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漏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漏,包括基座、設置于基座上的過濾蓋和下水內芯,所述過濾蓋上設有下水孔,所述過濾蓋的外沿為用于安裝于基座上的安裝沿,所述安裝沿的內側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設有環形的毛刷。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漏具有防毛發的功能,同時下水內芯之間為密封固定,下水內芯與基座之間也為密封固定,進一步提升了防臭功能。
【專利說明】
一種地漏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漏。
【背景技術】
[0002]地漏是連接室內地面和排水系統的管路進口,現有地漏大多有防臭功能,結構主要有基座、過濾蓋和內芯,現有的防臭地漏主要有水封式和機械密封兩種,水封地漏容易被毛發等異物卡住,導致排水不暢,且毛發有可能進一步進入管道,如果發生架橋效應進行累積,則會阻塞排水管道;機械密封地漏易受機械性能影響,易產生縫隙,影響防臭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的提出,而研究設計一種地漏。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0004]—種地漏,包括基座、設置于基座上的過濾蓋和下水內芯,所述過濾蓋上設有下水孔,所述過濾蓋的外沿為用于安裝于基座上的安裝沿,所述安裝沿的內側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設有環形的毛刷。
[0005]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沿的上表面為大口朝上的錐面,所述毛刷包括毛刷底座和設置在毛刷底座上的刷毛,所述毛刷底座的上表面也為大口朝上的錐面。
[0006]進一步地,所述毛刷由硅膠制成,所述毛刷底座的上表面與安裝沿的上表面在一個錐面上。
[0007]進一步地,所述下水孔包括徑向設置的長條形的導流孔和設置于導流孔之間的加速下水孔,多個導流孔組成與下水方向一致的漩渦狀。
[0008]進一步地,所述下水內芯為水封內芯,包括內筒和套設于內筒之外的外筒,所述下水內芯與基座之間設有第一密封膠環。
[0009 ]進一步地,所述下水內芯上設有提手。
[0010]進一步地,所述內筒和外筒之間通過螺紋固定。
[0011]進一步地,所述內筒和外筒之間設有第二密封膠環。
[0012]進一步地,所述下水內芯的上方設有過濾網。
[0013]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漏具有防毛發的功能,同時下水內芯之間為密封固定,下水內芯與基座之間也為密封固定,進一步提升了防臭功能。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俯視結構不意圖。
[0015]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過濾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圖3的B-B剖視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毛刷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6是圖5的C-C剖視圖。
[0020]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下水內芯的剖視示意圖。
[0021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外筒的剖視示意圖。
[0022]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過濾網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所述的下水內芯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例一
[0025]如圖1至圖9所示,一種地漏,包括基座1、設置于基座I上的過濾蓋2和下水內芯3,所述過濾蓋2上設有下水孔21,所述過濾蓋2的外沿為用于安裝于基座上的安裝沿22,所述安裝沿22的內側設有環形凹槽23,所述環形凹槽23內設有環形的毛刷4。
[0026]所述安裝沿22的上表面為大口朝上的錐面,所述毛刷4包括毛刷底座41和設置在毛刷底座41上的刷毛42,所述毛刷4由硅膠制成,所述毛刷底座41的上表面也為大口朝上的錐面,所述毛刷底座41的上表面與安裝沿22的上表面在一個錐面上,所述環形凹槽23的底部還設有漏水孔24,在取下毛刷4時,使環形凹槽23內不積水。錐面的設置,便于水的流入,在毛發在毛刷4處堆積一定程度時,水流依然能夠順暢流入地漏,毛刷4可以定期取下清理,也可以直接使用廢牙刷等工具清理。
[0027]所述下水孔21包括徑向設置的長條形的導流孔211和設置于導流孔211之間的加速下水孔212,多個導流孔211組成與下水方向一致的漩渦狀,徑向孔的設置,使毛發即便通過毛刷,也不易從孔中漏下,漩渦狀與下水漩渦一致,進一步提高下水速度。
[0028]所述下水內芯3為水封內芯,包括內筒31和套設于內筒31之外的外筒32,所述下水內芯3與基座I之間設有第一密封膠環5,第一密封膠環5防止臭氣從下水內芯3與基座I之間的縫隙滲入室內。
[0029]所述下水內芯3上設有提手33,提手33用于將下水內芯3提出,由于下水內芯3與基座I之間設有第一密封膠環5,第一密封膠環5由硅膠制成,使結合更緊密,如果不設提手,則很難拆卸,設置提手,則方便拆卸。
[0030]所述內筒31和外筒32之間通過螺紋固定,外筒32上端設有內螺紋,內筒31上設有外螺紋,外筒32的上端直徑小于下部的直徑,形成水封空間,螺紋能基本實現內筒31與外筒32之間的密封,防止臭氣從內筒31與外筒32之間的縫隙滲入室內,徹底阻斷了臭氣到室內的滲透路徑。
[0031]所述下水內芯3的上方設有過濾網6,可以為鋼絲網,進一步過濾流入的異物。
[0032]實施例二
[003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點在于所述下水內芯3包括內筒31和外筒32,所述內筒31和外筒32之間設有硅膠制成的第二密封膠環7,如圖10所示,外筒32和內筒31的上端均設有凸緣,依次放入基座I進行安裝,第二密封膠環7的設置防止臭氣從內筒31與外筒32之間的縫隙滲入室內,徹底阻斷了臭氣到室內的滲透路徑。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003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地漏,包括基座、設置于基座上的過濾蓋和下水內芯,所述過濾蓋上設有下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蓋的外沿為用于安裝于基座上的安裝沿,所述安裝沿的內側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設有環形的毛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沿的上表面為大口朝上的錐面,所述毛刷包括毛刷底座和設置在毛刷底座上的刷毛,所述毛刷底座的上表面也為大口朝上的錐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由硅膠制成,所述毛刷底座的上表面與安裝沿的上表面在一個錐面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孔包括徑向設置的長條形的導流孔和設置于導流孔之間的加速下水孔,多個導流孔組成與下水方向一致的漩渦狀。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內芯為水封內芯,包括內筒和套設于內筒之外的外筒,所述下水內芯與基座之間設有第一密封膠環。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內芯上設有提手。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和外筒之間通過螺紋固定。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和外筒之間設有第二密封膠環。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內芯的上方設有過濾網。
【文檔編號】E03F5/04GK205530623SQ20162011297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
【發明人】徐婧茹
【申請人】徐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