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包括設置于井口處的支撐機構,支撐機構的頂部設置有一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一控制單元以及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AD采集模塊、圖像采集模塊、北斗定位模塊和GPRS無線傳輸模塊,支撐機構的底部且與路面平行位置處設有一用于采集路面水位的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連接至所述AD采集模塊;還包括一用于測量地下深井水位的液位傳感器,超出波傳感器經AD采集模塊與控制單元電連接,液位傳感器經一與所述支撐機構固定連接的連接桿伸入至地下深井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實現城市內澇的預警,避免積水過深導致人員溺亡。
【專利說明】
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內澇預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的道路的地下排水不暢,已經成為多數城市的重大安全隱患,特別是在臺風天雨量大而急時,城市的排水系統的不能及時排澇,城市的低洼處、道路互通橋梁下、涵洞中,造成多起行人和車輛被淹后的人員溺水死亡事件。由于發生內澇積水并非經常發生,南方地區一年發生一次或幾次,北方地區一年或幾年發生一次,設置固定排澇栗站造成大量的設備浪費,成本增加,同時排澇栗站的使用環境差,固定排澇栗站的低頻率使用,栗站的維護不及時,大大降低設備使用時間。使用時需要人工現場根據積水情況決定是否開啟,排澇栗站的設計能力小不能滿足應急使用,設計能力大造成成本增加設備浪費等諸多問題。而用于遮蓋道路深井的井蓋,蓋設于道路防止人或者物體墜落,同時通過井蓋連通路面積水和深井。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實現城市內澇的有效預警。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包括設置于井口處呈傘狀的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的頂部設置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一控制單元以及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AD采集模塊、圖像采集模塊、GPS定位模塊或北斗定位模塊、無線傳輸模塊,所述支撐機構的底部且與路面平行位置處設有一用于采集路面水位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至所述AD采集模塊;還包括一用于測量地下深井水位的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經AD采集模塊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且經一與所述支撐機構固定連接的連接桿伸入至地下深井內。
[0005]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外部罩設有一透明的外殼,所述控制單元還電連接有若干個不同顏色的LED燈或LED屏。
[0006]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機構包括伸縮桿和若干根用于與井座固連的支架,所述伸縮桿與支架之間鉸接有用于撐開支架的支撐桿,所述支架環設于伸縮桿的周側,支架的底部設置有用于與井座固連的嵌合部,所述伸縮桿上套設有用于帶動支架展開收合的滑塊,支架的一端均與滑塊相固連,所述伸縮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滑塊的彈性凸塊,所述彈性凸塊與滑塊嵌合固定,滑塊上設置有用于收合支架的按壓開關;所述按壓開關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
[0007]進一步的,所述伸縮桿包括第一活動桿和第二活動桿,所述第二活動桿套設于第一活動桿內,第二活動桿的上部設置有彈性凸點,所述第一活動桿的下部開設有用于嵌入固定彈性凸點的凹孔;所述連接桿的頂端與所述第二活動桿的底部固連,連接桿的底端固定所述液位波傳感器。
[0008]進一步的,所述液位傳感器為超聲波傳感器,所述連接桿為鐵鏈或內部中空的圓管,所述超聲波傳感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經一導線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所述導線纏繞于所述鐵鏈或者經穿設于圓管內,所述超聲波傳感器伸入至地下深井上部。
[0009]進一步的,還包括一用于供電的電源模塊,所述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0010]進一步的,所述圖像采集模塊為C⑶攝像頭。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當臺風天或大雨時,在經常性內澇地處打開井蓋,將所述支撐機構固定于井口的井座上,所述支撐機構呈傘狀,并且所述支撐機構頂端到路面的高度為80cm-120cm,從而警示行人和車輛。通過所述壓力傳感器采集路面的水位,超聲波傳感器伸入至地下深井的上部采集地下深井的水位變化,所述控制器將采集的路面水位變化和地下水位深井變化傳輸至外部控制中心,通過圖像采集模塊實現現場監控,并且通過北斗定位模塊對井蓋位置進行定位,可以準確確定內澇區域,同時通過GPRS無線傳輸模塊將水位信息傳輸外部終端進行處理,預測該區域的排水情況,進行實時排堵,有效實現城市內澇的預警,避免積水過深導致人員溺亡,避免車輛熄火損壞。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外殼;2-滑塊;201-按壓開關;3-支架;4-嵌合部;5-液位傳感器;6-壓力傳感器;7-連接桿;8-伸縮桿;801-第一活動桿;802-第二活動桿;9-井座;901-嵌合口 ; 10-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8]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包括設置于井口處的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的頂部設置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一控制單元以及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AD采集模塊、圖像采集模塊、GPS定位模塊或北斗定位模塊、無線傳輸模塊,所述支撐機構的底部且與路面平行位置處設有一用于采集路面水位的壓力傳感器6,所述壓力傳感器6連接至所述AD采集模塊;還包括一用于測量地下深井水位的液位傳感器5,所述液位傳感器經AD采集模塊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5經一與所述支撐機構固定連接的連接桿7伸入至地下深井內。
[0019]從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所述壓力傳感器6采集路面的水位,超聲波傳感器5伸入至地下深井的上部采集地下深井的水位變化,所述控制器將采集的路面水位變化和地下水位深井變化傳輸至外部控制中心,實現現場監控,通過圖像采集模塊實現現場監控,并且通過北斗定位模塊對井蓋位置進行定位,可以準確確定內澇區域,同時通過GPRS無線傳輸模塊將水位信息傳輸外部終端進行處理,預測該區域的排水情況,進行實時排堵,有效實現城市內澇的預警,避免積水過深導致人員溺亡,避免車輛熄火損壞。
[002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外部罩設有一透明的外殼I,所述控制單元還電連接有若干個不同顏色的LED燈或LED屏。通過不同顏色的LED不停的閃爍,警示行人和車輛繞道,防止發生墜入事件。還可以包括一報警模塊,當路面水位或地下深井水位高于正常閾值,開始報警,提醒附近行人和車輛。
[002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機構包括伸縮桿8和若干根用于與井座9固連的支架3,所述伸縮桿8與支架3之間鉸接有用于撐開支架的支撐桿10,所述支架3環設于伸縮桿8的周側,支架3的底部設置有用于與井座9固連的嵌合部4,所述伸縮桿8上套設有用于帶動支架3展開收合的滑塊2,支架3的一端均與滑塊2相固連,所述伸縮桿8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滑塊2的彈性凸塊,所述彈性凸塊與滑塊2嵌合固定,滑塊2上設置有用于收合支架3的按壓開關201;所述按壓開關201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所述控制單元可以為單片機(51系列)或者嵌入式芯片控制。
[0022]如圖2中所示,所述井座9的內周側沿周向間隔開設有與支架3底部嵌合部4相配合嵌合的嵌合口 901。
[002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伸縮桿8包括第一活動桿801和第二活動桿802,所述第二活動桿802套設于第一活動桿801內,第二活動桿802的上部設置有彈性凸點,所述第一活動桿801的下部開設有用于嵌入固定彈性凸點的凹孔;所述連接桿7的頂端與所述第二活動桿802的底部固連,連接桿7的底端固定所述超聲波傳感器5。
[002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液位傳感器5為超聲波傳感器,所述連接桿7為鐵鏈或內部中空的圓管,所述超聲波傳感器5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一導線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所述導線纏繞于所述鐵鏈或者經穿設于圓管內;所述超聲波傳感器伸入至地下深井上部。
[0025]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一用于供電的電源模塊,所述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002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圖像采集模塊為CCD攝像頭。通過CCD攝像頭監控井口周邊的降雨量實況。
[002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不僅結構簡單,控制電路易于實現,可以實現有效的進行城市內澇的預警。
[0028]上列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井口處呈傘狀的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的頂部設置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一控制單元以及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AD采集模塊、圖像采集模塊、GPS定位模塊或北斗定位模塊、無線傳輸模塊,所述支撐機構的底部且與路面平行位置處設有一用于采集路面水位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至所述AD采集模塊;還包括一用于測量地下深井水位的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經AD采集模塊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且經一與所述支撐機構固定連接的連接桿伸入至地下深井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外部罩設有一透明的外殼,所述控制單元還電連接有若干個不同顏色的LED燈或LED屏。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包括伸縮桿和若干根用于與井座固連的支架,所述伸縮桿與支架之間鉸接有用于撐開支架的支撐桿,所述支架環設于伸縮桿的周側,支架的底部設置有用于與井座固連的嵌合部,所述伸縮桿上套設有用于帶動支架展開收合的滑塊,支架的一端均與滑塊相固連,所述伸縮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滑塊的彈性凸塊,所述彈性凸塊與滑塊嵌合固定,滑塊上設置有用于收合支架的按壓開關;所述按壓開關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包括第一活動桿和第二活動桿,所述第二活動桿套設于第一活動桿內,第二活動桿的上部設置有彈性凸點,所述第一活動桿的下部開設有用于嵌入固定彈性凸點的凹孔;所述連接桿的頂端與所述第二活動桿的底部固連,連接桿的底端固定所述液位波傳感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傳感器為超聲波傳感器,所述連接桿為內部中空的圓管,所述超聲波傳感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經一導線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所述導線穿設于圓管內,所述超聲波傳感器伸入至地下深井上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供電的電源模塊,所述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排澇智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采集模塊為CCD攝像頭。
【文檔編號】G01F23/296GK205530358SQ201620068695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5日
【發明人】任謙, 張木成
【申請人】福州三鑫隆鑄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