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態水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設或者交通道路建設的水溝,還涉及 水利工程結構和農田的水溝,尤其涉及一種生態水溝。
技術背景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 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護環境、美化環境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陶 冶美好的情操。人們在規劃設計建設綠色生態花園式城市、住宅小區和道路的 過程中,更加強調生態效益,體現環保特色。這有利于改善環境和空氣中氧氣 的含量,緩解溫室效應對地球的影響,同時節約能源,符合國家發展循環經濟、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國策。
在市政道路、水利工程等建設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棵露在地面的水溝,這 些水溝有些是用混凝土或者漿砌片石、磚塊做成的硬質坡體,有些是在自然的 泥土地表上簡單開挖而成。在泥土地表上簡單開挖成的水溝被流水長年累月地 沖刷往往容易淤塞,而硬質坡體的水溝雖然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但是卻隔斷了 水游生物和陸地生物的活動空間,而且由于沒有植物生長,也不利于水的凈化, 還與坡面上的綠化形成很大的反差,影響自然景觀。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生態水溝,采用填裝了沙土 的生態袋鋪設,提高了水溝的抗沖刷能力,并且可以在水溝的邊坡和底部綠化。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生態水溝,由邊坡和底部構成水流的容置空間,所 述邊坡和底部的表面覆蓋一層生態袋,所述生態袋被聯接扣固定在所述邊坡和 底部地基上。
所述生態袋順著水流的方向排列覆蓋在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上,或者所述 生態袋順著水流的方向分別排列覆蓋在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上。
所述聯接扣的上下表面上具有分別嵌入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以及生態袋里 的突起物。所述嵌入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的聯接扣的突起物通過固化的水泥固 定在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上。
3本實用新型在水溝的邊坡和溝底鋪設固定裝填了沙土的生態袋,提高了水 溝的抗沖刷能力,并且可以在水溝的邊坡和底部綠化,有利于水質的凈化和水 游生物存活,環保美觀。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生態水溝的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生態水溝使用的生態袋的正面視圖和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 細說明。
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生態水溝的剖面圖,圖中1為水溝中容納 水流的空間,2為水溝的地基,3為覆蓋在水溝地基表面上的生態袋,4為用于 把生態袋固定在地基表面上的聯接扣。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生態水溝使用的生態袋的正面視圖和俯視圖。生 態袋3是在柔性包裝袋內部裝填沙土后封口而成,生態袋3的柔性包裝袋的材 料透水透氣但是不會漏出裝填的沙土,包括但是不限于由非織造的聚丙烯土工 材料縫制而成。植物的根系可以穿過生態袋3的柔性包裝袋扎根于包裝袋中的 沙土里。生態袋的形狀和結構不限于圖2所示,也可以是其它的形狀。
由于生態袋3是柔性的,所以可以相互拼接覆蓋在水溝地基上,并且很好 地貼合水溝地基的形狀,使得水溝地基2的表面不跟水溝里流動的水流直接接 觸,從而達到防止水溝淤塞、綠化水溝邊坡的目的。
生態袋3的尺寸大小可以適應水溝邊坡和底部的總的邊長,順著水流的方 向并排排列固定地覆蓋在水溝地基2上。
生態袋3的尺寸大小也可以分別適應水溝邊坡和底部的不同邊長,順著水 流的方向分別并排排列固定地覆蓋在水溝的邊坡和地基上。或者生態袋3以其 他的方式拼接固定地覆蓋在水溝地基2上。
用于把生態袋3固定在水溝地基上的聯接扣4的上下表面上都具有分別嵌 入地基2和生態袋3的突起物,嵌入地基2的聯接扣4的突起物部分可以釆用 固化的水泥固定在硬質的地基2上。
權利要求1.一種生態水溝,由邊坡和底部構成水流的容置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邊坡和底部的表面覆蓋一層生態袋,所述生態袋被聯接扣固定在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袋順著水流的 方向排列覆蓋在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袋順著水流的 方向分別排列覆蓋在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種生態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扣 的上下表面上具有分別嵌入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以及生態袋里的突起物。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種生態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所 述邊坡和底部地基的聯接扣的突起物通過固化的水泥固定在所述邊坡和底部地 基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設、交通道路建設或者水利工程結構、農田的水溝,由邊坡和底部構成水流的容置空間,所述邊坡和底部的表面覆蓋一層生態袋,所述生態袋被聯接扣固定在所述邊坡和底部地基上。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水溝的邊坡和溝底鋪設固定裝填了沙土的生態袋,并可以在生態袋表面種植被,減少了泥土等的裸露面積,提高了水溝的抗沖刷能力,環保美觀。
文檔編號E01C11/22GK201367546SQ20092012952
公開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6日
發明者楊建濤 申請人:深圳九華濟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