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頂升支撐體系,特別涉及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滿足城市橋梁頂升改造的要求,現階段普遍通過在原結構如蓋梁,墩柱頂,布設同步頂升千斤頂進行同步頂升。但是隨著現有城市橋梁陸續進入維修期,大量既有老式橋梁未設置蓋梁或墩柱頂無足夠布頂空間,由此給橋梁頂升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同時既有鋼結構牛腿支撐,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滑移,承載噸位較小等缺陷很難大范圍應用;而鋼抱箍支撐體系不適用于方形、矩形截面墩柱。因此如何實現一種即安全可靠,又經濟適用的頂升支撐體系是城市橋梁頂升改造的迫切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適用于墩柱是圓形、方形或異形等情況,此系統即安全可靠,又經濟適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滑移而導致承載噸位較小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包括墩柱和蓋梁,所述蓋梁澆筑在所述墩柱的上部外周,還包括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所述內加勁鋼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墩柱的外側,所述外加勁鋼板設置在所述蓋梁的外側;還包括若干精軋螺紋鋼,若干精軋螺紋鋼連接所述墩柱、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較佳地,所述內加勁鋼板的形狀與所述墩柱的形狀相同。較佳地,所述內加勁鋼板為環形鋼板,所述環形鋼板由若干分塊焊接而成,每一分塊背面設置若干吊裝環和若干安裝螺栓孔。較佳地,所述外加勁鋼板的形狀與所述蓋梁的形狀相同。較佳地,所述外加勁鋼板包括若干側板和若干底板,若干側板焊接形成一封閉環,若干底板焊接在側板的底部。較佳地,所述外加勁鋼板包括四個側板和兩個底板,四個側板焊接形成一封閉環,兩個底板焊接在兩對應側板的底部。較佳地,還包括若干加勁連接板,所述加勁連接板設置在所述蓋梁的內部,所述加勁連接板連接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較佳地,所述蓋梁包括若干縱向鋼筋、若干箍筋和混凝土,所述箍筋與縱向鋼筋交叉綁扎在所述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之間,所述混凝土澆注在綁扎好的縱向鋼筋和箍筋上。較佳地,所述混凝土為自流平混凝土。較佳地,還包括若干植入鋼筋,植入鋼筋位于所述墩柱和蓋梁的連接處,并預先植入在所述墩柱內,所述植入鋼筋的一端種植在所述墩柱內,另一端位于蓋梁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存在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蓋梁縱向受力主筋采用精軋螺紋鋼并外包鋼板,精軋螺紋鋼預先植入墩柱上,并安裝外加勁鋼板,進行澆注,蓋梁澆筑完成后,并養護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精軋螺紋鋼,使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達到預定的承載力。預應力蓋梁所承受的上部頂升荷載通過與蓋梁本身及精軋螺紋鋼的彎、剪受力平衡實現。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墩柱是圓形、方形或異形等情況,此系統即安全可靠,又經濟適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滑移而導致承載噸位較小的技術問題。其中,內加勁鋼板可用于保護墩柱表面,增強蓋梁與墩柱的整體性;外加勁鋼板可作為蓋梁的外模板,方便施工,且有利于蓋梁整體受力。精軋螺紋鋼的個數可根據上部頂升荷載的大小計算確定,可滿足大噸位頂升荷載的需要。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外加勁鋼板的構造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剖視圖A-A;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剖視圖B-B;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剖視圖C-C。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蓋梁內部的精軋螺紋鋼的布置正面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剖視圖D-D;圖9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剖視圖E-E;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剖視圖F-F;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蓋梁內部的鋼筋構造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的剖視圖G-G。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包括墩柱和蓋梁,蓋梁澆筑在墩柱的上部外周。還包括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內加勁鋼板固定連接在墩柱的外側,外加勁鋼板設置在蓋梁的外側;還包括若干精軋螺紋鋼,若干精軋螺紋鋼連接墩柱、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保證蓋梁的剛度,蓋梁內還包括若干加勁連接板,加勁連接板設置在蓋梁的內部,用于連接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本實用新型對加勁連接板的個數和形狀不做具體限制。在本實用新型中,內加勁鋼板的形狀與墩柱的形狀相同,外加勁鋼板的形狀與蓋梁的形狀相同。本實用新型對墩柱和蓋梁的形狀不做具體限制,因此,亦對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的形狀不做限制。在本實用新型中,內加勁鋼板可用于保護墩柱表面,增強蓋梁與墩柱的整體性;外加勁鋼板可作為蓋梁的外模板,方便施工,且有利于蓋梁整體受力。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在墩柱上鉆孔并將精軋螺紋鋼植入到墩柱上,精軋螺紋鋼是貫穿于墩柱的。本實用新型對精軋螺紋鋼的個數和尺寸不加以限制,可根據上部頂升荷載的大小計算確定,可滿足大噸位頂升荷載的需要。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詳細描述。請參考圖I、圖2和圖3,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5的預應力蓋梁2反力平臺系統,包括墩柱I和蓋梁2,蓋梁2澆筑在墩柱I的上部外周。還包括內加勁鋼板4和外加勁鋼板5,內加勁鋼板4固定連接在墩柱I的外側,外加勁鋼板5設置在蓋梁2的外側,在內加勁鋼板4和外加勁鋼板5之間,還設置若干加勁連接板6,加勁連接板6用于連接內加勁鋼板4和外加勁鋼板5 ;還包括若干精軋螺紋鋼3,若干精軋螺紋鋼3連接墩柱I、內加勁鋼板4和外加勁鋼板5。請參考圖3至圖6在本實用新型中,外加勁鋼板5的形狀與蓋梁2的形狀相同。外加勁鋼板5可作為蓋梁2的外模板,外加勁鋼板5承受蓋梁2的重量,并方便施工,且有利于蓋梁2整體受力。在本實用新型中,外加勁鋼板5包括若干側板和若干底板,若干側板焊接形成一封閉環,若干底板焊接在側板的底部。在本實用新型對蓋梁2的形狀不做限制,因此,對側板和底板的個數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外加勁鋼板5包括四個側板和兩個底板,四個側板焊接形成一封閉環,兩個底板焊接在兩對應側板的底部。在使用時,現場將四個側板和兩個底板拼裝焊接。在本實用新型中,內加勁鋼板4的形狀與墩柱I的形狀相同,并且,內加勁鋼板4為環形鋼板。在本實施例中,墩柱I為圓柱型,因此,內加勁鋼板4為圓環形鋼板。在本實用新型中,環形鋼板由若干分塊焊接而成,每一分塊背面設置若干吊裝環和若干安裝螺栓孔。本實用新型對分塊的個數以及吊裝環和安裝螺栓孔的個數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在每塊分塊的背面,留設二個吊裝環和四個安裝螺栓孔,用手動葫蘆將分塊提升至安裝位置,用預埋螺栓臨時固定,待三塊分塊全部安裝就位后,再焊接成一整體。在本實用新型中,蓋梁2內還設置若干加勁連接板6,用于連接內加勁鋼板4和外加勁鋼板5,本實用新型中對加勁連接板6個數和形狀均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蓋梁2內包括4個加勁連接板6,每兩個加勁連接板6為一組共分成兩組,且每一組的兩個加勁連接板6具有一定距離,但此距離小于墩柱I的直徑,這兩組加勁連接板6對稱設置,且加勁連接板6為平板狀。請參考圖7至圖10,在本實用新型中,若干精軋螺紋鋼3是預先種植在墩柱I上的。本實用新型對精軋螺紋鋼3的長度和直徑不做限制,為了增加橋梁的承載噸位和安全性,在本實施例中,精軋螺紋鋼3貫穿于墩柱I和蓋梁2,即貫穿于墩柱I、內加勁鋼板4和外加勁鋼板5。在本實施例中,若干精軋螺紋鋼3形成若干層,每一層包括若干個精軋螺紋鋼3。本實用新型對精軋螺紋鋼3的個數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若干精軋螺紋鋼3分成兩層,每層設置三個精軋螺紋鋼3。在本實施例中,蓋梁2的兩側還對精軋螺紋鋼3進行封錨。請參考圖11和圖12,在本實用新型中,墩柱I的上部外側,還包括若干植入鋼筋11,若干植入鋼筋11是預先種植在墩柱I內的。此些植入鋼筋11 一端是植入到墩柱I內的,另一端位于蓋梁2內。在本實施例中,此些植入鋼筋11是垂直于墩柱I的中心線的,優選的,此些植入鋼筋11是沿墩柱I的徑向種植的。在本實用新型中,種植精軋螺紋鋼3和植入鋼筋11都是在安裝好內加緊鋼板之后進行的。
土,箍筋22與縱向鋼筋21交叉綁扎在內加勁鋼板4和外加勁鋼板5之間,混凝土澆注在綁扎好的縱向鋼筋21和箍筋22上而形成蓋梁2。本實用新型對箍筋22與縱向鋼筋21如何綁扎不做具體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若干縱向鋼筋21縱向分布在墩柱I的外周,箍筋22垂直于縱向鋼筋21。本實用新型對縱向鋼筋21和箍筋22的個數不做限制,可根據上部頂升荷載的大小調整縱向鋼筋21與箍筋22根數及蓋梁2尺寸,以達到滿足頂升荷載需求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混凝土為自流平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具有高強流動性好的特點,可適用于施工條件差,工期短的要求。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工藝為第一步,外加勁鋼板加工。即將側板和底板進行現場拼裝焊接。第二步,安裝內加勁鋼板。用手動葫蘆將分塊提升至安裝位置,用預埋螺栓臨時固定,待三塊分塊全部安裝就位后,再焊接成一整體,然后通過植筋方式將內加勁鋼板固定在墩柱上部。第三步,種植植入鋼筋。在墩柱上種植植入鋼筋和鉆孔之前,需要首先安裝圓環形鋼板的目的,是降低由于種筋及鉆孔對墩柱混凝土的影響。安裝后后灌環氧樹脂,加強內加勁鋼板與墩柱的整體性,保證外加勁鋼板可作為蓋梁的模板。第四步,種植精軋螺紋鋼。首先,在墩柱的上部鉆若干孔,然后種植若干精軋螺紋鋼。在本實用新型中,植入鋼筋的長度小于精軋螺紋鋼,并且,植入鋼筋無需貫穿墩柱至蓋梁外,而精軋螺紋鋼需要貫穿墩柱至蓋梁外。鉆孔前應掌握橋墩受力主鋼筋和結構鋼筋的分布情況,并精確放出需種植精軋螺紋鋼的具體位置,并盡量與受力主鋼筋、結構鋼筋錯開布置,確保鉆孔不會損傷橋墩主筋。第五步,對縱向鋼筋和箍筋進行綁扎。其中,同一斷面內,鋼筋接頭數不能超過50%的鋼筋數;部分鋼筋在預應力錨具處只能切斷的,應采取相應措施將切斷的鋼筋補足;在蓋梁頂部千斤頂位置處應按要求埋設鋼筋網片,以增大接觸面剛度,同時預埋鋼板應鉆適當數目、孔徑不大的排氣孔。第六步,安裝外加勁鋼板。第七步,自流平混凝土澆筑。向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之間澆注自流平混凝土而形成蓋梁。第八步,養護。蓋梁澆筑完成后,并養護達到設計強度。第九步,預應力張拉及壓漿。管道預應力管道的位置必須正確,且應預留透氣孔。錨墊板與波紋管必須垂直。:預應力張拉以張拉力與引伸量雙控,其中以張拉力為主,引伸量為輔,引伸量不應超過±6%。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100%時方可張拉預應力。預應力筋在張拉控制應力達到穩定后方可錨固,錨固時回縮量不得大于3mm。張拉后用C50混凝土封錨。 壓漿時應注意壓漿前用清水將孔道清洗干凈,再開始壓漿。對孔道內的油污等,可采用對預應力筋和管道無腐蝕作用的中性洗滌液或皂液,用水稀釋后進行沖洗。壓漿順序先灌下孔道,后灌上孔道,并應將一處集中的孔道一次灌完,以免孔道串聯而將管道堵塞;如集中孔道無法一次灌完時,應將相臨未灌孔道用壓力水沖洗,使灌漿時暢通無阻。水泥漿強度不低于C40。水泥漿由灌漿孔壓入,再由出氣孔排出。壓漿必須密實壓漿過程應連續進行不得有間斷。最后,封錨。預應力筋張拉壓漿完成且達到設計強度后,用砂輪切割機切割外露預應力筋,夕卜露長度不小于30mm,同時用與蓋梁等強度的砼封端頭保護。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申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本申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包括墩柱和蓋梁,所述蓋梁澆筑在所述墩柱的上部外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所述內加勁鋼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墩柱的外側,所述外加勁鋼板設置在所述蓋梁的外側;還包括若干精軋螺紋鋼,若干精軋螺紋鋼連接所述墩柱、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加勁鋼板的形狀與所述墩柱的形狀相同。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加勁鋼板為環形鋼板,所述環形鋼板由若干分塊焊接而成,每一分塊背面設置若干吊裝環和若干安裝螺栓孔。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勁鋼板的形狀與所述蓋梁的形狀相同。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勁鋼板包括若干側板和若干底板,若干側板焊接形成一封閉環,若干底板焊接在側板的底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勁鋼板包括四個側板和兩個底板,四個側板焊接形成一封閉環,兩個底板焊接在兩對應側板的底部。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若干加勁連接板,所述加勁連接板設置在所述蓋梁的內部,所述加勁連接板連接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梁包括若干縱向鋼筋、若干箍筋和混凝土,所述箍筋與縱向鋼筋交叉綁扎在所述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之間,所述混凝土澆注在綁扎好的縱向鋼筋和箍筋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為自流平混凝土。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若干植入鋼筋,植入鋼筋位于所述墩柱和蓋梁的連接處,并預先植入在所述墩柱內,所述植入鋼筋的一端種植在所述墩柱內,另一端位于蓋梁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含內、外加勁鋼板的預應力蓋梁反力平臺系統,包括墩柱和蓋梁,蓋梁澆筑在墩柱的上部外周,還包括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內加勁鋼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墩柱的外側,外加勁鋼板設置在蓋梁的外側;還包括若干精軋螺紋鋼,若干精軋螺紋鋼連接墩柱、內加勁鋼板和外加勁鋼板。本系統適用于墩柱是圓形、方形或異形等情況,此系統既安全可靠,又經濟適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滑移而導致承載噸位較小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E01D19/02GK202595636SQ20122017011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陳歷耿, 吳毅彬 申請人:上海穎川加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