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該橋結構的主體由兩個以上的空心拱涵(4)在河床(7)上依次拼裝而成,并在其上設置路面(2);在每個單獨的空心拱涵(4)中均設有連通橋梁上下游可供流水通過的橋洞;所述空心拱涵(4)與河床(7)之間設有用于該空心拱涵(4)找平的塊石回填層(8)。本實用新型的臨時跨河橋使施工人員和機械及設備能夠安全通過水深為1~2m,水流速度較慢的河流,同時不影響河道過流,該跨河橋結構能夠適應各種河道斷面,且施工方便、快速,投資少,使用完成后拆除簡單且可重復使用,值得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屬于水利水電工程或橋梁工 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水電工程多處于山區峽谷地帶,交通極不便利,一般需要新建進場公路才能到達 壩址處,沿途經常會遇到一些河流或沖溝,它們跨度較大、水流速度慢、水流量較小且水深 較淺,但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無法順利通行,此時若專門修建跨河橋梁通行施工人員或機 械設備,特別浪費時間,水電工程的建設特別注重時效性,節省進場時間為后續工作的開展 贏得寶貴時間尤其重要,為此,在遇到上述情況時,能否比較安全而又順利通過河流或沖溝 非常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可以有效解決工 程進場公路跨越河流或沖溝的問題,且施工快,能夠大大節約工期,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 足。
[0004]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這樣一種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 結構,該橋結構的主體由兩個以上的空心拱涵在河床上依次拼裝而成,并在其上設置路面; 在每個單獨的空心拱涵中均設有連通橋梁上下游可供流水通過的橋洞;該空心拱涵與河床 之間設有用于該空心拱涵找平的塊石回填層。該空心拱涵為鋼筋混凝土預制結構。由于采 用了鋼筋混凝土預制結構的空心拱涵,并通過組裝的方式完成橋的主體,本實用新型的這 種橋結構的施工十分快速,相比常規的現澆橋梁,本實用新型可以極大縮短工期。空心拱 涵形成的橋洞,又不會阻礙流水通過。
[0005] 進一步的,在空心拱涵的橋洞底板設有用于其底部的塊石回填層中的壓力水導出 的排水孔,減小回填層中滲水壓力,避免在塊石回填層與空心拱涵的接觸面容易形成滲透 通道,造成橋結構底部掏空。
[0006] 相鄰的兩個空心拱涵的連接面邊墻上分別設有用于二者拼裝的凸榫和凹槽,相鄰 的兩個空心拱涵上的凸榫和凹槽可相互嵌合。每個空心拱涵上的凸榫或凹槽在一邊邊墻上 至少設有兩個。凸榫或凹槽在邊墻上左右對稱設置,使空心拱涵組裝時更加穩固。
[0007] 該橋結構靠河岸兩側設有用于回填夯實橋兩端部分的碎石土。河岸兩端通常水流 無法淹沒,用碎石土作為回填物,既能保證足夠的承載力,也無需擔心水流對其造成沖蝕。
[0008] 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的施工方法,是按照這樣的步 驟:通過在預制場加工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該空心拱涵為矩形塊體,內部中空結構作為橋 洞供上下游水流通過;空心拱涵通過20?50t起重吊車起吊,由河岸一方向另一方逐漸組 裝進行,或從河岸兩邊相對組裝進行;一個空心拱涵邊墻上的凸榫和另一個空心拱涵邊墻 上的凹槽互相嵌合,這樣依次組裝形成橋結構主體,然后再在組裝形成的主體結構上設置 路面。
[0009] 進行新的空心拱涵起吊組裝前應在前面已經組裝完成的橋面上鋪設30cm厚級配 碎石;然后用挖掘設備對河床進行找平,挖出軟弱土層,河床局部較深地方設置回填回填層 找平,靠河岸兩端用碎石土回填夯實;拆除時,用起重吊車對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進行逐個 起吊拆除即可,同時逐漸回收橋面上鋪設的級配碎石。
[0010] 本實用新型的臨時跨河橋使施工人員和機械及設備能夠安全通過水深為1?2m, 水流速度較慢的河流,同時不影響河道過流,該跨河橋結構能夠適應各種河道斷面,且施 工方便、快速,投資少,使用完成后拆除簡單且可重復使用,值得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
[0012]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圖;
[0013] 圖3為空心拱涵上設置凸榫的結構示意圖;
[0014] 圖4為空心拱涵上設置凹槽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5為設置凸榫的空心拱涵和設置凹槽的空心拱涵的拼裝示意圖。
[0016] 附圖標記說明:1-通行機械設備,2-路面,3-凸榫,4-空心拱涵,5-排水孔,6-碎 石土,7-河床,8-塊石回填層,9-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8]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橋梁是由空心拱涵4拼接組裝形成的主體,并在其 上鋪設路面2,通行機械設備1從路面2上通過。施工時通行機械設備1從已完成的路面 2上經過,向正在施工部分運輸材料。橋梁的設置基本與河流流向(圖中斜箭頭所示)垂 直,使河流的流水從空心拱涵4的橋洞中從上游順利流到下游。結合圖1和圖2,空心拱涵 4底部用塊石回填層8找平,塊石回填層8填充在河床7的低洼處,空心拱涵4的橋洞底板 設有排水孔5,排水孔5與塊石回填層8的頂部相通,避免滲水破壞塊石回填層8及避免滲 水在空心拱涵4的底部與塊石回填層8的頂部之間形成滲透通道。橋的兩端設有碎石土 6 回填,加固了橋梁整體的結構。
[0019] 如圖3、圖4和圖5所示,單個空心拱涵4基本呈矩形斷面的中空塊體,其內的橋洞 通常可為圓形斷面或城門形斷面。在每個空心拱涵4的兩側邊墻(即兩個空心拱涵4組裝 時的連接面)上設有用于組裝的凸榫3或凹槽9,當然,可以一個空心拱涵4的兩側都設有 凸榫3,另一個空心拱涵4的兩側都設有凹槽9,如圖3、4所示,也可以每個空心拱涵4的一 側邊墻設有凸榫3,另一側邊墻設有凹槽9,只要保證空心拱涵4能夠兩兩拼裝起來,形成一 個橋梁的整體。空心拱涵4拼裝完成后,如圖5所示。
[0020]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下:
[0021] 本實用新型臨時跨河橋結構由單個預制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拼裝而成,單個鋼 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高為1. 5?2. 5m,寬(垂直水流方向)為1. 0?1. 8m,長(順水流方 向)為5?7m,邊墻和底板厚(橋洞底至拱涵底的厚度)分別為0. 2?0. 3 m,頂拱最小厚 度為0. 2?0. 3m,為了降低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底板揚壓力,在底板上布置了排水孔5, 排水孔5沿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底板順河流流向布置一排,排水孔5間距1. Om,孔徑2? 3cm ;并在兩相鄰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外墻上、下游分別設置了一組凸榫3和凹槽9,凸榫 3和凹槽9尺寸寬為10cm,厚為5cm。在預制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時,凹槽9尺寸應稍大 于凸榫3的尺寸。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拼裝時,凸榫3和凹槽9相互對應,凸榫3嵌入凹 槽9內,即提高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整體安裝的穩定性,又不影響單個鋼筋混凝土空心拱 涵4的沉降。
[0022] 臨時跨河橋鋼筋混凝土空心拱涵4通過20?50t起重吊車起吊,由一方向另一方 逐漸組裝進行,起吊前應在組裝完成的橋面上鋪設30cm厚級配碎石路面2,以適應單個鋼 筋混凝土空心拱涵的沉降,并起到找平橋面和分散橋面上通行機械設備1荷載的作用,然 后用挖掘設備對河床7進行找平,挖出軟弱土層,河床局部較深地方用塊石回填層8找平, 靠河岸兩側用碎石土 6回填夯實。該臨時跨河橋拆除時,同樣應用起重吊車對鋼筋混凝土 空心拱涵4進行逐個起吊拆除即可,同時逐漸回收橋面上鋪設的級配碎石。
[0023] 當然,以上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凡 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橋結構的主體由兩個以上的空 心拱涵(4)在河床(7)上依次拼裝而成,并在其上設置路面(2);在每個單獨的空心拱涵(4) 中均設有連通橋梁上下游可供流水通過的橋洞;所述空心拱涵(4)與河床(7)之間設有用 于該空心拱涵(4)找平的塊石回填層(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拱涵 (4)為鋼筋混凝土預制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拱 涵(4)的橋洞底板設有用于其底部的塊石回填層(8)中的壓力水導出的排水孔(5)。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空 心拱涵(4)的連接面邊墻上分別設有用于二者拼裝的凸榫(3)和凹槽(9),相鄰的兩個空心 拱涵(4)上的凸榫(3)和凹槽(9)可相互嵌合。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空心拱涵 (4)上的凸榫(3)或凹槽(9)在一邊邊墻上至少設有兩個。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電工程施工臨時跨河橋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橋結構靠河 岸兩側設有用于回填夯實橋兩端部分的碎石土( 6 )。
【文檔編號】E01F5/00GK203904811SQ201420253766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9日
【發明者】張文毅, 王洪軍, 翟張宏, 張慶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