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格柵包圍且帶有排水管的護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庫堤壩護坡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格柵包圍且帶有排水管的護坡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河道或水庫的堤壩如果采用砌石或混凝土進行護坡,成本高且施工難度大,且隨著雨水的沖刷和氣候的冷暖交替,混凝土坡面會發產生開裂,最終原始坡體裸露在外,并再次造成土壤的流失;并且這種砌石或混凝土方式也不是自然生態理念。
[0003]同時山坡雨水順勢直接流淌,不利于雨水的存儲,導致整個坡體嚴重干旱,不利于新栽樹木的存活;同時在傾斜的坡體上挖取種植穴更加的困難,大大提高了護坡成本,不利于護坡工作的長期進行。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格柵包圍且帶有排水管的護坡結構,不再采用混凝土進行護坡,生態環保且成本低廉;同時可以在種植穴里面種植果樹等作物,護理樹木與護坡同時進行,有利于護坡工作的長期開展并形成對坡面的長期有效護理。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結構呈階梯狀逐層設置,每一層的外圍包裹格柵,基礎層沿山坡底部長度方向鋪設,其上表面與水平面呈傾斜夾角,基礎層往上各層的上表面與基礎層的上表面相互平行,在每層的臺階處設置種植穴;在該結構的端部、從最頂層往最底層鋪設淌水管,淌水管往外延伸形成水平接水管,每一接水管一直延伸至兩層臺階的交界處并位于交界處的底部,每一接水管在兩層臺階的交界處的豎直方向上開設接水口。
[0006]就地取材,在每層的格柵內填充周邊的沙石或土壤,逐層堆砌,由于設計了基礎層上表面與水平面呈傾斜夾角、基礎層往上各層的上表面與基礎層的上表面相互平行,當雨水來臨時,雨水不會從各層的邊沿處往下流淌,而是往兩層之間的連接處流淌,這樣上一層的雨水就不會造成對下一層的沖刷,保證了每一層的完整性,由于設計了每一接水管一直延伸至兩層臺階的交界處并位于交界處的底部,從交界處流淌下來的雨水直接流入該接水管內,并從淌水管內流入地面,進一步防止了雨水對各層端面的沖刷;同時由于設計了在每層的臺階處設置種植穴,帶有傾斜面的各層面保證了雨水不往邊沿處流淌,而是往兩層之間的交界處流淌,雨水在各層內的滲透效果更好,有利于雨水在各層內部的存儲,尤其是對于能形成小股水流的雨水季節和新種植的樹木,樹木的存活率較高,降低了坡面的樹木種植成本,且成活的樹木的發達根系有利于各層之間的加固,有利于坡面的長期護理。
[0007]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所述基礎層上表面與水平面呈20°-30°的夾角。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橫截面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沿堤壩長度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結構呈階梯狀逐層設置,每一層的外圍包裹格柵,基礎層I沿山坡底部長度方向鋪設,其上表面與水平面呈傾斜夾角,基礎層I往上各層的上表面與基礎層I的上表面相互平行,在每層的臺階處設置種植穴6;在該結構的端部、從最頂層2往最底層I鋪設淌水管3,淌水管3往外延伸形成水平接水管4,每一接水管4 一直延伸至兩層臺階的交界處并位于交界處的底部,每一接水管4在兩層臺階的交界處的豎直方向上開設接水口。
[0011]在本實例中,基礎層I上表面與水平面呈20°-30°的夾角,夾角不能過大,如果太大了雨水順勢流淌的速度更快,容易造成接水口處的堵塞。
[0012]如圖2所示,將該結構沿堤壩長度方向依次設置,淌水管3設置在相鄰的該結構之間,格柵采用塑料格柵,格柵將碎石和土壤進行有效的包裹,避免了雨水的直接沖刷,保證該結構的長期有效護坡;所述流淌管3直接通過卡扣固定在坡面上即可。
[0013]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格柵包圍且帶有排水管的護坡結構,其特征是:該結構呈階梯狀逐層設置,每一層的外圍包裹格柵,基礎層(I)沿山坡底部長度方向鋪設,其上表面與水平面呈傾斜夾角,基礎層(I)往上各層的上表面與基礎層(I)的上表面相互平行,在每層的臺階處設置種植穴(6);在該結構的端部、從最頂層(2)往最底層(I)鋪設淌水管(3),淌水管(3)往外延伸形成水平接水管(4),每一接水管(4) 一直延伸至兩層臺階的交界處并位于交界處的底部,每一接水管(4)在兩層臺階的交界處的豎直方向上開設接水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格柵包圍且帶有排水管的護坡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基礎層(I)上表面與水平面呈20° -30°的夾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格柵包圍且帶有排水管的護坡結構,該結構呈階梯狀逐層設置,每一層的外圍包裹格柵,基礎層(1)沿山坡底部長度方向鋪設,其上表面與水平面呈傾斜夾角,基礎層(1)往上各層的上表面與基礎層(1)的上表面相互平行,在每層的臺階處設置種植穴(6);在該結構的端部、從最頂層(2)往最底層(1)鋪設淌水管(3),淌水管(3)往外延伸形成水平接水管(4)。該結構不再采用混凝土進行護坡,生態環保且成本低廉;同時可以在種植穴里面種植果樹等作物,護理樹木與護坡同時進行,有利于護坡工作的長期開展并形成對坡面的長期有效護理。
【IPC分類】E02B3/12, E03F3/02
【公開號】CN205348102
【申請號】CN201620028974
【發明人】王繼勇, 付良華, 徐長斌, 盧建軍, 孫長民, 周鑫, 史偉, 王勝利, 王廣偉, 陸繼偉
【申請人】王繼勇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