為多根,組合成矩形微型粧群,在微型粧群的四個頂角和粧群中央布置5根旋噴粧,矩形微型粧群的頂部由頂帽剛性連接成整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噴微型粧群,其特征是:頂帽為大厚度鋼筋混凝土結構,頂帽的高度不小于lm。
【文檔編號】E02D5/28GK106088110SQ201610398453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發明人】吳紅剛, 馮文強, 陳小云, 張俊德, 宋響軍
【申請人】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設計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