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屬于市政工程建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所使用的混凝土路邊石功能比較單一,造價高,對行人及駕駛員不能起到安全警示作用,保護道路的功能性較差。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其造型美觀,多功能,自重輕,環保蓄能自發光,便于行人和駕駛員夜間對道路界線的識別,能夠起到美化、亮化環境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人們夜間行走不便,特別是在濃霧中駕駛員不能安全行車,極易造成各類交通事故的問題,便于行人及各種機動車駕駛員夜間對道路界線的識別,規范和保障交通安全,增加城市美感,樹立城市整體形象,本實用新型按照國家交通公共標志圖線標準和各種等級道路的邊石標準設計、制造。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由高標號、抗鹽凍性能好的水泥混凝土預制而成,規格為長邊高390mm,短邊高385mm,埋深190mm,裸露地面高200mm;裸露地面邊石平面寬740mm,突出部分平面寬150mm;在基體(1)的表面包覆高標號、耐磨水泥層(2),基體(1)的兩端各預留一個搬運孔,孔徑為32mm,孔深為100mm(6)。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為光潔水泥混凝土平面或設有各種凸凹的、本色或彩色圖案(3)。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基體(1)上包覆混凝土黏結劑高強、耐磨自發光材料層(4);自發光顏色有黃、黃綠、綠、綠藍、天藍、藍紫、紅等任何一種、二種、三種和多種顏色組成(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非放射性、環保蓄能自發光、防撞等優點,在高溫100℃及低溫-60℃的環境下,仍能保持發光狀態,使用壽命可達20年以上;能夠解決人們夜間行走不便,特別是濃霧中駕駛員不能安全行車,極易造成各類交通事故的問題。其適用于各種等級道路上的路邊石以及住宅小區、庭院、公園、廣場、街心綠地等所有需要鋪設路邊石的地方使用;其造型美觀,能夠樹立城市的整體形象。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中(1)是本實用新型的基體。
圖中(2)是本實用新型基體(1)的上表面包覆的高標號耐磨水泥層。
圖中(3)是本實用新型光潔水泥混凝土平面或凸凹的結構造型。
圖中(4)是本實用新型混凝土黏結劑發光材料層。
圖中(5)是本實用新型的多種自發光顏色(如黃、綠、藍等)。
圖中(6)是本實用新型基體(1)兩端預留的搬運孔。
具體實施方式
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采用鋼模預制,可以在工廠或施工現場預制,基體(1)上的高標號耐磨水泥層(2),基體(1)上光潔混凝土平面或設有凸凹的、本色或各種彩色圖案(3),及混凝土黏結劑發光材料層(4),經過級配、計量、攪拌、分層入模,震搗、養護、脫膜、固化等工序一次預制而成。基體(1)兩端預留的搬運孔(6),在預制過程中,將鋼制構件按規格尺寸放入基體(1)中,當水泥混凝土終凝后,在脫膜的同時將鋼制構件從基體(1)中抽出。混凝土黏結劑發光材料由黃、黃綠、綠、綠藍、天藍、藍紫、紅等任何一種、二種、三種和多種顏色組成(5)。
權利要求1.一種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其特征是它是以L型水泥混凝土路邊石為基體(1),在L型水泥混凝土路邊石基體(1)的外表面包覆高標號耐磨水泥層(2),在高標號耐磨水泥層(2)的外表面為光潔平面或設有凹凸的結構造型(3),在光潔平面或設有凹凸的結構造型(3)的外表面包覆混凝土黏結劑發光材料層(4),在L型水泥混凝土路邊石基體(1)的兩端預留搬運孔(6),其夜間發光(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其特征是其規格為長邊高390mm,短邊高385mm,埋深190mm,裸露地面高200mm,裸露地面邊石平面寬740mm,突出地面部分平面寬150mm,其兩端預留搬運孔的孔徑為32mm,孔深為100mm。
專利摘要一種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它的基體(1)的上表面包覆高標號耐磨水泥層(2),平面或凸凹的、本色或各種彩色圖案(3)及混凝土黏結劑發光材料層(4),自發光顏色由黃、黃綠、綠、綠藍、天藍、藍紫、紅等任何一種、二種、三種和多種顏色組成(5),在基體(1)的兩端各預留一個孔徑為32mm、孔深為100mm的搬運孔(6)。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按國家交通公共標志圖線標準和各種等級道路的邊石標準設計、制造。用于保護車行道和人行道。其夜間發光,在濃霧中引導駕駛員安全行駛,便于駕駛員及行人夜間對道路界線的識別,規范和保障交通安全。L型水泥混凝土發光路邊石適用于各種等級道路和住宅小區、庭院、公園、廣場及街心綠地等所有鋪設路邊石的地方使用。
文檔編號E01C11/00GK2727231SQ20042003037
公開日2005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17日
發明者楊毅男 申請人:楊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