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

文檔序號:2267012閱讀:5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方法,特別是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本項技術可應用于有粘結、無粘結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張拉施工中,能夠有效控制混凝土徐變、降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撓度變形、減少預應力損失。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預應力梁施工是當混凝土強度達到90%以上時張拉預應力筋,此種張拉方式的預應力結構,在長期使用中,由于徐變的存在致使預應力鋼筋損失和撓度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提供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該方法通過早期張拉和強度滿足后再次張拉的新型施工方法,,能夠有效控制混凝土徐變、降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撓度變形、減少預應力損失。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用于有粘結預應力或無粘結預應力的張拉施工,步驟如下I)將澆注成型的混凝土結構標準養護3-7天,進行早齡期混凝土預應力部分張拉,其張拉應力為張拉控制應力設計值的20-50% ;2)將上述部分張拉的混凝土結構繼續標準養護至混凝土強度達標后繼續張拉到張拉控制應力設計值;3)對于有粘結預應力進行灌漿操作,對于無粘結預應力進行錨頭封口操作。所述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包括民建或橋梁中的預應力矩形梁、預應力T型梁、預應力箱型梁及預應力樓面板。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提出了預應力混凝土自然養護3-7天早齡期階段部分張拉與強度達標后繼續張拉到設計值的新型張拉方法,能夠有效控制混凝土徐變、降低梁的撓度變形、減少預應力損失,節省大量的后期維護費用。


圖I為本施工方法預應力梁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施工方法預應力梁側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混凝土矩形梁 2.預應力孔道 3.預應力筋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該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矩形梁,如圖1、2所示,預應力混凝土矩形梁I截面為600mmX900mm、梁長3m,矩形梁底部設置三個預應力孔道2,每個孔道內穿入五束15. 2型的預應力筋3,設計張拉控制值為50t, 采用有粘結預應力法,具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澆注成型的混凝土矩形梁標準養護5天,每個孔道分別進行早齡期混凝土預應力部分張拉,其張拉應力為張拉控制應力設計值的40%,即20t ;2)將上述部分張拉的混凝土矩形梁繼續標準養護15天至混凝土強度達標后繼續張拉到張拉控制應力設計值,即50t3)對預應力孔道進行灌漿操作。采取新型張拉方式,可以有效減少預應力筋的預應力損失,比起一次性張拉的預應力矩形梁,5天張拉的梁預應力損失可以減少6%,七天張拉的可以減少5. 6% ;采取新型的張拉方式,可以降低矩形梁中撓曲變形的40% ;采用新型張拉方式明顯會比一次張拉減少混凝土的徐變,5天張拉矩形梁的增加率僅為15%。采用新型張拉方式可以降低上下緣的應變差,比一次性張拉的梁曲率小,可以適當降低預拱度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用于有粘結預應力或無粘結預應力的張拉施工,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1)將澆注成型的混凝土結構標準養護3-7天,進行早齡期混凝土預應力部分張拉,其張拉應力為張拉控制應力設計值的20-50% ;2)將上述部分張拉的混凝土結構繼續標準養護至混凝土強度達標后繼續張拉到張拉控制應力設計值;3)對于有粘結預應力進行灌漿操作,對于無粘結預應力進行錨頭封口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包括民建或橋梁中的預應力矩形梁、預應力T型梁、預應力箱型梁及預應力樓面板。
全文摘要
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新型張拉施工方法,用于有粘結預應力或無粘結預應力的張拉施工,步驟如下1)將澆注成型的混凝土結構標準養護3-7天,進行早齡期混凝土預應力部分張拉,其張拉應力為張拉控制應力設計值的20-50%;2)然后繼續標準養護至混凝土強度達標后繼續張拉到張拉控制應力設計值;3)對于有粘結預應力進行灌漿操作,對于無粘結預應力進行錨頭封口操作。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早齡期階段部分張拉與強度達標后繼續張拉到設計值的新型張拉方法,能夠有效控制混凝土徐變、降低梁的撓度變形、減少預應力損失,節省后期維護費用,適用于民建或橋梁中的預應力矩形梁、預應力T型梁、預應力箱型梁及預應力樓面板。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2587675SQ2012100943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明者丁紅巖, 張浦陽 申請人:天津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