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
背景技術:
桁架式橋梁檢測車是一種專門用于橋梁檢測的專用設備。桁架式橋梁檢測車包括車身、桁架,車身與桁架之間通過翻轉機構活動連接,翻轉機構具有一定的跨越高度,進而使桁架處于較高的位置。現有技術中的翻轉機構的結構包括了主臂6、翻轉油缸7、翻轉架 8,如
圖1所示,主臂6的一端通過銷軸活動連接了翻轉油缸7和翻轉架8,翻轉油缸7的一端連接在主臂6靠近其中部的位置,另一端連接在翻轉架8的中部位置;翻轉架8的一端活動連接在主臂6的一端。由于主臂6 —端與車身連接,這樣翻轉架8和翻轉油缸7在豎直方向上處于不同高度的位置。翻轉架8與主臂6的鉸接點的高度大于翻轉架8與翻轉油缸 7的鉸接點的高度。這樣結構的翻轉機構的最大高度Hl即在翻轉機構合攏時翻轉架8頂端到主6底部的垂直距離至少為2074毫米,而主臂6懸空端相對于主臂6底部的垂直距離H2 至少為764毫米。主臂懸空端到主臂底部的垂直距離是影響該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跨越高度的其中一個因素。該跨越高度在設計時都根據橋梁設計的標準,主要是為了主臂旋轉時避免與橋梁上的隔音板、擋風板相碰。采用上述結構的翻轉機構的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跨越高度一般不超過2. 1米,這是由于該結構的翻轉機構占用的垂直高度比較多,而整車高度是限定的,使得主臂懸空端高度有限,這就限制了主臂跨越高度。目前橋梁上使用的隔音板、擋風板平均高度都超過了 2米,最高有2. 3米,因此現有的桁架式橋梁檢測車在隔音板、擋風板高度超過2. 1米的地方無法使用。現有技術中,翻轉油缸在翻轉架轉動過程中處于受拉狀態,即翻轉油缸需產生拉力才能維持翻轉架的工作狀態,受拉的工作狀態導致翻轉油缸必須使用有桿腔工作方式, 在該工作方式會由于油缸受力面積小,必須選用大缸徑的油缸才能產生較大的拉力。大缸徑的油缸具有體積大、重量大、制造成本高的缺點,這些缺點造成整車的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受拉的油缸在長期工作中極易出現活塞桿拔出的油缸脫落現象,因此該檢測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較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主臂懸空端高度高的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翻轉機構至少包括主臂、 翻轉油缸、翻轉架,所述主臂呈L形,其一端用于與車體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銷軸與翻轉油缸、翻轉架活動連接,所述翻轉油缸與翻轉架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所述翻轉架與主臂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架的中部,所述翻轉架與翻轉油缸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架的一端,所述翻轉架與翻轉油缸的鉸接點到主臂底部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翻轉架與主臂的鉸接點到主臂底部的垂直距離。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使得翻轉架與主臂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架與翻轉油缸的鉸接點的下方,相比以往技術,翻轉架相對于主臂連接車身的該端的高度降低。因此,在原有范圍內可通過增加主臂用于連接車身該端的高度來增加主臂的懸空端高度。在翻轉架轉動過程中翻轉油缸處于受壓狀態,即翻轉油缸需產生推力才能維持翻轉架的工作狀態,即使在翻轉架翻轉動作結束時油缸仍處于受壓的狀態。受壓的工作方式使得翻轉油缸必須處于無桿腔工作方式,由于油缸的無桿腔工作方式時受力面積大,因此可以選用小缸徑的油缸就能產生較大的推力。這樣的油缸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制造成本低的優點,這些優點使得翻轉機構的結構得到簡化,還降低了翻轉機構的生產成本;受壓工作的油缸不會出現油缸脫落的事故,因此該實用新型的翻轉油缸在工作中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大大提升了翻轉機構的工作性能。輕重量的翻轉油缸還有利于增加整車的傾覆穩定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翻轉架與翻轉油缸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油缸的活動端。翻轉油缸的活動端就是活塞桿進出油缸的該端,鉸接點位于此處可以使翻轉機構具有平穩、 順暢的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工作安全性和穩定性高,作業適應強的優點。結構優化后的翻轉機構跨越高度大大提高,使用范圍更廣,主臂的跨越高度可滿足目前使用的最高要求。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具體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該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包括了主臂1、翻轉油缸2和翻轉架 3。主臂1外形呈L形,一端長度較短、一端長度較長。主臂1長度短的該端用于與檢測車的車身固定連接,在長度長的該端連接了翻轉油缸2和翻轉架3。翻轉架3為矩形結構,在其中部位置設置有對稱的三角形的連接部位4,翻轉架3在該連接部位4的頂端通過銷軸活動連接在主臂1上;在翻轉架3的一端通過銷軸與翻轉油缸2的活塞桿活動連接,該翻轉油缸2為無桿腔工作方式,翻轉油缸2的活動端即油缸與活塞桿連接的該端設有連接片5,翻轉油缸2在連接片5處通過銷軸活動連接在主臂1上。用于連接翻轉油缸2和翻轉架3的銷軸的中心線到主臂1底部即用于與車身連接的該端的垂直距離H3,大于用于連接主臂1和翻轉架3的銷軸的中心線到主臂1底部即用于與車身連接的該端的垂直距離H4。因此翻轉架3與翻轉油缸2的鉸接點到主臂1底部的垂直距離H3大于翻轉架3與主臂1的鉸接點到主臂1底部的垂直距離H4。該結構相對以往的翻轉機構的結構,翻轉架3與主臂1之間的結構更為緊湊,即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減少,因此主臂1的懸空端到主臂1底部的垂直距離H5可以增加,相比以往技術中的主臂ι的懸空端相對于主臂1底部的垂直距離H2,垂直距離H5遠大于垂直距離H2,這樣在該翻轉機構的最大高度Hl不變的情況下整個翻轉機構的跨越高度得到提高, 則提升了該桁架式橋梁檢測車作業適應性。
權利要求1.一種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該翻轉機構至少包括主臂(1)、翻轉油缸O)、 翻轉架(3),所述主臂(1)呈L形,其一端用于與車體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銷軸與翻轉油缸 O)、翻轉架C3)活動連接,所述翻轉油缸( 與翻轉架( 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架(3)與主臂(1)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架(3)的中部,所述翻轉架(3)與翻轉油缸O)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架(3)的一端,所述翻轉架(3)與翻轉油缸O)的鉸接點到主臂(1)底部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翻轉架(3)與主臂(1)的鉸接點到主臂(1)底部的垂直距1 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翻轉架(3)與翻轉油缸O)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油缸O)的活動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該翻轉機構至少包括主臂、翻轉油缸、翻轉架,所述主臂呈L形,其一端用于與車體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銷軸與翻轉油缸、翻轉架活動連接,所述翻轉油缸與翻轉架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所述翻轉架與主臂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架的中部,所述翻轉架與翻轉油缸的鉸接點位于翻轉架的一端,所述翻轉架與翻轉油缸的鉸接點到主臂底部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翻轉架與主臂的鉸接點到主臂底部的垂直距離。桁架式橋梁檢測車的翻轉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工作安全性和穩定性高,作業適應強的優點。結構優化后的翻轉機構跨越高度大大提高,使用范圍更廣,主臂的跨越高度可滿足目前使用的最高要求。
文檔編號E01D19/10GK202055170SQ20112016610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3日
發明者孫菽華, 朱燁俊, 沈建明 申請人:杭州專用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