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但不限于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槽型鋼軌用絕緣軌距調整塊。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掀起了有軌電車建設的新浪潮,各地紛紛上馬有軌電車項目。槽型鋼軌因其獨特的結構特點,使得現代有軌電車在平交道口與其他交通方式共用路權成為可能,同時在綠化地段,槽型鋼軌的使用可大大增加軌道綠化率,讓乘客真正體驗“草上飛”的感覺,提升城市景觀。
然而,因槽型鋼軌在國內近些年才大規模應用,鋼軌扣件幾乎都是在地鐵、國鐵扣件基礎上做簡單修改,并未考慮到槽型鋼軌的自身特點;現有技術中的鋼軌扣件均為地鐵常用60kg/m鋼軌的配套部件,槽型鋼軌在具體安裝作業時,工作人員通常將之前的鋼軌扣件進行安裝,并未進行相應的調整,尺寸之間的未完全貼合,造成了鋼軌在實際使用中的安全隱患。
在長期載荷作用下,軌距調整塊與鋼軌的軌腳、扣件基板彈條座的尺寸吻合性越來越差,三者之間的很難做到有效密貼,進一步加劇了軌距調整塊的工作部位的磨損,影響其使用壽命,也給軌道穩定性帶了不利影響;同時,由于埋入式軌道的自身特點,后期扣件系統的維護需要開挖路面,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槽型鋼軌用絕緣軌距調整塊,能夠有效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能夠實現槽型鋼軌與絕緣軌距調整塊之間的配套安裝,能夠有效提高槽型鋼軌的安裝效率,能夠有效提高軌道的穩定性,能夠有效降低軌道后期維護的頻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槽型鋼軌用絕緣軌距調整塊,所述絕緣軌距調整塊設于軌道軌腳與扣件基板彈條座側面之間,所述絕緣軌距調整塊設有用于壓緊軌道軌腳的壓板、用于緊貼扣件基板彈條座側面的側板;所述壓板的下表面設為壓緊軌道軌腳的傾斜面,所述壓板的上表面設為彈條壓緊的端面,所述側板的底面設為緊貼扣件基板上表面,所述側板靠近壓板的內側面設為頂緊軌道軌腳的豎直面;所述壓板的下表面相對于側板的底面的斜度,設為等于軌道軌腳的傾斜面相對于軌道軌腳的底面的斜度。
上述絕緣軌距調整塊,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壓板的下表面相對于側板的底面的斜度設為1∶10。
上述絕緣軌距調整塊,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壓板的下表面與側板的內側面之間設有過渡圓角。
上述絕緣軌距調整塊,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壓板的下表面與側板的內側面之間的過渡圓角的半徑為3mm-5mm。
上述絕緣軌距調整塊,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側板遠離壓板的外側面設為緊貼彈條座側面。
上述絕緣軌距調整塊,還可具有如下特點;
所述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壓板處于壓緊軌道軌腳的傾斜面的狀態時,所述壓板的上表面設為低于彈條座的上表面。
本申請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術方案,可通過彈條座上安裝的彈條壓緊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壓板上表面,實現軌道的垂向定位;可通過彈條座側面支撐限位壓緊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側板的外側面,實現軌道的水平定位;可通過壓板的下表面相對于側板的底面的斜度等于軌道軌腳的傾斜面相對于軌道軌腳的底面的斜度,實現壓板的下表面與軌道軌腳的傾斜面之間的完全貼合操作;可通過上述壓板的下表面斜度的優化設置,以及壓板的下表面與側板之間過渡圓角的優化設置,實現絕緣軌距調整塊與軌腳之間的完全貼合,能夠有效保證整體安裝后的穩定性;可通過壓板的上表面低于彈條座的上表面,能夠防止使用過程中絕緣軌距調整塊發生翻轉現象,能夠進一步提高整體安裝后的穩定性。
本申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而了解。本申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申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并不構成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絕緣軌距調整塊的應用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絕緣軌距調整塊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扣件基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結合圖1、圖2、圖3、圖4所示,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槽型鋼軌用絕緣軌距調整塊,絕緣軌距調整塊1設于軌道軌腳與扣件基板彈條座側面之間,絕緣軌距調整塊1設有用于壓緊軌道軌腳的壓板、用于緊貼扣件基板彈條座側面的側板;其中,壓板的下表面1-1設為壓緊軌道軌腳的傾斜面,壓板的上表面設為彈條壓緊的端面,側板的底面1-4設為緊貼扣件基板上表面,側板靠近壓板的內側面1-2 設為頂緊軌道軌腳的豎直面,側板遠離壓板的外側面1-3設為緊貼彈條座側面;壓板的下表面1-1相對于側板的底面1-4的斜度,設為等于軌道軌腳的傾斜面相對于軌道軌腳的底面的斜度。
具體操作中,通過彈條座上安裝的彈條壓緊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壓板上表面,即可實現軌道的垂向定位;通過彈條座側面支撐限位壓緊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側板的外側面,即可實現軌道的水平定位;通過壓板的下表面相對于側板的底面的斜度等于軌道軌腳的傾斜面相對于軌道軌腳的底面的斜度,能夠實現壓板的下表面與軌道軌腳的傾斜面之間的完全貼合操作。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申請提供的上述絕緣軌距調整塊,能夠作為槽型鋼軌的配套組件應用實施;相應的,上述斜度的優化設置,能夠實現絕緣軌距調整塊與槽型鋼軌之間的最大貼合面,能夠有效提高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提高軌距保持能力,并有效延緩軌距塊的磨損速度,延長軌距塊的使用壽命。
具體操作中,上述槽型鋼軌用絕緣軌距調整塊可用于有軌電車軌道扣件系統中,該軌道扣件系統包括絕緣軌距調整塊1、扣件基板2、槽型鋼軌3、彈條4、錨固螺栓5、軌下彈性墊板6;其中,絕緣調整軌距塊可以設置在槽型鋼軌的軌腳與扣件基板彈條座之間,扣件系統從上之下依次是槽型鋼軌、軌下彈性墊板、扣件基板,錨固螺栓可穿過彈條及扣件基板的安裝孔安裝到螺栓套中,螺栓套可通過預埋或現澆的方式實現槽型鋼軌與基礎的連接固定;其中,彈條的根端頂固在基板的彈條座上,趾端扣壓在安裝于槽型鋼軌的軌腳上的絕緣調整軌距塊上,通過扭緊錨固螺栓實現槽型鋼軌與扣件基板的連接固定。
優選地,上述壓板的下表面相對于側板的底面的斜度設為1∶10;壓板的下表面與側板的內側面之間設有過渡圓角;具體的,壓板的下表面與側板的內側面之間設有半徑為3mm-5mm的過渡圓角。
具體操作中,現有技術中的槽型鋼軌的軌腳的軌腳斜度為1∶10,軌腳圓角為R3;基于上述槽型鋼軌的尺寸,本申請將上述絕緣軌距調整塊進行了相應的優化設置;即將上述壓板的下表面相對于側板的底面的斜度設為1∶10,壓板的下表面與側板的內側面之間設有半徑3mm-5mm的過渡圓角,旨在能夠實現絕緣軌距調整塊與軌腳之間的完全貼合,以能夠有效保證整體安裝后的軌道穩定性;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過渡圓角的設置,也能夠有效消除絕緣軌距調整塊的應力集中現象,能夠有效提高絕緣軌距調整塊的整體強度。
優選地,上述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壓板處于壓緊軌道軌腳的傾斜面的狀態時,壓板的上表面可設為低于彈條座的上表面。
具體操作中,上述彈條座2-1的高度可設為32mm,即彈條座2-1的上表面距扣件基板上表面2-2之間的距離設為32mm;上述優選設置,能夠保證絕緣軌距調整塊1在安裝到位后,壓板的上表面低于彈條座2-1的上表面,能夠防止使用過程中絕緣軌距調整塊1發生翻轉現象;同時彈條座2-1的高度設置為32mm,也能夠避免安裝到位的彈條4與其他部件之間發生干涉碰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術方案,可通過彈條座上安裝的彈條壓緊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壓板上表面,實現軌道的垂向定位;可通過彈條座側面支撐限位壓緊絕緣軌距調整塊的側板的外側面,實現軌道的水平定位;可通過壓板的下表面相對于側板的底面的斜度等于軌道軌腳的傾斜面相對于軌道軌腳的底面的斜度,實現壓板的下表面與軌道軌腳的傾斜面之間的完全貼合操作;可通過上述壓板的下表面斜度的優化設置,以及壓板的下表面與側板之間過渡圓角的優化設置,實現絕緣軌距調整塊與軌腳之間的完全貼合,能夠有效保證整體安裝后的穩定性;可通過壓板的上表面低于彈條座的上表面,能夠防止使用過程中絕緣軌距調整塊發生翻轉現象,能夠進一步提高整體安裝后的穩定性。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雖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內容僅為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而采用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任何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及細節上進行任何的修改與變化,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專利保護范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