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咬合樁成樁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咬合粧成粧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長螺旋后插籠灌注粧由于單軸旋轉鉆進,其巨大的扭矩須靠打粧架來承受,而打粧架又不可能做得很大,所以長螺旋鉆孔的孔徑和孔深始終受到打粧架的限制,目前僅能做到直徑lm,深度30m;另外長螺旋鉆機一次僅能成一個鉆孔,效率低下,并且在作排粧施工時長螺旋鉆機難以保證垂直度,不能完全咬合成排粧,傳統的多頭小直徑長螺旋成墻機,每相鄰兩根鉆桿之間的中心距離小于螺旋鉆桿直徑的二倍,而大于其直徑的一倍半,即每相鄰的兩根鉆桿之間是不能咬合的,第一次鉆進所形成的素粧只有待第二次在兩粧之間復鉆時才可能咬合,其在成墻原理上還是傳統意義上先成A粧再成B粧的二次咬合粧墻,與全時全長咬合一次形成咬合粧墻的原理相比,差距甚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種咬合粧成粧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咬合粧成粧裝置,包括鉆頭、左粧桶、箱體和右粧桶,所述左粧桶和右粧桶緊密相連,中間間設置有左隔柱和右隔柱,所述左隔柱和右隔柱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左粧桶和右粧桶上端設置有箱體,所述鉆頭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表面設置有葉片,所述轉軸穿過左粧桶或右粧桶,與箱體內轉向箱相連,所述轉向箱與電機相連,所述箱體內設置有輸漿管,位于電機旁。
[0006]所述箱體下端設置有法蘭。
[0007]所述葉片呈下端緊密,上端疏松的結構。
[0008]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保證粧與粧之間完全咬合,效率高,有很好的應用前景,采用粧桶結構有助于形成穩定結構,大小統一,質量保證的咬合粧,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結構簡單等特點。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箱體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咬合粧成粧裝置,包括鉆頭1、左粧桶2、箱體3和右粧桶4,所述左粧桶2和右粧桶4緊密相連,中間間設置有左隔柱5和右隔柱6,所述左隔柱5和右隔柱6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左粧桶2和右粧桶4上端設置有箱體3,所述鉆頭3連接有轉軸8,所述轉軸8表面設置有葉片8-1,所述轉軸8穿過左粧桶2或右粧桶4,與箱體3內轉向箱10相連,所述轉向箱10與電機9相連,所述箱體3內設置有輸漿管11,位于電機9旁。
[0013]所述箱體3下端設置有法蘭7。
[0014]所述葉片8-1呈下端緊密,上端疏松的結構。
[0015]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保證粧與粧之間完全咬合,效率高,有很好的應用前景,采用粧桶結構有助于形成穩定結構,大小統一,質量保證的咬合粧,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結構簡單等特點。
[001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咬合粧成粧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鉆頭、左粧桶、箱體和右粧桶,所述左粧桶和右粧桶緊密相連,中間設置有左隔柱和右隔柱,所述左隔柱和右隔柱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左粧桶和右粧桶上端設置有箱體,所述鉆頭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表面設置有葉片,所述轉軸穿過左粧桶或右粧桶,與箱體內轉向箱相連,所述轉向箱與電機相連,所述箱體內設置有輸漿管,位于電機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咬合粧成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下端設置有法.~~.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咬合粧成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呈下端緊密,上端疏松的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咬合樁成樁裝置,它包括鉆頭、左樁桶、箱體和右樁桶,所述左樁桶和右樁桶緊密相連,中間間設置有左隔柱和右隔柱,所述左隔柱和右隔柱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左樁桶和右樁桶上端設置有箱體,所述鉆頭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表面設置有葉片,所述轉軸穿過左樁桶或右樁桶,與箱體內轉向箱相連,所述轉向箱與電機相連,所述箱體內設置有輸漿管,位于電機旁。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保證樁與樁之間完全咬合,效率高,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IPC分類】E02D5/34
【公開號】CN205100206
【申請號】CN201520896589
【發明人】劉富華
【申請人】昆明捷程樁工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