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包括設置在地下的棄流裝置、過濾凈化設備和存儲滲漏裝置,所述棄流裝置棄流管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污管相連接,棄流裝置收集口通過管道與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收集口通過管道與存儲滲漏裝置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排污管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污管路相連接,棄流裝置泄洪口還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水管路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據各城市所規劃的初期雨水棄流值,在任何降雨情況下,均能精準實現雨水精準棄流?過濾?存儲?滲漏功能,并且能有效地確保行洪安全,結構可靠,維護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水處理系統,特別是一種應用于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城市建設解決雨水排放問題的思路是快排塊放,通過地面雨水口收集將其排水市政雨水管網系統,最終引流至自然水域。這種處理方法并未考慮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浪費了自然資源,并且未設置調蓄與凈化設施,在強降雨環境下被雨水卷入管路系統的垃圾與雜物不僅容易堵塞管路,同樣會對自然水域造成環境污染。
[0003]為了解決上問題,國家提出了“海綿城市”這一概念,即針對現代化城市設計的新型雨洪管理概念,使城市基礎設施能夠適應環境變化,能夠彈性應對雨水帶來的沖擊,在降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在必要時將存儲并處理后的雨水釋放利用。
[0004]現有技術中對雨水存儲及利用的思路是集中至大型蓄水池內儲存,需要時再通過管道進行輸送或移動工具轉運,此類大型蓄水池維護成本較高,且雨水揮發及運輸中的消耗等浪費程度較嚴重,并未做到真正的節能環保及資源充分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地下的棄流裝置、過濾凈化設備和存儲滲漏裝置,所屬棄流裝置棄流管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污管相連接,棄流裝置收集口通過管道與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收集口通過管道與存儲滲漏裝置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排污管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污管路相連接,棄流裝置泄洪口還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水管路相連接。
[0007]作為選擇,所述棄流裝置包括設置在裝置上部的棄流裝置入水口和裝置中部的棄流裝置收集口,裝置內部還設置有擋流板,擋流板頂端設置于棄流裝置收集口下方,底部設置于裝置內底面,擋流板和棄流裝置收集口所在的側壁構成的腔室被隔板分割為上腔室和下腔室,隔板上設置有漏孔,擋流板下部橫向設置有棄流板,棄流板將擋流板、棄流裝置收集口相對的側壁構成的腔室分割為位于上方的蓄流腔和位于下方的棄流腔,棄流腔外接棄流管,棄流板上設置有棄流口,所述棄流裝置內設置有控制漏孔開閉的第一浮球閥和控制棄流口開閉的第二浮球閥,棄流口下方還設置有磁吸閥。
[0008]作為選擇,所述棄流裝置中上部設置有泄洪口,泄洪口底部高于棄流裝置收集口頂部,裝置頂部設置有檢修口,裝置入水口下方設置有過濾掛籃,棄流裝置收集口入口位置設置有過濾網,擋流板上設置有貫通蓄流腔與下腔室的漏液口,和貫通下腔室與棄流腔的排液口,漏液口與排液口面積相等。
[0009]作為選擇,所述棄流裝置中擋流板頂端與棄流裝置收集口所在的側壁之間設置有引流管,上腔室入水口上設置有可拆卸的擋條,棄流腔外接棄流管,與市政排污管道相連接,棄流管上設置有棄流裝置限流閥。
[0010]作為選擇,所述過濾凈化設備為過濾井,所述過濾井為雙層壁結構,過濾井內腔壁所包圍的腔室為過濾腔,過濾腔內設置有逆向過濾裝置,逆向過濾裝置上方設置有過濾收集口,過濾井內腔壁與過濾井外腔壁間的腔室為引流腔,過濾井內腔壁底部設置有通孔,將過濾腔與引流腔貫通,過濾井外腔壁上方設置有與引流腔貫通的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設備底部設置有與過濾腔貫通的過濾凈化設備排污口。
[0011 ]作為選擇,所述逆向過濾裝置包括框架和過濾模塊,框架內部設置有數層過濾格,過濾模塊設置在過濾格內,過濾模塊內設置有過濾芯體,過濾模塊的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間可替換,所述過濾芯體為石英砂、活性炭、濾網或濾布。
[0012]作為選擇,排污口通過排污管道與市政排污管道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底部設置有用于控制排污口開閉的第三浮球閥,第三浮球閥的第三球塞上設置有通槽。
[0013]作為選擇,所述存儲滲漏裝置為儲存滲漏罐,罐體頂部設置有滲漏罐入水口,通過管道與過濾井的過濾收集口相連接。
[0014]作為選擇,所述滲漏罐體為雙層壁結構,滲漏罐內壁所包圍的腔室構成儲水腔,滲漏罐內壁和滲漏罐外壁間的腔室構成滲漏腔,滲漏罐外壁下部開設有滲漏孔,滲漏罐內壁上部設置有貫通儲水腔與滲漏腔的溢流孔,滲漏腔內間隔設置有支撐肋板。
[0015]作為選擇,所述支撐肋板上開設有弓I水孔,溢流孔上設置有單向膜,罐體底部設置有支撐座,滲漏罐設置于路面下方的基建坑內,基建坑壁和底部鋪設有滲水土工布,罐體與基建坑壁間用滯流滲流層填充,基建坑底部還設置有加固層,支撐座設置于加固層上方。
[0016]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
[0017]1.本系統整合了雨水前期棄流、過濾凈化以及存儲滲漏功能。降雨后雨水從城市路面下水道進入棄流裝置,前期被污染的雨水被棄流,然后棄流裝置開始收集相對較為干凈的雨水,此部分雨水通過管道進入過濾凈化設備,被過濾凈化設備所過濾,然后通過管道進入存儲滲漏裝置的儲水腔內存儲,當雨水存儲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通過滲漏腔向外滲漏,實現了雨水精準棄流-過濾-收集-再利用的環保節能效果能完全能夠滿足城市建設中關于雨水處理的相關需求,特別適合運用于海綿城市規劃設計。
[0018]2.在棄流裝置中,通過第一浮球閥、第二浮球閥和磁吸閥的組合設置,實現液位自動控制閥門開閉,從而實現雨水自動棄流與收集,可根據所在城市的前期雨水棄流量,設置棄流裝置內各腔室的容積,第一、第二浮球閥的浮力值以及磁吸閥的開閉閾值,實現精準棄流,使棄流裝置在棄流完畢后較為迅速地收集雨水,避免對自然資源的浪費。上腔室入水口設置有可拆卸的擋條,可通過調整擋條的數目以調整上腔室最大蓄流量,從而控制裝置總棄流量,上腔室蓄流量大,則每次流入下腔室的流量更大,下腔室浮球浮起所需要的時間更短,導致棄流量減少,從而控制棄流效率及棄流時間。
[0019]3.當遭遇強降雨時,雨水迅速充滿蓄流腔,水壓過大導致磁吸閥無法關閉,導致裝置始終處于棄流狀態,無法進行雨水收集。因此擋流板頂端與收集口所在的側壁之間設置有引流管。當上述情況發生時,高于棄流板的水位從引流管直接排入下腔室,使第二浮球閥迅速關閉棄流口,引導裝置進入雨水收集狀態。為避免管路倒灌,超過收集口的雨水從泄洪口排入市政排水管路。
[0020]4.過濾井采用逆向過濾設計,當雨水從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進入引流腔后,由于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的面積大于排污口面積,液位開始在過濾腔下方積蓄,積蓄至一定程度后,從下方通過逆向過濾裝置進入過濾腔上方,再通過收集口通過管道進入存儲滲漏裝置,當液位繼續至一定階段后,浮球閥將排污口關閉,進一步提高液位積蓄和過濾速度,當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停止進水后,過濾井內積蓄的雨水從浮球閥球塞上的通槽緩慢排出,當液位下降至一定階段后,浮球閥打開,剩余雨水從排污口排出,同時帶走部分過濾剩余的雜質,裝置復位,等待下一次過濾,實現整個過濾井的自動排污。
[0021]5.在過濾井所使用的逆向過濾裝置,各過濾模塊采用標準化設計,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間可替換,過濾模塊的數量可根據過濾需求進行調整,按雨水過濾方向設置為前期過濾模塊,中期過濾模塊和后期過濾模塊,前期過濾模塊內可采用數目較低的石英砂,對雨水中的大顆粒雜質進行過濾,中期過濾模塊可采用目數較高的石英砂,對雜質進行再次過濾,后期過濾模塊可采用活性炭,對雨水中的細小顆粒物質進行吸附,通過上述多層過濾設計,能有效地對雨水進行過濾凈化。
[0022]6.棄流裝置上設置有單向限流閥,避免市政排污管道內的污水通過排污管進入系統。
[0023]7.由于存儲滲漏罐設置于地下,在土壤壓力及腔內積蓄雨水內部壓力作用下,罐體極有可能變形破損,因此滲漏腔內間隔設置有支撐肋板,提高了罐體的承載力和安全性能,同時支撐肋板上設置有引水孔,使整個滲漏腔內貫通,雨水在滲漏腔內均勻分布,避免了雨水長期集中堆積于某一處導致的罐體變形,溢流孔上設置有單向膜,雨水只能從滲漏腔單向流動,避免雨水從滲漏腔倒灌回儲水腔,罐體與基建坑之間填充有滯流滲流層,雨水經滲漏孔滲出后進入滯流滲流層,再進一步進入地底滲漏層,以實現整個區域內的雨水存儲與地底滲漏。
[0024]8.罐體與基建坑之間填充有滯流滲流層,滯流滲流層是由直徑Imm-1Omm的砂爍石混合而成,雨水經滲漏孔滲出后進入滯流滲流層,再進一步進入周邊土壤,以提高地下水位,實現整個區域內的雨水存儲與地底滲漏,基建坑壁和底部鋪設有滲水土工布,攔截雜質,隔絕周圍土壤和雜質進入基建坑中的砂礫層,同時避免砂礫層進入周圍土壤。
[0025]9.本系統可靈活設置于市內道路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或市政公園、綠地等地面下方,無需占用地表空間。
[002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據各城市所規劃的初期雨水棄流值,在任何降雨情況下,均能精準實現雨水精準棄流-過濾-存儲-滲漏功能,并且能有效地確保行洪安全,結構可靠,維護方便。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框圖;
[0028]圖2-圖6為過濾凈化設備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0029]圖7-圖11為存儲過濾凈化設備的具體結構及設置方式示意圖;
[0030]圖12-圖19位棄流裝置的具體結構及工作原理示意圖;
[0031 ]圖中,I為過濾凈化設備,2為過濾凈化設備檢修口,3為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4為弓丨流腔,5為過濾腔,6為排污口,7為第三浮球閥,8為逆向過濾裝置,9為過濾收集口,10為通孔,11為后期過濾模塊,12為中期過濾模塊,13為前期過濾模塊,14為框架,15為過濾格,16為浮球,17為杠桿,18為球塞,19為通槽,20為滲漏罐入水口,21為滲漏罐內壁,22為滲漏罐外壁,23為儲水腔,24為滲漏腔,25為支撐肋板,26為滲漏罐檢修口,27為支撐座,28為溢流孔,29為引水孔,30為滲漏孔,31為檢查管道,32-1為路面層,32_2為混合填充層,32_3為道路基層,32-4為滯留滲流層,32-5為土壤層,33為加固層,34為滲水土工布,35為棄流裝置入水口,36為棄流裝置檢修口,37為過濾掛籃,38為棄流裝置收集口,39為棄流裝置過濾網,40為泄洪口,41為擋流板,42為上腔室,43為漏孔,44為第一浮球閥,45為蓄流腔,46為下腔室,47為第二浮球閥,48為磁吸閥,49為棄流口,50為棄流腔,51為棄流管,52為單向限流閥,53為漏液口,54為排液口,55為棄流板,56為引流管,57為隔板,58為擋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3]參考圖1所示,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包括設置在地下的棄流裝置、過濾凈化設備和存儲滲漏裝置,所屬棄流裝置棄流管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污管相連接,棄流裝置收集口通過管道與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收集口通過管道與存儲滲漏裝置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排污管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污管路相連接,棄流裝置泄洪口還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水管路相連接。
[0034]參考圖2-圖6所示,過濾凈化設備I為過濾井,過濾井為雙層壁結構,過濾井內腔壁所包圍的腔室為過濾腔5,過濾腔內設置有逆向過濾裝置8,逆向過濾裝置8上方設置有過濾收集口 9,過濾井內腔壁與過濾井外腔壁間的腔室為引流腔4,過濾井內腔壁底部設置有通孔10,將過濾腔5與引流腔4貫通,過濾井外腔壁上方設置有與引流腔4貫通的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 3,設備底部設置有與過濾腔5貫通的排污口6,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3的面積大于排污口面積6。所述逆向過濾裝置8包括框架14和,架內部設置有三層過濾格15,前期過濾模塊13,中期過濾模塊12和后期過濾模塊11設置在過濾格15內,前期過濾模塊13內采用I目的石英砂,中期過濾模塊12采用10目的石英砂,后期過濾模塊11采用活性炭。排污口6通過排污管道與市政排污管道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底部設置有用于控制排污口6開閉的浮球閥,浮球閥的球塞18上設置有通槽19。
[0035]參考圖7-圖10所示,滲漏罐體為雙層壁結構,滲漏罐內壁21所包圍的腔室構成儲水腔12,滲漏罐內壁21和滲漏罐外壁23間的腔室構成滲漏腔24,滲漏罐外壁22上開設有滲漏孔30,滲漏罐內壁21上部設置有貫通儲水腔23與滲漏腔24的溢流孔28,滲漏腔24內間隔設置有支撐肋板25,所述支撐肋板25上開設有弓I水孔29,所述溢流孔28上設置有單向膜,所述罐體頂部設置有為滲漏罐檢修口 26,所述罐體底部設置有支撐座27。罐體設置于路面32-1下方的基建坑內,滲漏罐檢修口上設置有通往路面的檢修管道31,基建坑底部設置有加固層33,支撐座27設置于加固層33上方,罐體與基建坑壁間用滯流滲流層32-5填充,滯留滲流層采用Imm-1Omm的砂礫石混合而成,基建坑壁和底部鋪設有滲水土工布34,雨水從罐體內滲出后,進入滯留滲流層,再透過滲水土工布逐漸滲入周邊的土壤層32-4,以起到地下蓄水和提高地下水位的作用。
[0036]參考圖11-圖13所示,棄流裝置包括設置在裝置上部的棄流裝置入水口35和裝置中部的棄流裝置收集口 38,裝置內部還設置有擋流板7,擋流板7頂端設置于棄流裝置收集口 38下方,底部設置于裝置內底面,擋流板41和棄流裝置收集口 38所在的側壁構成的腔室被隔板57分割為上腔室42和下腔室46,隔板57上設置有漏孔43,擋流板41下部橫向設置有棄流板55,棄流板55將擋流板41、棄流裝置收集口 38相對的側壁構成的腔室分割為位于上方的蓄流腔45和位于下方的棄流腔50,棄流腔50外接棄流管51,棄流板55上設置有棄流口49,還設置有為用于控制漏孔43開閉的第一浮球閥44和用于控制棄流口 49開閉的第二浮球閥47,棄流口 49下方還設置有磁吸閥48。裝置中上部設置有泄洪口 40,泄洪口 40底部高于收集口 38頂部,裝置頂部設置有棄流裝置檢修口 38 ο棄流裝置入水口 35下方設置有過濾掛籃37。棄流裝置收集口 38入口位置設置有棄流裝置過濾網39。擋流板41上設置有貫通蓄流腔45與下腔室46的漏液口 53,和貫通下腔室46與棄流腔50的排液口 54,漏液口 53與排液口 54面積相等。擋流板41頂端與棄流裝置收集口 38所在的側壁之間設置有引流管56。上腔室42入水口上設置有可拆卸的擋條58 ο棄流裝置收集口 38通過管道與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 3相連接,泄洪口 40與市政排水管道相連接,棄流腔50外接棄流管51與市政排污管道相連接,棄流管51上設置有單向限流閥52。
[003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0038]1.降雨后雨水從城市路面下水道口通過入水口進入棄流裝置,由于初始狀態下磁吸閥關閉,雨水在蓄流腔內積蓄,一小部分雨水通過漏液口進入下腔室,隨即通過排液口進入棄流腔通過棄流管道排出;
[0039]2.蓄流腔內液位持續上升,使第一浮球閥關閉漏孔,雨水進入上腔室開始蓄水;
[0040]3.當液位上升至磁吸閥預設值時,磁吸閥打開,蓄流腔內液位通過棄流口迅速排出,液位下降,第一浮球閥開啟漏孔,上腔室內積蓄的雨水通過通孔進入下腔室,蓄流腔內液位近乎排空后,磁吸閥關閉,蓄流腔重新開始蓄水,當遭遇強降雨時,雨水迅速充滿蓄流腔,高于棄流板的水位從引流管直接排入下腔室,使第二浮球閥迅速關閉棄流口,引導裝置進入雨水收集狀態。為避免管路倒灌,超過收集口的雨水從泄洪口排入市政排水管路;
[0041]4.步驟3重復N次后,已排出的雨水已達到城市預設初期雨水棄流量要求,可以開始收集后續的清潔雨水,此時下腔室內雨水積蓄到第二浮球閥的關閉預設值,第二浮球閥將棄流口關閉,磁吸閥同時關閉,整個液位開始持續上升,雨水從收集口通過管道進入過濾凈化設備;
[0042]5.雨水進入過濾凈化設備后,部分雨水通過排污口排出,同時將上一次過濾后殘留在底部的部分雜質一并從排污口沖走,由于排污口面積小于導液口,因此雨水在過濾腔和引流腔內積蓄,當液位積蓄至一定位置后,抬起第三浮球,第三球塞將排污口關閉,進一步提尚液位積蓄速度;
[0043]6.積蓄的雨水通過過濾凈化設備進入過濾腔上方,雜質被過濾后的雨水進入過濾收集口通過管道進入存儲滲漏裝置的儲水腔收集;
[0044]7.當罐體儲水腔內的雨水積蓄至一定程度時,通過溢流孔進入滲漏腔,通過滲漏腔支撐肋板上的引水孔自由流動,再通過滲漏孔直接滲入周邊滯流滲流層;
[0045]8.當遭遇強降雨時,為避免管路倒灌,棄流裝置內超過收集口的雨水從泄洪口排入市政排水管路,保證行洪通暢;
[0046]9.當降雨停止后,隨著排液口不停將雨水排出,棄流裝置內整體液位持續下降,首先排出蓄流腔內的雨水,下腔室內雨水也隨之排盡,第二浮球閥開啟,棄流裝置恢復初始狀態,同時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也不再進水,內部積蓄的雨水從第三球塞的通槽隨排污口排出,當液位下降至一定程度時,第三浮球閥開啟,進一步提高排水速度,將過濾井內雨水排空,同時將被過濾后剩下的雜質一并從排污口排出,通過排污管排入市政排污管道;
[0047]10.過濾后的雨水從入水口進入儲水腔積蓄,當液位高過溢流孔后流入滲漏腔,滲漏腔內的雨水通過引水孔自由流動,雨水從滲漏孔滲入罐體周邊土壤砂礫層,雨水滲入土壤。當罐體周邊土壤滲水后,地下水位不斷升高,滲漏腔內水位與儲水腔內水位同時升高,水位升高至儲水腔儲滿后,入水口不再進水,多余雨水隨市政管路進行排放。
[0048]步驟4中的重復次數N,取決于城市初期雨水棄流量這一數值,可通過城市規劃建設方案中獲得,與本裝置內部結構規格換算后,需要棄流的流量為V,蓄流腔一次最大蓄流量為Vl,上腔室最大蓄流量為V2,下腔室滿足第二浮球閥閉合棄流口的流量為V3,各腔室設置應滿足,N=V/V1=V3/V2,向上取整。
[004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地下的棄流裝置、過濾凈化設備和存儲滲漏裝置,所述棄流裝置棄流管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污管相連接,棄流裝置收集口通過管道與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收集口通過管道與存儲滲漏裝置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排污管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污管路相連接,棄流裝置泄洪口還通過管道與市政排水管路相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棄流裝置包括設置在裝置上部的棄流裝置入水口和裝置中部的棄流裝置收集口,裝置內部還設置有擋流板,擋流板頂端設置于棄流裝置收集口下方,底部設置于裝置內底面,擋流板和棄流裝置收集口所在的側壁構成的腔室被隔板分割為上腔室和下腔室,隔板上設置有漏孔,擋流板下部橫向設置有棄流板,棄流板將擋流板、棄流裝置收集口相對的側壁構成的腔室分割為位于上方的蓄流腔和位于下方的棄流腔,棄流腔外接棄流管,棄流板上設置有棄流口,所述棄流裝置內設置有控制漏孔開閉的第一浮球閥和控制棄流口開閉的第二浮球閥,棄流口下方還設置有磁吸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棄流裝置中上部設置有泄洪口,泄洪口底部高于棄流裝置收集口頂部,裝置頂部設置有檢修口,裝置入水口下方設置有過濾掛籃,棄流裝置收集口入口位置設置有過濾網,擋流板上設置有貫通蓄流腔與下腔室的漏液口,和貫通下腔室與棄流腔的排液口,漏液口與排液口面積相等。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棄流裝置中擋流板頂端與棄流裝置收集口所在的側壁之間設置有引流管,上腔室入水口上設置有可拆卸的擋條,棄流腔外接棄流管,與市政排污管道相連接,棄流管上設置有棄流裝置限流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凈化設備為過濾井,所述過濾井為雙層壁結構,過濾井內腔壁所包圍的腔室為過濾腔,過濾腔內設置有逆向過濾裝置,逆向過濾裝置上方設置有過濾收集口,過濾井內腔壁與過濾井外腔壁間的腔室為引流腔,過濾井內腔壁底部設置有通孔,將過濾腔與引流腔貫通,過濾井外腔壁上方設置有與引流腔貫通的過濾凈化設備入水口,設備底部設置有與過濾腔貫通的過濾凈化設備排污口。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過濾裝置包括框架和過濾模塊,框架內部設置有數層過濾格,過濾模塊設置在過濾格內,過濾模塊內設置有過濾芯體,過濾模塊的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間可替換,所述過濾芯體為石英砂、活性炭、濾網或濾布。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排污口通過排污管道與市政排污管道相連接,過濾凈化設備底部設置有用于控制排污口開閉的第三浮球閥,第三浮球閥的第三球塞上設置有通槽。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滲漏裝置為儲存滲漏罐,罐體頂部設置有滲漏罐入水口,通過管道與過濾井的過濾收集口相連接。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滲漏罐體為雙層壁結構,滲漏罐內壁所包圍的腔室構成儲水腔,滲漏罐內壁和滲漏罐外壁間的腔室構成滲漏腔,滲漏罐外壁下部開設有滲漏孔,滲漏罐內壁上部設置有貫通儲水腔與滲漏腔的溢流孔,滲漏腔內間隔設置有支撐肋板。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城市雨水棄流過濾存儲滲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肋板上開設有弓I水孔,溢流孔上設置有單向膜,罐體底部設置有支撐座,滲漏罐設置于路面下方的基建坑內,基建坑壁和底部鋪設有滲水土工布,罐體與基建坑壁間用滯流滲流層填充,基建坑底部還設置有加固層,支撐座設置于加固層上方。
【文檔編號】E03F1/00GK205637035SQ20162038034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9日
【發明人】謝剛
【申請人】四川牧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