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園林道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透水保健型園林道路。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園林道路的透水性均較差,對雨水的吸納和排放能力非常有限。當雨量超出地面吸納能力時,如果缺乏地下排水設施,過多的雨水得不到及時的排放,直接造成園林道路被雨水淹沒,嚴重妨礙人們行走。同時,現有的園林道路結構也較單一,雨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突降暴雨或持續降雨的時候,常常因積水而造成大多數園林道路癱瘓,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透水保健型園林道路,其不僅透水性能好,而且能滿足保健等多方面的使用需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透水保健型園林道路,其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透水磚層、第一粗砂層、第一碎石層、第二粗砂層、活性炭層和第二碎石層,所述透水磚層由若干平行排列的透水磚組構成,每一透水磚組由若干塊透水磚首尾順次插接而成,所述透水磚的上表面均布有若干凸起,透水磚內開設有若干平行排列的排水孔,排水孔沿豎直方向延伸且貫穿整個透水磚;所述透水磚左側面設有嵌入凹槽,透水磚右側面設有與嵌入凹槽相適配的嵌入凸塊,相鄰的透水磚通過嵌入凹槽和嵌入凸塊實現插接。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二碎石層底部的左右兩側高、中間低,第二碎石層底部的中間設有排水管且排水管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排水管由上半部和下半部構成,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間的兩側均設有用以插接引水板的插接凹槽,引水板靠近排水管的端部插接在插接凹槽內且引水板與第二碎石層的底部相壓接(即引水板均向上傾斜);所述插接凹槽以及排水管的上半部整體為金屬框架且金屬框架表面覆蓋有鋼絲網。
此外,優選的,所述排水管的下半部的底部間隔連接有若干根部引水管且根部引水管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伸出園林道路外,伸出園林道路外的根部引水管的端部設有若干引水孔。
較好的,所述引水板為波浪形板。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透水保健型園林道路中,
透水磚層中透水磚上的若干凸起可以和透水磚磚體一體成型,凸起可以是光滑的半球形等,這樣腳踩在上面不僅舒服而且具有保健作用。此外,磚體上的凸起不但取代鵝卵石起到保健作用,而且因為其圓滑結構可使積水滑落至凸起兩側的凹槽內,從而沿排水孔下流至第一粗砂層,起到加快積水排放速度的作用。此外,透水磚通過首尾依次插接連接在一起,只需要將最左端、最右端的透水磚固定即可實現整個透水磚組的固定,每一塊透水磚底部不需要均粘結透水性不好的水泥層。
第一碎石層上面覆蓋的第一粗砂層用以使道路平整,有利于透水磚的鋪設。第二粗砂層用于道路的承重,以增加道路的承載力,同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第二粗砂層的厚度一般要大于第一粗砂層的厚度。
碎石層由城市建筑中的廢棄石塊組成,顆粒大,有利于雨水的迅速下滲,同時CaCO3特質的碎石層有利于除去雨水中的酸性物質。位于上層的第一碎石層用于道路填充和道路承載,位于下層的第二碎石層則利于積水滲透到排水管和引水板上,有利于積水排放。
活性炭層,用于對積水進行過濾,吸附除去積水中的有害成分。
引水板,可以選用聚苯乙烯板,且引水板均斜向上傾斜,傾斜度在10 -25度之間。選用波浪形引水板有利于地下滲水順凹槽流入排水管,這樣可有效防止水滲向土地層,保證土地層不變形,保持土地層的承載力。
排水管的左右兩側設置插接凹槽,主要用于插接引水板。插接凹槽以及排水管的上半部整體為金屬框架且上面覆蓋鋼絲網(10-20目),在保證其承載能力的同時,也保證了透水性。排水管與公園中的人工湖或下水道直接相連通。
根部引水管的兩端分別伸出園林道路外,伸出園林道路外的末端設有小的引水孔,雨水可以通過引水孔對植物根部進行直接灌溉。根部引水管的間距以相隔1-2m為宜。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所述園林道路具有排水速度快、排水量大的特點,可以有效的緩解道路的上漫水,解決道路積水帶來的不便等問題;同時園林道路的組成結構也起到對雨水的過濾作用,有效防止了有害物質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2)透水磚的特殊結構使得在鋪設透水磚層時,底部不需要借助水泥粘結就能將透水磚整齊穩定的鋪設在粗砂層上,有效防止了積水被現有道路上的水泥層阻攔,提高了積水的下滲速度;
3)透水磚上的凸起不僅彌補了光面磚缺乏保健效果的不足,同時也節省了鵝卵石的使用,避免了鵝卵石資源的浪費以及對河道的破壞;能夠為鵝卵石缺乏的地區節省大量的運輸成本;
4)碎石層采用建筑廢棄石料,節約了建筑成本,達到廢物回收利用的目的,同時也節省鵝卵石,加快積水的下滲速度;
5)引水板和排水管的設計使滲下的積水更直接更快的排放出去;根部引水管可以直接將多余的水分送至植物根部,有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透水保健型園林道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透水磚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透水磚的縱向剖視圖;
圖4為圖1中排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透水保健型園林道路,其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透水磚層1、第一粗砂層2、第一碎石層3、第二粗砂層4、活性炭層5和第二碎石層6,所述透水磚層1由若干平行排列的透水磚組構成,每一透水磚組由若干塊透水磚首尾順次插接而成,所述透水磚的上表面均布有若干凸起101,透水磚內開設有若干平行排列的排水孔102,排水孔102沿豎直方向延伸且貫穿整個透水磚;所述透水磚左側面設有嵌入凹槽103,透水磚右側面設有與嵌入凹槽103相適配的嵌入凸塊104,相鄰的透水磚通過嵌入凹槽103和嵌入凸塊104實現插接。所述第二碎石層6底部的左右兩側高、中間低,第二碎石層6底部的中間設有排水管8且排水管8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排水管8由上半部801和下半部803構成,上半部801和下半部803之間的兩側均設有用以插接引水板7的插接凹槽802,引水板7靠近排水管8的端部插接在插接凹槽802內且引水板7與第二碎石層6的底部相壓接(即引水板7為波浪形板,且均斜向上傾斜,傾斜度在10 -25度之間);所述插接凹槽802以及排水管8的上半部801整體為金屬框架且金屬框架表面覆蓋有10目的鋼絲網。所述排水管8的下半部803的底部間隔連接有若干根部引水管10且根部引水管10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并伸出園林道路外,伸出園林道路外的根部引水管10的端部設有若干引水孔。
使用時,先鋪設排水管8,然后在土地層9的上面自下而上依次鋪設引水板7、第二碎石層6、活性炭層5、第二粗砂層4、第一碎石層3、第一粗砂層2和透水磚層1即可。土地層9由道路本身材質組成。雨水自透水磚層1的排水孔102向下滲入,依次經過第一粗砂層2、第一碎石層3、第二粗砂層4、活性炭層5和第二碎石層6,最后匯合進排水管8,并經排水管8流入公園中的人工湖或下水道中。此外,多余的部分雨水還可以通過根部引水管10端部的引水孔排出用以澆灌植物。
本實用新型所述園林道路具有排水速度快、排水量大的特點,可以有效的緩解道路的上漫水,解決道路積水帶來的不便等問題;同時園林道路的組成結構也起到對雨水的過濾作用,有效防止了有害物質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說明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任何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的等同替換及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修改或局部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