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雨水、廢水循環利用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雨水和廢水的回收利用,是一種建筑施工雨水、廢水循環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建筑工地是指正在建筑項目施工,進行土木工程的建設作業現場,其范圍一般由圍墻所封閉,限制管理人員、物料、機械和車輛的進出,并需要嚴格遵守出入人員穿戴安全帽,生火倉庫和易燃場地做好消防安全落實,沙石堆場和車輛做好揚塵控制等管理。其中,這些建筑工地的排水溝、消防噴淋設備等設施已成為了現有建筑工地安全消防措施到位的要求之一,而如何能減少工地揚塵,對雨水或廢水進行合理的回收利用,一些建筑公司在此方面也正在進行探索和研宄。如中國專利文獻中披露的申請號201120332285.0,授權公告日2013.08.07,實用新型名稱“一種建筑工地的廢水利用裝置”;該廢水利用裝置包括工程給排水裝置、生活給排水裝置和雨水收集器;工程給排水裝置的供水管與蓄水池的出水口連接,生活給排水裝置的供水管與自來水管連接;工程給排水裝置的排水管和生活給排水裝置的排水管均與沉淀水池的廢水進口連接,沉淀水池的凈化水出口經水泵與蓄水池的進水口連接。上述廢水系統在水循環利用方面做出了嘗試和探索,但其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如:如何做到施工設施在竣工后的合理再利用,以及施工過程中地下室后澆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后澆帶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后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的地帶。現有一些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保證工程質量,在后澆帶設有排水管等管網設施;同時,現有建設項目中地下室或地下停車場已基本普及,但現有技術中對于施工過程中后澆帶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技術較少,有待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領域提供一種建筑施工雨水、廢水循環利用系統,使其解決現有建筑施工中同類水收集循環系統利用率不高,工程竣工后原設施較難繼續使用的技術問題。其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4]一種建筑施工雨水、廢水循環利用系統,該循環利用系統的施工場地包括房屋建筑和臨時建筑,房屋建筑的周圍設有房屋排水溝,房屋排水溝與沉淀池的進水管連接,臨時建筑包括沙石堆場、備用場地、機房倉庫、生活辦公區、預制場地、臨時公共廁所和停車場,所述機房倉庫、生活辦公區和預制場地三者的易燃區分別設有滅火器和消防噴淋頭,沙石堆場、車輛進出口分別設有防塵噴頭;其結構設計要點是所述沉淀池包括總沉淀池和分沉淀池,總沉淀池設有抽水泵和增壓泵,房屋排水溝分別間隔設有分沉淀池,分沉淀池通過相連的房屋排水溝接入總沉淀池,總沉淀池的出水管與生活水箱、施工水箱、消防水箱分別連接,生活水箱、施工水箱、消防水箱分別設有自來水管,總沉淀池的排污管與市政排污管網連接;所述消防水箱分別與消防噴淋頭的管路連接,施工水箱分別與施工管路連接,施工管路的節點分別設有水閥,施工管路設有防塵噴頭,生活水箱與臨時公共廁所的管路連接。從而匯集于房屋排水溝的雨水、廢水通過分沉淀池的逐層過濾,以及總沉淀池的整體過濾,達到再次利用的目的,生活水箱、施工水箱、消防水箱的自來水管用于回收水源不足時的補充。上述該循環利用系統節約了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了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對應施工環境和城市環境都是一種較好地改善和提高。
[0005]所述沉淀池的總沉淀池和分沉淀池分別分為三級沉淀,總沉淀池由三級沉淀組成,分沉淀池分別由一級、二級或三級沉淀組成,分沉淀池的二級沉淀與上一級沉淀池構成三級沉淀。通過總沉淀池和分沉淀池的三級沉淀方式,使生活水箱、施工水箱、消防水箱使用后的廢水,以及雨水再次匯集至房屋排水溝內,并通過房屋排水溝上的分沉淀池逐級沉淀,回收至總沉淀池再次利用。同時,分沉淀池和總沉淀池通過三級沉淀過濾后,可以將沉淀池內的沉淀物中沙粒再次利用,淤泥回填土壤,并無需對總沉淀池內集中處理,從而降低了總沉淀池的負擔,使總沉淀池的沉淀、過濾區小型化,方便了分沉淀池內的沙粒在施工的就近區域使用。
[0006]所述施工場地的房屋建筑還包括地下室,地下室的頂板設有后澆帶,后澆帶呈網狀分布,后澆帶內分別設有水管網,水管網接入沉淀池的總沉淀池。由于現有城市建筑普遍為帶地下室或地下停車場的工程,而在地下室施工過程中需要預留后澆帶,因此后澆帶在施工過程中會匯集大量的雨水和廢水,這些雨水和廢水如果能收集利用,對于降低施工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施工質量都是有很大幫助的。上述結構即為通過后澆帶內施工所需的水管網,對施工中和竣工后地下室頂板后澆帶的廢水、雨水進行收集和利用。
[0007]所述沙石堆場和車輛進出口分別設有廢水排水水溝,廢水排水水溝通過沉淀池的分沉淀池接入總沉淀池。從而沙石堆場和車輛進出口處為了防止揚塵使用防塵噴頭產生的廢水也能進一步回收利用,并通過廢水排水溝和分沉淀池沉淀后匯集至總沉淀池。
[0008]所述施工場地的臨時建筑還包括建筑腳手架和防護網,建筑腳手架和防護網設置于房屋建筑的外墻,房屋建筑的外墻設有防火管網,防火管網設有防火噴淋頭,防火管網通過管路連接消防水箱。上述結構保證了現有建筑施工過程中腳手架上防護網的消防安全,同時防火產生后的廢水通過房屋排水溝能再次收集至沉淀池回收利用。
[0009]所述施工場地的房屋建筑還包括社區公共廁所,社區公共廁所的管路連接生活水箱。上述結構便于雨水收集后的生活使用,以及該循環利用系統在工程竣工后生活水箱的繼續使用,從而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合理利用了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過的生活水箱管路。
[0010]所述消防噴淋頭的管路設有園林灌溉噴頭。上述結構便于該循環利用系統中雨水收集后的園林灌溉使用,以及消防噴淋頭、消防水箱、消防水箱管路在工程竣工后的繼續使用。
[0011]所述施工管路的節點分別設有園林灌溉噴頭。上述結構進一步便于施工過程中施工管路在工程竣工后用于園林灌溉。
[0012]根據上述結構特征,一些施工過程中的管路,以及雨水沉淀設備和儲藏設備可以在工程竣工后進一步地保留和實用。如:所述房屋排水溝、生活水箱、施工水箱、消防水箱、沉淀池及其對應的管路在建筑工程竣工后予以保留,臨時公共廁所改建為社區公共廁所,消防噴淋頭的管路改建為園林灌溉噴頭,部分施工管路的節點改造設置園林灌溉噴頭。這樣,就可以對原來的主要雨水回收利用網絡進行保留和繼續使用,從而便于提高建成后社區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程度,使社區的建設更加合理和完善。
[0013]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雨水、廢水收集循環科學,利用率高,管網投入成本低,再利用率好;其適用于現有建筑工地中雨水和廢水收集循環系統的設計,及其同類施工工地中水收集循環系統的改進。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施工過程雨水、廢水收集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施工過程雨水、廢水利用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圖2的管路連接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竣工后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序號及名稱:1、房屋排水溝,2、沙石堆場,3、生活水箱,4、施工水箱,5、消防水箱,6、沉淀池,601、總沉淀池,602、分沉淀池,7、后澆帶,8、備用場地,9、機房倉庫,10、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