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及用于其的架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小半徑架梁施工方法及用于其的架橋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都是直接采用配重的方法進行過孔, 這樣的話,操作非常繁雜,并且在超小半徑架梁的過孔施工中非常困難,耗費時間,喂梁非常麻煩,技術難度大,工序難以完成,并且因為其難以操作經常出現事故,比如架橋機傾覆梁板出現裂縫并失效等。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提供一種分兩步過孔,并且安全,方便,采用加入支點的方法過孔的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及用于其的架橋機。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的中支腿的后側有可以拆除安裝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采用上述裝置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口下步驟a)鋪設架橋機過孔軌道;b)中支腿位置用千斤頂頂起,并放到軌道上調整為行走方向;用運梁平車將梁板運到架橋機的尾部;c)用千斤頂將架橋機主桁后部頂起,將后支腿抬起,卸掉后支腿的后曲梁及齒輪輪箱、小車;d)將后曲梁及齒輪輪箱、小車安裝到中支腿前端一定距離作為臨時前支腿;e)依靠中支腿和臨時前支腿,進行前半段過孔,過孔至臨時前支腿到達梁端時,停止過孔;f)將配重梁放在架橋機桁架本體后端配重;g)臨時前支腿的后面碼起兩個枕木跺,作為架橋機臨時支撐;h)卸下作為臨時支腿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將卸下的臨時支腿用橫梁天車運到后支腿位置,安裝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即是將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復位;i)拆除作為臨時支腿部位的枕木跺;j)繼續過孔,前支腿已經到前面橋墩蓋梁的上面;完成初步過孔;k)橋機旋轉、橫移架橋機前支腿固定,橫移中支腿,使中支腿盡量靠近小半徑方向;1)喂梁。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臨時支腿完全支撐在軌道上。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步驟f中所述的配重指的是天車可以將梁板前端起吊,然后利用梁板做配重。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采用所述方法在架設梁板時,采取外邊梁一內邊梁一中梁的順序架梁。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步驟a前還有一步驟,將前一孔已經安好梁板的濕接頭、濕接縫鋼筋全部焊接連接起來。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步驟k中,所述架橋機前端靠向前端蓋梁中心位置也就是向半徑小的方向旋轉,后端向半徑大的方向旋轉,架橋機中線整體向小半徑方向移動。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步驟K和I之間還有以下步驟拆除架橋機最后一節標準節。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步驟h為將卸下的臨時支撐用前橫梁天車運到后支腿位置,安裝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軌道下面用小枕木墊實,兩個梁濕接頭位置用枕木墊實加寬。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的中支腿的前側有新加曲梁、齒輪輪箱、小車,后側有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單單采用配重,因為配重的過程是一個繁雜的過程,并且基于初始條件配重,梁板喂不進去,正常架設施工幾乎不可能, 非常困難,本發明的方法以及專用機械在架橋機的物理基礎上,采用增加轉換一個臨時支腿的方法,可以分為兩步,將小半徑的架橋過孔完成,節省時間,工序簡單,并且安全,完全防止了架橋機的傾覆等問題。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進行說明圖1為發明一種架橋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方法施工的初始步驟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施工方法的第二狀態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施工方法的第三狀態的示意圖;其中1.新加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3.中支腿;4.架橋機桁架本體;5.天車;6.架橋機;7.配重梁;8.已放橋面;9.未放橋面支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1:結合圖I-圖4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4的中支腿3的后側有可以拆除安裝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該裝置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進行施工過孔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4的中支腿3的前側有新加曲梁、齒輪輪箱、小車1,后側有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4的中支腿3的后側有可以拆除安裝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采用如上裝置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a)鋪設架橋機過孔軌道;b)中支腿位置用千斤頂頂起,并放到軌道上調整為行走方向;用運梁平車將梁板運到架橋機的尾部;c)用千斤頂將架橋機主桁后部頂起,將后支腿抬起,卸掉后支腿的后曲梁及齒輪輪箱、小車2;d)將后曲梁及齒輪輪箱、小車2安裝到中支腿前端一定距離作為臨時前支腿;e)依靠中支腿和臨時前支腿,進行前半段過孔,過孔至臨時前支腿到達梁端時,停止過孔;f)將配重梁7放在架橋機桁架本體后端配重;g)臨時前支腿的后面碼起兩個枕木跺,作為架橋機臨時支撐;h)卸下作為臨時支腿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將卸下的臨時支腿用橫梁天車運到后支腿位置,安裝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即是將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復位;i)拆除作為臨時支腿部位的枕木跺;j)繼續過孔,前支腿已經到前面橋墩蓋梁的上面;完成初步過孔;k)橋機旋轉、橫移架橋機前支腿固定,橫移中支腿,使中支腿盡量靠近小半徑方向;1)喂梁。圖1顯示,喂梁比較困難,圖2顯示,將可以拆除安裝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 拆除,換到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4的中支腿3的前側,此時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用②表示,在有了②這個臨時支腿的時候,先前進一段,過前半段孔,此時不是采用加配重的方式過孔,而是采用加支腿的方式穩定過孔;圖3顯示,繼續采用配重的方式過孔,因為此時過孔可以方便完成。此處中支腿3為①。采用這種方式過孔,還可以防止因為配重的梁比較大的時候很難喂進,整個梁在曲面上行走的距離比較短,因為節省時間,更加安全。實施例2 基于實施例1 ;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4的中支腿3的前后端分別有新加曲梁、齒輪輪箱、小車1和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此時不用移動和支撐臨時支腿,因為本處新加曲梁、齒輪輪箱、小車1就有充當臨時支腿的作用。還是采用和實施例1基本一致的過孔施工方式,不同的是,不用拆裝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2放到新加曲梁、齒輪輪箱、小車1的位置上。實施例3 基于以上實施例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臨時支腿完全支撐在軌道上。這樣的目的除了防止梁體受到損害的基礎上,也能保證臨時支腿發揮功能。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步驟f中所述的配重指的是天車可以將梁板前端起吊,然后利用梁做配重。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采用所述方法在架設梁板時,采取外邊梁一內邊梁一中梁的順序架梁。采取這樣的方法可以保證整個地基基礎的穩定。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步驟a前還有一步驟,將前一孔已經安好梁板的濕接頭、濕接縫鋼筋先焊接連接起來。焊接起來,不僅僅是濕接縫橫向接縫,也有濕接頭縱向接縫,是為了加固,防止整個施工過程中造成損壞,不僅是濕接頭鋼筋,也有濕接縫鋼筋,是為了將梁體連接成整體,增加架橋機過控制上面梁體的整體穩定性。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步驟k中,所述架橋機橫移指的,架橋機前支腿固定,橫移中支腿,使中支腿盡量靠近小半徑方向。所述步驟k中,所述架橋機旋轉指的是架橋機前端向靠向前端蓋梁中心位置也就是向半徑小的方向旋轉,后端向半徑大的方向旋轉,架橋機中線整體向小半徑方向移動。在本步驟中,把握好度,經過計算,控制好中支點所在位置,在施工過程中的荷載不致對梁體造成破壞,在不損壞梁體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必要的時候加以一定的墊木,增大受力的表面積。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步驟K和I之間還有以下步驟拆除架橋機最后一節標準節。這個步驟是防止步驟k所操作的移動還是不能達到喂梁的標準。本發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步驟h為將卸下的臨時支撐用前橫梁天車運到后支腿位置,安裝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軌道下面用小枕木墊實,兩個梁濕接頭位置用枕木墊實加寬。最后,因為撰寫稿子采用的是非窮舉的方式,因此本發明可以依據本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作出一些變體的實施,其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的中支腿⑶的前側有新加曲梁、齒輪輪箱、小車(1),后側有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O)。
2.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4)的中支腿(3)的后側有可以拆除安裝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O)。
3.采用權利要求2裝置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a.鋪設架橋機過孔軌道;b.中支腿位置用千斤頂頂起,并放到軌道上調整為行走方向;用運梁平車將梁板運到架橋機的尾部;c.用千斤頂將架橋機主桁后部頂起,將后支腿抬起,卸掉后支腿的后曲梁及齒輪輪箱、 小車⑵;d.將后曲梁及齒輪輪箱、小車(2)安裝到中支腿前端一定距離作為臨時前支腿;e.依靠中支腿和臨時前支腿,進行前半段過孔,過孔至臨時前支腿到達梁端時,停止過孔;f.將配重梁(7)放在架橋機桁架本體后端配重;g.臨時前支腿的后面碼起兩個枕木跺,作為架橋機臨時支撐;h.卸下作為臨時支腿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O),將卸下的臨時支腿用橫梁天車運到后支腿位置,安裝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0),即是將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⑵復位;i.拆除作為臨時支腿部位的枕木跺;j.繼續過孔,前支腿已經到前面橋墩蓋梁的上面;完成初步過孔;k.橋機旋轉、橫移架橋機前支腿固定,橫移中支腿,使中支腿盡量靠近小半徑方向;1.喂梁。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支腿完全支撐在軌道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f中所述的配重指的是天車可以將梁板前端起吊,然后利用梁板做配重。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方法在架設梁板時,采取外邊梁一內邊梁一中梁的順序架梁。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前還有一步驟, 將前一孔已經安好梁板的濕接頭、濕接縫鋼筋全部焊接連接起來。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k中,所述架橋機前端向前端蓋梁中心位置也就是向半徑小的方向旋轉,后端向半徑大的方向旋轉,架橋機中線整體向小半徑方向移動。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K和I之間還有以下步驟拆除架橋機最后一節標準節。
10.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h為將卸下的臨時支撐用橫梁天車運到后支腿位置,安裝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軌道下面用小枕木墊實,兩個梁濕接頭位置用枕木墊實加寬。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及用于其的架橋機,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用于超小半徑架梁施工方法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橋機桁架本體的中支腿的后側有可以拆除安裝的后曲梁、齒輪輪箱、小車。分為兩步過孔,并且安全,方便,采用加入臨時支腿的方法過孔的用于超小半徑架梁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單單采用配重,因為配重的過程是一個繁雜的過程,并且基于初始條件配重,梁板喂不進去,非常困難,本發明的方法以及專用機械在架橋機的物理基礎上,采用轉換一個臨時支腿的方法,可以分為兩步,將小半徑的架橋過孔完成,節省時間,工序簡單,并且安全,完全防止了架橋機的傾覆等問題。
文檔編號E01D21/06GK102409616SQ20111026843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9日
發明者夏邵君, 宋大成, 方么生, 曹社紅, 王昕 , 王棟, 王珣, 程波 申請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五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