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撞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防護設施,特別是一種防撞墊。
背景技術:
在高速公路分流處,如在汽車進入服務區、收費站前的匝道處時,由于車速過快、司機反應慢,車輛沒有行使在正確的道路上,而是撞向匝道的三角端,導致護欄穿入車體傷及車輛乘員。現在高速公路上普遍采用沙桶做簡單的防護,其缺點是沙桶防護能力不足,而且對于撞向沙桶側面的車輛沒有導向,致使車輛沖破沙桶,騎跨護欄。另外,高速公路上還使用一些防撞墊,通過擠壓使鋼材變形以達到吸能目的,但這類防撞墊對鋼材的使用量很大, 成本高。國外一些防撞墊采用大型吹塑件做吸能件,其成本高且抗老化性差,容易喪失吸能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交通分流區使用的防護設施缺乏防撞能力、無導向性、成本高、抗老化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加安全可靠的可導向防撞墊。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的防撞墊,包括吸能組件,所述吸能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吸能單元;所述每個吸能單元包括相鄰的兩個限位框架,所述兩個限位框架之間設有至少一根吸能管,所述每根吸能管包括一根刀具軸和一根鋼管,所述刀具軸上設有至少一條刀刃,所述鋼管一端的端口設有與所述刀刃數目相同且與刀刃寬度相配的卡口,所述刀刃卡在鋼管的卡口上。采用上述結構,發生碰撞時,緩沖管的刀刃將鋼管破開,通過該破開力的反作用力使車輛得到有效的緩沖,從而達到吸能和防撞的目的,這種逐級連接的緩沖結構能夠具有更加可靠有效的緩沖效果,保護車輛乘員安全,另外該結構簡單、鋼材用量少、成本低、易于實現。為使描述更加清楚,接下來引出正面碰撞方向失控車輛與防撞墊的一端發生正碰,將這個向防撞墊端部正撞的方向定為正面碰撞方向,防撞墊的該端作為防撞墊的前端。一般來說為保證正面碰撞的吸能效果,正面碰撞方向應與吸能管軸向的方向一致;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刀刃固定在刀具軸的外母線上并徑向向外凸出,且越靠近與鋼管連接端口處的刀刃凸出越小,刀刃采用這種類似箭頭的形狀使產生的沖擊力可以更平穩的破開鋼管。所述每個吸能單元的左右兩個側面可設有導向面,以對側面碰撞產生保護作用。所述導向面包括至少一條沿正面碰撞方向設置且向外側凸起的凸帶面和至少一條沿正面碰撞方向設置且凹向內部吸能單元的凹帶面,所述凸帶面和凹帶面在高度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每條凹帶面上設有至少一條導槽,采用該結構有較好的吸能效果,并可將側面撞上防撞墊的失控車輛引向正確的行駛方向,進一步保護人員和車輛安全。[0011]在所述導向面凹帶面上設有2至6個沿正面碰撞方向直線排布的導槽,通過導槽數量和長寬的設置,可進一步調整導向面的潰縮強度。所述吸能組件朝向正面碰撞方向的一端還安裝有一個緩沖組件,所述緩沖組件里填充有吸能材料,采用該緩沖組件可進一步緩沖吸能,同時將碰撞瞬間的能量進一步分散傳遞給后面的吸能組件。在所述吸能組件的底部可以設有將每個吸能單元依次連接的導軌,所述吸能組件還包括導軌,所述各限位框架固定在導軌上,通過導軌將各吸能單元連接起來。采用上述結構的防撞墊,在發生正面碰撞時通過導軌使各吸能單元保持整體形狀,不易散形,進一步確保緩沖力的釋放可靠有效;在發生側面碰撞時通過導軌對導向面提供支撐力,將側撞的失控車輛盡快導向正確行駛路線,避免車輛騎跨護欄。所述吸能組件可由2個以上吸能單元依次連接組成。可以通過改變這種多級串接的吸能單元的數量來調整防撞墊的緩沖能力,使防撞墊具有較廣的應用范圍。更進一步的優選由4-8個吸能單元依次連接組成。每個吸能單元的兩個限位框架之間設有4至6根吸能管。通過調整吸能管的數量也能夠進一步調整緩沖能力,優選設置4至6根。每根刀具軸上可設有3至6條刀刃。通過調整刀刃的數量也能夠進一步調整防撞墊的緩沖能力,優選設置3至6條。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單個吸能單元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緩沖組件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底部導軌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吸能管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刀具軸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鋼管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導向面的正視圖和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由附圖1-8所示的防撞墊,包括緩沖組件I、吸能組件2、導向面3、支撐組件4、導軌5、吸能單元6、限位框架7、吸能管8、刀具軸9、刀刃10、鋼管11、卡口 12、導槽13、凸帶面14、凹帶面15。為使描述更加清楚,這里引入正面碰撞方向并作解釋如下,失控車輛與防撞墊的一端發生正碰,將這個向防撞墊正撞的方向定為正面碰撞方向,防撞墊的該端作為防撞墊的前端,一般來說正面碰撞方向應與吸能管軸向方向一致,參見圖I中箭頭的指向方向;所述緩沖組件I安裝在吸能組件2的與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一端,如圖3所示,也就是吸能組件的前端,為進一步分散撞擊力,緩沖組件的前部優選設置為圓弧形,里面放入吸能材料,如空心橡膠、空心薄板結構。吸能組件2由六個吸能單元6依次連接組成,每個吸能單元6的結構如圖2所示,由于有多個吸能單元依次連接,相鄰兩組吸能單元可以共用其之間的限位框架,兩個相鄰限位框架7之間固定有四根吸能管8,可以使用焊接方式將吸能管與兩端的限位框架固定連接,每根吸能管8由一根刀具軸9和一根鋼管11卡接組成,如圖5所示,鋼管壁厚可以選擇在O. 5毫米至2毫米之間,每根刀具軸9的外母線上沿圓周等間隔設有四條刀刃10,如圖6所示,每條刀刃10呈直角三角形形狀,刀刃10的刃口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刀刃10的一條直角邊固 定在刀具軸外母線且使斜邊刃口指向與之連接的鋼管11,類似于弓箭箭頭的指向,以更好的更平穩的破開鋼管,鋼管11的端口邊沿等圓周間隔開有對應的四個卡口 12,可參見圖7,卡口 12的寬度與刀刃10的寬度對應,使刀具軸9的四個刀刃10卡在鋼管11的四個卡口 12上。如圖1,每個吸能單元6兩邊側面均安裝有導向面3,導向面3可以焊接或用螺栓連接在各個限位框架7上,導向面3可以采用波紋板,安裝時使波紋板在高度方向形成依次排列的向外凸的凸帶面14和凹向吸能組件的凹帶面15,如圖8所示,在每條波浪形凹向吸能組件方向的凹帶面15上沿正面碰撞方向設有四條導槽13,相鄰導槽13間的距離不宜過大,例如可以小于10毫米。采用上述結構可以將側面撞上防撞墊的失控車輛引向正確的行駛方向,導向面也能夠具有較好的吸能效果。導向面3還可以優選由上半部分是有兩條凹帶面15的波紋板和下半部分是有一條凹帶面15的波紋板組成。如圖4所示,吸能組件2的底部可設有前后貫穿的兩根導軌5,每個限位框架7上設有插眼,通過U型卡將穿過的導軌5卡到插眼里,通過導軌5使吸能組件整個結構保持整體形狀穩定。支撐組件4安裝在吸能組件2的另一端即非撞擊的一端,可以在普通鋼板焊接三角加強筋板,其作用是支撐吸能組件2。本實用新型的吸能組件2的緩沖力可以通過改變吸能單元6的數量、吸能管8的數量、刀刃10的數量、以及刀刃的形狀和刃寬進行調整;導向面的緩沖力可以通過調整導槽13的數量進行調整。進一步的,導向面的每條凹帶面上優選設有2至6個沿正面碰撞方向直線排布的導槽;每個吸能單元的兩個限位框架之間優選設有4至6根吸能管;每根刀具軸上優選設有3至6條刀刃;吸能組件優選由2個以上吸能單元依次連接組成,更進一步的優選由4至8個吸能單元組成。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撞墊,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組件(2),所述吸能組件(2)包括至少一個吸能單元(6); 所述每個吸能單元(6)包括兩個限位框架(7),所述兩個限位框架(7)之間設有至少一根吸能管(8),所述每根吸能管(8)包括一根刀具軸(9)和一根鋼管(11),所述刀具軸(9)上設有至少一條刀刃(10),所述鋼管(11) 一端端口設有與所述刀刃數目相同且與刀刃寬度相配的卡口(12),所述刀具軸(9)的刀刃(10)卡接在鋼管(11)的卡口(12)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10)固定在刀具軸(9)的外母線上并沿徑向向外凸出,且越靠近與鋼管(11)連接端口處的刀刃(10)凸出越小。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吸能單元(6)的兩側設有導向面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面(3)包括至少一條沿正面碰撞方向設置且向外側凸起的凸帶面(14)和至少一條沿正面碰撞方向設置且凹向內部吸能單元的凹帶面(15),所述凸帶面(14)和凹帶面(15)在高度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每條凹帶面(15)上設有至少一條導槽(1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帶面(15)上設有2至6個沿正面碰撞方向直線排布的導槽(13)。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組件(2)朝向正面碰撞方向的一端還安裝有一個緩沖組件(I),所述緩沖組件(I)里填充有吸能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組件(2)還包括導軌(5),所述各限位框架(7)固定在導軌(5)上。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任一項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組件(2)由2個以上吸能單元(6)依次連接組成。
9.根據權利要求I至7任一項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單元(6)的兩個限位框架(7)之間設有4至6根吸能管⑶。
10.根據權利要求I至7任一項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每根刀具軸(9)上設有3至6條所述刀刃(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撞墊,包括吸能組件,所述吸能組件由至少一個吸能單元前后依次連接組成;所述每個吸能單元包括相鄰的兩個限位框架,所述兩個限位框架之間設有至少一根吸能管,所述每根吸能管包括一根刀具軸和一根鋼管,所述刀具軸上設有至少一條刀刃,所述鋼管一端端口設有與所述刀刃數目相同且與刀刃寬度相配的卡口,所述刀具軸的刀刃卡接在鋼管的卡口上,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刀刃固定在刀具軸的外母線上并徑向向外凸出,且越靠近與鋼管連接端口處的刀刃凸出越小,本實用新型緩沖力均勻穩定,具備較好防撞能力,對側面撞擊具有導向性,結構簡單、抗老化性強。
文檔編號E01F15/14GK202705964SQ20122029953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明者張紹理, 姚常青, 張 浩, 高水德, 趙磊, 王宏丹, 辛雷, 陳慧, 王益川, 姚日和 申請人:北京深華達交通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張紹理, 高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