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體育運動跑道領域,具體涉及單組份現場噴涂成型的珠狀網紋跑道面層。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跑道面層材料鋪設于加強層上,一般為采用EPDM顆粒經過膠黏劑包裹后噴涂而成和刮涂一定厚度的聚氨酯涂料后,拋撒EPDM顆粒,利用聚氨酯涂料固定而成。由于EPDM顆粒容易脫落,造成大量的顆粒堆積在跑道面層。因此,為了避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做出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摩擦系數和使用強度的單組份現場噴涂成型的珠狀網紋跑道面層。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單組份現場噴涂成型的珠狀網紋跑道面層,包括上下噴涂而成的第一面層和第二面層,所述第一面層和第二面層分別包括若干層網狀層。
進一步,所述第一面層和第二面層分別包括1-3層網狀層。
進一步,所述網狀層具有左右10度交叉網紋。
進一步,所述第一面層的厚度為0.7mm-0.9mm,所述第二面層的厚度為1.1mm-1.3mm。
進一步,所述第一面層的厚度為0.8mm,所述第二面層的厚度為1.2mm。
進一步,所述第一面層和第二面層為聚氨酯層。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網狀層提高每層的韌性,多層網狀層提高了面層的整體摩擦系數和使用強度,延長了面層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單組份現場噴涂成型的珠狀網紋跑道面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面層;2-第二面層;3-網狀層;4-加強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單組份現場噴涂成型的珠狀網紋跑道面層,包括上下噴涂而成的第一面層1和第二面層2,第一面層1和第二面層2分別包括若干層網狀層3。該網狀層3有利于提高使用強度。
第一面層1和第二面層2分別包括1-3層網狀層3。通過多層網狀層3,有利于提高面層的整體穩定性。
網狀層3具有左右10度交叉網紋。當然,網紋也可以采用縱橫90度交叉或其它角度交叉,每一層網狀層3可以采用不同度數的交叉網紋。
該第一面層1和第二面層2分別鋪設于加強層4上,第一面層1的厚度為0.7mm-0.9mm,第二面層2的厚度為1.1mm-1.3mm。作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第一面層1的厚度為0.8mm,第二面層2的厚度為1.2mm。
第一面層1和第二面層2為聚氨酯層。
第一面層1和第二面層2是一種單組份固化、無溶劑、無顆粒全塑型、直接噴涂在全塑型跑道加強層4面上的聚氨酯跑道面層材料。面層材料采用高強度、高耐候、高韌性的聚脲型聚氨酯材料,材料本身有高觸變的特性,現場經過跑道噴涂設備噴涂后,結成珠狀網紋結構,給跑道材料整體提供最佳的摩擦表面。無顆粒全塑型,解決橡膠顆粒跑道顆粒脫落的缺陷。單組份固化機理,免去了雙組份固化所需要的一些重金屬催化劑。
鋪設方法:首先將全塑型跑道加強層4清掃干凈,然后將第一面層1和第二面層2材料按照指定的比例攪拌均勻,用專用跑道噴涂機將其均勻噴涂在加強層4上,第一遍正向噴涂第二面層2,第二遍反向噴涂第一面層1,每遍固化時間約為6-10小時,整個面層材料厚度約為2mm。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