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建造設備領域,具體地指是一種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
背景技術:
在大跨鋼箱梁橋建設中,工廠化、大型化、裝配化已經成為主要潮流和發展方向,因此對大跨鋼箱梁安裝常采用整體吊裝的方式進行吊裝作業。鋼箱梁吊裝過程中需要保證鋼箱梁各吊點受力均勻,以及吊索具在吊裝過程可能產生的動力作用下受力均衡。同時,對于吊耳與鋼箱梁之間采用高強螺栓連接的情況,還需盡可能避免吊耳承受剪切力。現有的吊索具系統往往不能實現上述目的,給吊裝作業人員造成了很大困難,因此,設計一種新型的吊索具系統就顯得很有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保證鋼箱梁各吊點受力平均,并可使吊索具在吊裝過程中的動力作用下受力均衡,且能使鋼箱梁上的吊耳避免承受剪切力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包括用于連接鋼箱梁的下層吊索和用于與吊裝工具連接的上層吊索,上層吊索通過自平衡系統與下層吊索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層吊索沿鋼箱梁縱向方向之間設有拉桿系統,自平衡系統和下層吊索之間設有用于支撐自平衡系統的壓桿系統。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上層吊索上端為閉式接頭,下端為開式接頭,上層吊索的上端與吊裝工具的吊鉤連接,上層吊索的下端通過套設在第一銷軸兩端與拉桿系統鉸接。所述的拉桿系統為長度可調的上層拉桿,上層拉桿為相互配合的螺桿套筒結構。所述的第一銷軸上還鉸接連接有用于與自平衡系統連接的連接塊,連接塊上設有多個第二銷軸。所述的自平衡系統包括自平衡吊索和連接滑輪,連接滑輪通過掛板構件與下層吊索鉸接,自平衡吊索上設有平衡滑輪組。所述的自平衡吊索兩端的接頭為冷擠壓接頭,自平衡吊索的上端掛設在第二銷軸上,自平衡吊索的下端套設在連接滑輪上。所述的壓桿系統包括橫向壓桿和縱向壓桿,所述的橫向壓桿沿鋼箱梁橫向方向設置在下層拉索之間,縱向壓桿沿鋼箱梁縱向方向設置在下層拉索之間,橫向壓桿和縱向壓桿分層布置,縱向壓桿固定設置于橫向壓桿上方。所述的橫向壓桿為長度可調的絲桿套筒結構,縱向壓桿為多個壓桿鉸接連接而成。本實用新型主要由三個系統(自平衡系統、拉桿系統和壓桿系統)構成,其優點在于:1、拉桿系統中的長度可調的上層拉桿,可保證上層吊索縱橋向豎直,同時可以適應起吊工具兩個吊鉤之間的不同步起吊導致的高差;2、自平衡系統可實現吊索內索力均衡,且可通過吊索的自動滑移,保證各吊點均衡受力,并可根據吊裝的要求,進行少量的縱傾角度的調整,自平衡系統中的拉板構件可滿足連接滑輪和下層吊索之間的吊裝要求及吊索彎曲折減要求。3、壓桿系統中的橫向壓桿通過調節絲桿套筒結構的長度,可適應不同寬度的鋼箱梁;而具有橫向和縱向約束支撐力的壓桿系統,可將吊索具產生的水平力由吊索具系統內部承擔,避免鋼箱梁中的吊耳承受剪切力,進而可使鋼箱梁避免承受水平荷載。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主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側視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連接塊整體布置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自平衡吊索纏繞方式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壓桿系統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但它們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限定。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所述的吊索具系統對稱設置,主要由三個系統(自平衡系統4、拉桿系統3和壓桿系統5)構成,其中拉桿系統3為為長度可調的上層拉桿3. 4,上層拉桿3. 4為相互配合的螺桿套筒結構,通過旋轉設置在螺桿上的套筒即可調節上層拉桿3. 4的長度,上層拉桿3. 4設置在用于與上層吊索6連接的第一銷軸3. 3之間,上層拉桿3. 4與第一銷軸3. 3鉸接,并與鋼箱梁I縱向方向保持一致,上層吊索6的上端為閉式接頭,下端為開式接頭,上層吊索6的上端與用于連接吊裝工具(如起重船)吊鉤6.1連接,上層吊索6的下端套設在第一銷軸3. 3上。由于上層拉桿3. 4可調節其長度,可保證上層吊索6縱橋向豎直,同時也可適應起吊工具中兩個吊鉤之間的不同步起吊導致的高差;由于索面在橫向傾斜,因此上層拉桿3. 4選用平行鋼絲索,可在一定程度生適應吊鉤由于不同步產生的高度差。第一銷軸3. 3上設有與自平衡系統4連接的連接塊3.1,在連接塊3.1上設有多個第二銷軸3. 2 (如圖3所示)。自平衡系統4包括自平衡吊索4.1和第二銷軸3. 2——對應的連接滑輪4. 2,連接滑輪4. 2通過掛桿構件4. 3與下層吊索2鉸接,下層吊索2用于起吊鋼箱梁I,掛桿構件4. 3可滿足連接滑輪4. 2和下層吊索2之間的吊裝要求及吊索彎曲折減要求。自平衡吊索4.1上設有平衡滑輪組4. 4(自平衡吊索4.1在平衡滑輪組的纏繞形式如圖4所示),自平衡吊索4.1兩端的接頭為冷擠壓接頭,自平衡吊索4.1的上端掛設在第二銷軸3. 2上,自平衡吊索4.1的下端套設在連接滑輪4. 2上。自平衡系統可實現吊索內索力均衡,且可通過吊索的自動滑移,保證各吊點均衡受力,并可根據吊裝的要求,進行少量的縱傾角度的調整。如圖5所示,壓桿系統5包括橫向壓桿5.1和縱向壓桿5. 2,橫向壓桿5.1沿鋼箱梁I橫向方向設置在下層拉索2之間,縱向壓桿5. 2沿鋼箱梁I縱向方向設置在下層拉索2之間,橫向壓桿5.1和縱向壓桿5. 2分層布置,縱向壓桿5. 2固定設置于橫向壓桿5.1上方。橫向壓桿5.1為長度可調的絲桿套筒結構,通過扳手旋轉套設在絲桿上的套筒,完成絲桿套筒的長度調節,調整長度完成后,套管與橫向壓桿5.1通過銷釘連接,可保證橫橋向壓力傳遞可靠,且可適應不同寬度的鋼箱梁I。縱向壓桿5. 2為多個壓桿鉸接連接而成,用以適應自平衡吊索4.1至下層吊索2的鋼絲繩長度不一致或鋼箱梁I在起吊過程中變形可能產生的高度差,保證縱向軸力能有效傳遞。本實用新型中的壓桿系統5具有橫向和縱向約束支撐力,可將吊索具產生的水平力由吊索具系統內部承擔,避免鋼箱梁上的吊耳承受剪切力,進而可使鋼箱梁避免承受水平荷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保證鋼箱梁各吊點受力平均,并可使吊索具在吊裝過程中的動力作用下受力均衡,且能使鋼箱梁上的吊耳避免承受剪切力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
權利要求1.一種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包括用于連接鋼箱梁(I)的下層吊索(2)和用于與吊裝工具連接的上層吊索(6),上層吊索(6)通過自平衡系統(4)與下層吊索(2)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層吊索(6)沿鋼箱梁(I)縱向方向之間設有拉桿系統(3),自平衡系統(4)和下層吊索(2)之間設有用于支撐自平衡系統(4)的壓桿系統(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層吊索(6)上端為閉式接頭,下端為開式接頭,上層吊索(6)的上端與吊裝工具的吊鉤(6.1)連接,上層吊索(6)的下端通過套設在第一銷軸(3. 3)兩端與拉桿系統(3)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桿系統(3)為長度可調的上層拉桿(3. 4),上層拉桿(3. 4)為相互配合的螺桿套筒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銷軸(3.3)上還鉸接連接有用于與自平衡系統(4)連接的連接塊(3.1),連接塊(3.1)上設有多個第二銷軸(3. 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平衡系統(4)包括自平衡吊索(4.1)和連接滑輪(4. 2),連接滑輪(4. 2)通過掛板構件(4. 3)與下層吊索(2 )鉸接,自平衡吊索(4.1)上設有平衡滑輪組(4. 4 )。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平衡吊索(4.1)兩端的接頭為冷擠壓接頭,自平衡吊索(4.1)的上端掛設在第二銷軸(3. 2)上,自平衡吊索(4.1)的下端套設在連接滑輪(4. 4)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桿系統(5)包括橫向壓桿(5.1)和縱向壓桿(5. 2),所述的橫向壓桿(5.1)沿鋼箱梁(I)橫向方向設置在下層拉索(2)之間,縱向壓桿(5. 2)沿鋼箱梁(I)縱向方向設置在下層拉索(2)之間,橫向壓桿(5.1)和縱向壓桿(5. 2)分層布置,縱向壓桿(5. 2)固定設置于橫向壓桿(5.1)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壓桿(5.1)為長度可調的絲桿套筒結構,縱向壓桿(5. 2)為多個壓桿鉸接連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平衡拉壓桿式吊索具系統,包括用于連接鋼箱梁的下層吊索和用于與吊裝工具連接的上層吊索,上層吊索通過自平衡系統與下層吊索連接,所述的上層吊索沿鋼箱梁縱向方向之間設有拉桿系統,自平衡系統和下層吊索之間設有用于支撐自平衡系統的壓桿系統。本實用新型的自平衡系統可實現吊索內索力均衡,且可通過吊索的自動滑移,保證各吊點均衡受力,并可根據吊裝是要要求,進行少量的縱傾角度的調整;拉桿系統中的長度可調的上層拉桿,可保證上層吊索縱橋向豎直,也可適應兩個吊鉤之間的不同步起吊導致的高差;橫向壓桿和縱向壓桿構成的壓桿系統可將吊索具產生的水平力由吊索具系統內部承擔,避免鋼箱梁承受水平荷載。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2865745SQ201220452779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7日
發明者張鴻, 張永濤, 游新鵬, 陳鳴, 田唯, 彭成明, 許磊磊, 朱浩, 李清華, 袁燦, 侯曉勤 申請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