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建筑工程領域的技術,具體是一種復雜載荷鋼板混凝土平臺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大型實用平臺,需要滿足局部承壓、抗沖切、地基承載力等方面要求,且應確保在使用過程中保證表面光滑、平整,不產生大的變形。此外,此類實用平臺上表面多數暴露在外,需要承受冬夏兩季的溫差荷載作用。現有的大型實用平臺多為鋼筋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直接暴露在外,不耐磨損且在較大的沖切荷載下容易出現局部破壞。鋼板混凝土平臺,由于鋼板與混凝土之間連接不夠緊密,無法保證兩者之間共同變形和協同工作,尤其是在較大的溫差荷載下容易出現表面鋼板隆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方法在大面積實際施工時難以保證表面的平整度等缺陷,提出一種復雜載荷鋼板混凝土平臺施工方法,能夠保證表面光滑、平整,不產生大的變形。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鋪設鋼筋籠,在鋼筋籠上焊接定位角鋼和胡子鋼筋,澆筑混凝土至指定標高,形成混泥土基礎層;
2)在定位角鋼上端焊接定位扁鐵后,將條格形預埋龍骨焊接于定位扁鐵;
3)在預埋龍骨的各個條格內注入混凝土并沿條格邊緣放置木條;
4)刮平條格內混凝土,且使得條格中心處的混凝土凸出條格表面,取出木條,形成混凝土面層,鋪設鋪面鋼板;
5)在鋪面鋼板上放置混凝土振搗棒進行振搗,將預埋龍骨和鋪面鋼板通過塞焊連接。
所述的預埋龍骨由工字型鋼焊接而成。
所述的鋼筋籠在定位角鋼處為雙層雙向布置。
所述的混凝土基礎層硬化后進行鑿毛處理。
所述的鋪面鋼板與混凝土相連的表面上設有伸入混凝土面層的栓釘。
所述的栓釘均勻等間距分布,栓釘間距L與混凝土面層厚度H之比小于等于30。
技術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以保證施工完成后的平臺滿足局部承壓、抗沖切、地基承載力等方面要求,且在使用過程中可以保證表面光滑、平整,不產生大的變形,且在較大的溫差荷載下不容易出現表面鋼板隆起。
附圖說明
圖1為復雜載荷鋼板混凝土平臺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木條位置剖視示意圖;
圖4為預埋龍骨俯視圖;
圖5為預埋龍骨立體示意圖;
圖中:1 混凝土基礎層、2 混凝土面層、3 鋪面鋼板、4 栓釘、5 預埋龍骨、6 胡子鋼筋、7 定位扁鐵、8 定位角鋼、9 木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復雜載荷混凝土平臺包括:混凝土基礎層1和混凝土面層2,其中:混凝土面層2設置于混凝土基礎層1之上,混凝土面層2的上表面覆蓋有鋪面鋼板3,混凝土面層2中設有預埋龍骨5,混凝土面層2和混凝土基礎層1之間設有若干胡子鋼筋6,胡子鋼筋6上端設置于混凝土面層2中,其下端設置于混凝土基礎層1中。
所述的預埋龍骨5由工字型鋼焊接而成。
所述的混凝土基礎層1中設有鋼筋籠。
所述的胡子鋼筋6的下端與鋼筋籠相焊接。
所述的混凝土基礎層1中設有用于定位預埋龍骨5的定位角鋼8,定位角鋼8通過定位扁鐵7與預埋龍骨5相連。
所述的鋪面鋼板3與混凝土面層2相連的表面上設有伸入混凝土面層2的栓釘4。
所述的栓釘4均勻等間距分布,栓釘4間距L與混凝土面層2厚度H之比小于等于30。
如圖2所示,所述的復雜載荷混凝土平臺的施工方法包括:
1)鋪設鋼筋籠,在鋼筋籠上焊接定位角鋼8和胡子鋼筋6,澆筑混凝土至指定標高,形成混泥土基礎層。混凝土基礎層1中設置有鋼筋籠,在澆筑混凝土基礎之間將定位角鋼8和胡子鋼筋6通過點焊的方式固定于鋼筋籠上。在定位角鋼8所在位置處的鋼筋籠為雙層雙向布置。
2)在定位角鋼8上端焊接定位扁鐵7后,將條格形預埋龍骨5焊接于定位扁鐵7。在焊接定位扁鐵7之前需要對混凝土基礎層1的表面進行鑿毛處理,以保證混凝土面層2與混凝土基礎層1的粘接。定位扁鐵7為一塊方形鐵板,焊接于定位角鋼8上,用來固定預埋龍骨5。
3)如圖3~4所示,在預埋龍骨5的各個條格內注入混凝土并沿條格邊緣放置木條9。如圖5所示,所述的預埋龍骨5由工字型鋼焊接成條格網狀。在預埋龍骨5固定好之后,充填混凝土,并澆筑混凝土面層2。在混凝土硬化之前,沿各個條格邊緣放置木條9。
4)刮平條格內混凝土,且使得混凝土高度大于預埋龍骨5高度,取出木條9,鋪設鋪面鋼板3。預埋龍骨5的各個條格內部的混凝土刮好后,條格中心的混凝土向外凸出條格,使得中心處混凝土高度大于預埋龍骨5高度,保證鋪面鋼板3中間無大面積氣泡存在。之后,取出木條9,使得條格內形成凹槽。鋪面鋼板3與混凝土面層2相連的表面上設有伸入混凝土面層2的栓釘4,形成的凹槽作為栓釘4的預留空間。
5)在鋪面鋼板3上放置混凝土振搗棒進行振搗,并將預埋龍骨5和鋪面鋼板3通過塞焊連接,以保混凝土面層2澆筑及硬化過程中鋪面鋼板3位置的準確性。待混凝土面層2硬化后,鋪面鋼板3、栓釘4、預埋龍骨5和混凝土即成為一個整體。后期維護,若平臺在使用數年后局部有翹曲現象發生,則可將局部翹曲部分鋼板割開,將應力釋放,然后壓平鋪面鋼板3,將割開處焊接,并打磨光滑即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鋪面鋼板置于混凝土面層之上,平臺表面平整、光滑,耐磨損,整體性好;混凝土面層被鋼板覆蓋,預埋龍骨與栓釘傳遞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剪力和法向拉力,混凝土在被鋪面鋼板約束的同時,反約束于鋼板,提高其平面內抗壓屈性能,使本發明能夠承受較大的局部承壓和沖切荷載;鋪面鋼板與混凝土面層之間通過預埋龍骨和栓釘連接形成整體,使鋼板與混凝土面層共同變形協同工作,從而能夠承受較大的溫差荷載作用,減少表面鋼板隆起;施工精度易于保證,施工質量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