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主要用于柏油公路建設中對絮狀和顆粒狀原料進行稱重并輸送到混合攪拌裝置內,以及其他任何以絮狀和顆粒狀材料為原料的生產中。
背景技術:
在同時需要絮狀(纖維)和顆粒狀原料的生產中,如柏油公路的鋪設施工,需要向攪拌裝置中定量定時輸送絮狀(纖維)和顆粒狀的原料,以滿足生產產品的需要。目前的設備只有單一的功能,在同時使用絮狀和顆粒狀兩種材料時,需要同時購置兩種設備,這就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并占用較大的施工現場,影響施工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能具備兩種材料的輸送功能,增加了生產成本,占用較大的施工現場,影響施工效率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包括料斗、輸送計量裝置、打散裝置、密封送料器和風泵,料斗內的下部安裝打散裝置,在該打散裝置的下面安裝輸送計量裝置,該輸送計量裝置的出口與密封送料器的送料口連接,該密封送料器的進風口通過風管與風泵的出風口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計量裝置包括絮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和顆粒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該絮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包括大主軸、大螺旋和大徑向桿,大螺旋和大徑向桿分別設在大主軸的半部,并水平設在上腔體內;該顆粒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包括小主軸、小螺旋和小徑向桿,兩根小主軸水平并列平行設在下腔體內,在每一小主軸的半部分別設有小螺旋和小徑向桿,該小螺旋與所述的大螺旋上下對應; 在對應于該大徑向桿與小徑向桿部分的上下腔體之間設有絮狀材料通過孔,在該大螺旋和小螺旋的上下腔體之間設有顆粒材料通過孔;在對應于該小徑向桿部分的下腔體的下面設有出料口,并與所述的密封送料器的入料口連接。所述的密封送料器由外殼、轉軸和密封板,轉軸轉動支撐在外殼的兩側,轉軸的一端伸出外殼并與獨立的驅動裝置或所述的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在該轉軸上徑向連接至少三個密封板,該密封板沿該轉軸的圓周均布;在該外殼上端設有所述的入料口,在該外殼的下部的相對的兩側設有相對的進風口和送料口。所述的打散裝置為兩個并水平間隔轉動支撐在該料斗的底部內,每一打散裝置包括打散軸和撥桿,在每一打散軸上設有多根徑向的撥桿,每一該打散軸的一端穿出料斗的外殼,并與所述的動力裝置傳動連接。所述的螺旋輸送器、計量裝置、打散裝置、密封送料器和風泵的驅動裝置均與控制器連接,在該控制器上設有數碼顯示器和操作鍵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集兩種功能于一身,通過改變運轉方式即可實現絮狀料和顆粒料的計量輸送,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小了占用的施工場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主視圖(局部剖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右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密封送料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圖4,本實用新型包括料斗1、輸送計量裝置、打散裝置2、密封送料器8 和風泵13,料斗1內的下部安裝打散裝置2,在該打散裝置2的下面安裝輸送計量裝置,該輸送計量裝置下端的出口與密封送料器8的入料口 85連接,該密封送料器8的進風口 84 通過風管11與風泵13的出風口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計量裝置包括絮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A和顆粒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B,該絮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A包括大主軸3、大螺旋4和大徑向桿5,大徑向桿 5和大螺旋4分別設在大主軸3的左右半部,并水平設在上腔體內。該顆粒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B包括小主軸6、小螺旋7和小徑向桿9,兩根小主軸6水平并列平行地設在下腔體內,在每一小主軸6的半部分別設有小螺旋7和小徑向桿9,該小螺旋7與所述的大螺旋4 上下對應,小徑向桿9與大徑向桿5對應。在對應于該大徑向桿5與小徑向桿9部分的上下腔體之間設有絮狀材料通過孔15,在該大螺旋4和小螺旋7 (靠近右端)的上下腔體之間設有顆粒材料通過孔14。在對應于該小徑向桿9部分的下腔體的下面設有出料口 12,并與所述的密封送料器8的入料口 85連接。所述的絮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A和顆粒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B為流量計量裝置 (屬于現有技術),通過計算大螺旋4、小螺旋7的轉速,可以得到單位時間內所通過的特定材料(絮狀材料和顆粒狀材料)的重量,從而通過控制運行時間即可獲得輸送材料的重量。所述的密封送料器8由外殼81、轉軸83和密封板82,轉軸83轉動支撐在外殼81 的兩側,轉軸83的一端伸出外殼并與獨立的驅動裝置或所述的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在該轉軸83上徑向連接至少三個密封板82,該密封板82沿該轉軸83的圓周均布。在該外殼81 上端設有入料口 85,在該外殼的下部的相對的兩側設有相對的進風口 84和送料口 86所述的打散裝置2(現有技術,未圖示)為兩個,并水平間隔轉動支撐在該料斗1 的底部內,每一打散裝置2包括打散軸和撥桿,在每一打散軸上設有多根徑向的撥桿,每一該打散軸的一端穿出料斗1的外殼,并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所述的螺旋輸送器8、輸送計量裝置、打散裝置2、密封送料器8和風泵13的驅動裝置均由控制器自動控制其工作,在該控制器上設有數碼顯示器和操作鍵盤(未圖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其密封送料器8的送料口 86通過送料管道與后工序的裝置(以浙青路面混合料的攪拌樓為例)的入口連接,其工作原理是(參見圖1)1、絮狀材料的計量輸送過程絮狀材料在料斗1底部被打散裝置2打散并輸入到大螺旋4,大螺旋4向一個方向轉動帶動絮狀材料向左移動到左半部的大徑向桿5周圍并進行計量,由大徑向桿5撥動輸入到下腔體內左半部的小徑向桿9周圍,并由下徑向桿9撥動輸入到下面,通過密封送料器8的入料口 85進入密封送料器8,隨著密封送料器8內的密封板82轉動到下部,在高壓風泵13的作用下,進風口 84的風壓將絮狀料從送料口 86通過送料管道輸送到下步工序的攪拌裝置內。至此,完成了絮狀材料的一個計量輸送過程。
2、顆粒狀材料的計量輸送過程通過控制器使大螺旋4(與上述絮狀材料的計量輸送過程)反向旋轉,進入到大螺旋4內的顆粒狀材料被大螺旋4帶動向右移動,從上下腔體右端之間的顆粒材料通過孔14進入下腔體內,顆粒材料在小螺旋7的帶動下向左移動并計量,移動到小徑向桿9處進入下面的密封送料器8的入料口 85。后面的工作過程與上述絮狀材料的計量輸送過程相同,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包括料斗、輸送計量裝置、打散裝置、密封送料器和風泵,料斗內的下部安裝打散裝置,在該打散裝置的下面安裝輸送計量裝置,該輸送計量裝置的出口與密封送料器的送料口連接;該密封送料器的進風口通過風管與風泵的出風口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計量裝置包括絮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和顆粒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該絮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包括大主軸、大螺旋和大徑向桿,大螺旋和大徑向桿分別設在大主軸的半部,并水平設在上腔體內;該顆粒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包括小主軸、 小螺旋和小徑向桿,兩根小主軸水平并列平行地設在下腔體內,在每一小主軸的半部分別設有小螺旋和小徑向桿,該小螺旋與所述的大螺旋上下對應;在對應于該大徑向桿與小徑向桿部分的上下腔體之間設有絮狀材料通過孔,在該大螺旋和小螺旋的上下腔體之間設有顆粒材料通過孔;在對應于該小徑向桿部分的下腔體的下面設有出料口,并與所述的密封送料器的入料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送料器由外殼、轉軸和密封板,轉軸轉動支撐在外殼的兩側,轉軸的一端伸出外殼并與獨立的驅動裝置或所述的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在該轉軸上徑向連接至少三個密封板,該密封板沿該轉軸的圓周均布;在該外殼上端設有所述的入料口,在該外殼的下部的相對的兩側設有相對的進風口和送料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散裝置為兩個并水平間隔轉動支撐在該料斗的底部內,每一打散裝置包括打散軸和撥桿, 在每一打散軸上設有多根徑向的撥桿,每一該打散軸的一端穿出料斗的外殼,并與所述的動力裝置傳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輸送器、計量裝置、打散裝置、密封送料器和風泵的驅動裝置均與控制器連接,在該控制器上設有數碼顯示器和操作鍵盤。
專利摘要一種絮狀顆粒狀材料兩用計量輸送設備,其絮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包括大主軸、大螺旋和大徑向桿,大螺旋和大徑向桿分別設在大主軸的半部,并水平設在上腔體內;其顆粒狀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包括小主軸、小螺旋和小徑向桿,小螺旋和小徑向桿分別設在小主軸的半部,并水平設在下腔體內;該小螺旋與所述的大螺旋相對應;在對應于大徑向桿與小徑向桿部分的上下腔體之間設有絮狀材料通過孔,在該大螺旋和小螺旋的上下腔體之間設有顆粒材料通過孔;在對應于小徑向桿部分的下腔體的下面設有出料口,并與密封送料器的入料口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改變運轉方式即可實現絮狀料和顆粒料的計量輸送,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小了占用場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文檔編號E01C19/02GK201933385SQ20112001796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付慶福 申請人:付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