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道路、橋梁等建筑工程用的無粘結預應力構件,可廣泛用于
體外索、無粘結體內索、橋梁拉索以及其它大跨度建筑結構拉索。
(二)
背景技術:
在無粘結預應力工程中,無粘結鋼絞線是常用的預應力構件,其結構如圖1所示, 無粘結鋼絞線1可為光面鋼絞線、鍍鋅或鍍鋅鋁鋼絞線、環氧涂層鋼絞線,鋼絞線外包HDPE 護層3,無粘結鋼絞線1和HDPE護層之間填充防腐潤滑油脂2,如圖2。當無粘結鋼絞線集 束使用時, 一般在施工現場用塑料或其它材質的布或包帶4將n根無粘結鋼絞線人工包扎 集束,n的常用取值范圍為2《n《19。工程規范要求集束的各根無粘結鋼絞線要保持平 行走向,且絞線相互之間及整個集束不產生扭絞,所以在施工布筋時,在鋼絞線集束的走向 上須采取很多的支撐、定位措施,施工繁瑣,難度大,質量不好保證,特別是在大型圓形建筑 工程以及鋼絞線集束布筋需要曲線走向要求的場合。另外,該預應力鋼絞線束不可拼疊使 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施工簡便,質量保證,可拼疊使 用,且可應用于多種場合的有帶狀護套的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
預應力鋼絞線束,其特征在于將n根無粘結鋼絞線呈"一"字排列,再在呈"一"字排列的
n根無粘結鋼絞線外制作塑料帶狀套,所述n的取值范圍是2《n《13。 為進一步地使各根無粘結鋼絞線保持平行,不產生扭絞,可在各相鄰兩根無粘結
鋼絞線之間制作塑料連結筋。 所述塑料帶狀套橫截面可為矩形,其兩側邊也可為弧形。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可工廠化制作,建少施工現場工作量,提高施工質量; 2、確保各根無粘結鋼絞線平行走向,減少支撐、定位措施的施工,可以一次布線多 根,提高工效; 3、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可根據工程需要,鋼絞線束可疊 加拼合使用; 4、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場合,如體外索、無粘結體內索、橋梁拉索以及其它大跨度建 筑結構拉索。
圖1為現有技術中單根無粘結鋼絞線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多根無粘結鋼絞線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0014] 圖3為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實施例1的橫截面結構示意 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實施例2的橫截 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實施例3的橫截 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實施例4的橫截面結構示 意圖。 圖7為本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實施例5的橫截面結構示 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 無粘結鋼絞線1、 HDPE護層3、防腐潤滑油脂2、布或包帶4、塑料帶狀套5、塑料連 結筋6。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 參見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實施 例1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由圖3可以看出,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 束,將n根(本實施例中n二4)無粘結鋼絞線l呈"一"字排列,再在呈"一"字排列的n根 無粘結鋼絞線外制作有橫截面呈矩形的塑料帶狀套5,從而組成一根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 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所述n的取值范圍是2《n《13。 實施例2 : 作為實施例1的一種變換,所述的塑料帶狀套5的兩側為弧形,使其橫截面呈腰圓
形,如圖4。 實施例3 : 為進一步地使各根無粘結鋼絞線1保持平行,不產生扭絞,在本實施例中,在各相 鄰兩根無粘結鋼絞線之間制作塑料連結筋6,如圖5。
實施例4 : 作為實施例3的一種變換,所述的塑料帶狀套5的兩側為弧形,如圖6。
實施例5 : 可以根據工程需要,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可疊加拼合使 用,如圖7。
權利要求一種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其特征在于將n根無粘結鋼絞線(1)呈“一”字排列,再在呈“一”字排列的n根無粘結鋼絞線外制作塑料帶狀套(5),所述n的取值范圍是2≤n≤1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各相鄰兩根無粘結鋼絞線(1)之間制作塑料連結筋(6)。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其 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帶狀套(5)橫截面呈矩形。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其 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帶狀套(5)橫截面呈腰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有帶狀護套的新型平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束,其特征在于將n根無粘結鋼絞線(1)呈“一”字排列,再在呈“一”字排列的n根無粘結鋼絞線外制作塑料帶狀套(5),所述n的取值范圍是2≤n≤13。本實用新型能簡化施工,提高工效和施工質量;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場合,如體外索、無粘結體內索、橋梁拉索以及其它大跨度建筑結構拉索。
文檔編號E01C11/16GK201521060SQ20092023521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5日
發明者劉峰, 單繼安, 王昀, 費漢兵, 金平, 馬偉杰 申請人:江陰法爾勝住電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