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支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
背景技術:
在橋梁工程建設中使用的支座包括板式支座、球型支座、盆式支座等,球型支座的結構包括上座板、中間球冠板和下座板,上座板和中間球冠板間設置有平面摩擦副,中間球冠板和下座板間設置有球面摩擦副,上座板和下座板間設置有側面摩擦副。安裝時,球型支座直接固定在支撐墊石和梁底。在正常使用時,普通球型支座能滿足橋梁的運行要求,但是在大風、地震等突發情況下,普通球型支座就無法滿足保護橋梁的要求,會將地震能量從墩臺傳遞到梁體,致使橋梁受損、結構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能將梁體與墩臺隔離開,使大部分地震能量無法從墩臺傳遞到梁體的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上座板、中間球冠板和下座板,上座板和中間球冠板間設置有平面摩擦副,中間球冠板和下座板間設置有上球面摩擦副,上座板和下座板間設置有側面摩擦副,所述下座板的下面設置有底座,下座板的底面為凸球面或凸柱面,底座的頂面為與凸球面或凸柱面相匹配的凹球面或凹柱面,與下座板相匹配的限位鋼環或限位鋼板通過剪力螺栓與底座相固定,下座板和底座之間設置有下球面摩擦副或柱面摩擦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在橋梁正常運行時,剪力螺栓固定的限位鋼環或限位鋼板使下座板限位,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與普通球型支座功能完全一樣。地震來臨時,當橋梁所承受的水平力大于剪力螺栓剪斷力時,剪力螺栓剪斷,限位鋼環或限位鋼板等限位裝置打開,下座板在底座內滑動,梁體與墩臺隔離開,使大部分地震能量無法從墩臺傳遞到梁體。摩擦擺減隔球型支座隔震消能原理是利用圓弧面或圓柱面的設計延長結構的振動周期,以大幅度減少結構因地震作用而引起的放大效應,并且下座板與底座通過圓弧面或圓柱面之間的摩擦來達到消耗地震能量,減少地震能量的輸入,從而保護梁體。地震過后,下座板與底座的圓弧面或圓柱面具有自動復位功能。
圖I為本實用新型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包括上座板I、中間球冠板2和下座板3,上座板I和中間球冠板2間設置有平面摩擦副4,中間球冠板2和下座板3間設置有上球面摩擦副5,上座板I和下座板3間設置有側面摩擦副6,下座板3的下面設置有底座7,下座板3的底面為凸球面,底座7的頂面為與凸球面相匹配的凹球面,與下座板3相匹配的限位鋼環或限位鋼板8通過剪力螺栓9與底座7相固定,下座板3和底座7之間設置有下球面摩擦副或柱面摩擦副10。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在橋梁正常運行時,剪力螺栓9固定的限位鋼環或限位鋼板8使下座板3限位,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與普通球型支座功能完全一樣。地震來臨時,當橋梁所承受的水平力大于剪力螺栓9剪斷力時,剪力螺栓9剪斷,限位鋼環或限位鋼板8等限位裝置打開,下座板3在底座7內滑動,梁體與墩臺隔離開,使大部分地震能量無法從墩臺傳遞到梁體。摩擦擺減隔球型支座隔震消能原理是利用圓弧面或圓柱面的設計延長結構的振動周期,以大幅度減少結構因地震作用而引起的放大效應,并且下座板與底座通過圓弧面或圓柱面之間的摩擦來達到消耗地震能量,減少地震能量的輸入,從而保護梁體。地震過后,下座板3與底座7的圓弧面或圓柱面具有自動復位功能。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不僅限于上述結構,但不管何種形式,只要是下座板的下面設置有底座,下座板與底座為圓弧面或圓柱面接觸的結構,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包括上座板、中間球冠板和下座板,上座板和中間球冠板間設置有平面摩擦副,中間球冠板和下座板間設置有上球面摩擦副,上座板和下座板間設置有側面摩擦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板的下面設置有底座,下座板的底面為凸球面或凸柱面,底座的頂面為與凸球面或凸柱面相匹配的凹球面或凹柱面,與下座板相匹配的限位鋼環或限位鋼板通過剪カ螺栓與底座相固定,下座板和底座之間設置有下球面摩擦副或柱面摩擦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支座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上座板、中間球冠板和下座板,上座板和中間球冠板間設置有平面摩擦副,中間球冠板和下座板間設置有上球面摩擦副,上座板和下座板間設置有側面摩擦副,所述下座板的下面設置有底座,下座板的底面為凸球面或凸柱面,底座的頂面為與凸球面或凸柱面相匹配的凹球面或凹柱面,與下座板相匹配的限位鋼環或限位鋼板通過剪力螺栓與底座相固定,下座板和底座之間設置有下球面摩擦副或柱面摩擦副。該摩擦擺減隔震球型支座在地震來臨時,剪力螺栓剪斷,限位裝置打開,下座板在底座內滑動,梁體與墩臺隔離開,從而保護梁體,震后能自動復位。
文檔編號E01D19/04GK202530371SQ2012201425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8日
發明者彭克勤, 李金亮, 王希慧, 高建華, 魏春晶 申請人:衡水寶力工程橡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