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瀝青加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瀝青灑布車用瀝青罐加熱,一般是將加熱火管設置在瀝青灑布車瀝青罐內下部,距瀝青罐底部200-300毫米處,且火管為單層。火管內火溫通過管壁傳遞給瀝青罐內瀝青使其升溫。
傳統的火管加熱方式,不僅使瀝青受熱不均勻,容易堵塞管道,而且使用在加熱的同時并伴隨尾氣的產生。因此,急需一種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包括瀝青罐體,所述瀝青罐體內部設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外側設有油管,所述油管右側連接有回油管,所述油管左側連接有進油管,瀝青罐體下方設置有油泵和油箱,所述油箱設置在油泵右側,所述油泵左端與進油管連接,所述油箱右端與回油管連接,所述瀝青罐體前端設有瀝青吸管,所述瀝青罐體底部設置有溫度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加熱管設置有九組,且九組均勻排列在瀝青罐體內。
優選的,所述相鄰兩組加熱管之間、加熱管與瀝青罐體之間水平方向均設置有橫向支撐板。
優選的,所述相鄰兩組加熱管之間、加熱管與瀝青罐體之間豎直方向均設置有縱向支撐板。
優選的,所述加熱管為電加熱管。
優選的,所述油箱上設置有加油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通過加熱管的設計,使加熱管加熱油管內的油,由于油在油管中不斷流動,因此加熱更加均勻;通過九組加熱管的設計,使加熱管均勻分布在瀝青罐體內,能夠充分的加熱瀝青;通過采用電加熱管的設計,在加熱時不會產生尾氣,更加環保。該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具有結構設計合理,使用簡單,加熱均勻等優點,同時使用電加熱方式,沒有污染更加環保,可以普遍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中:1瀝青罐體、2加熱管、3油管、4進油管、5油泵、6油箱、7回油管、8溫度傳感器、9縱向支撐板、10瀝青吸管、11橫向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2所示的一種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包括瀝青罐體1,所述瀝青罐體1內部設有加熱管2,所述加熱管2為電加熱管,所述加熱管2設置有九組,且九組均勻排列在瀝青罐體1內,所述相鄰兩組加熱管2之間、加熱管2與瀝青罐體1之間水平方向均設置有橫向支撐板11,所述相鄰兩組加熱管2之間、加熱管2與瀝青罐體1之間豎直方向均設置有縱向支撐板9,所述加熱管2外側設有油管3,所述油管3右側連接有回油管7,所述油管3左側連接有進油管4,瀝青罐體1下方設置有油泵5和油箱6,所述油箱6設置在油泵5右側,所述油箱6上設置有加油口,所述油泵5左端與進油管4連接,所述油箱6右端與回油管7連接,所述瀝青罐體1前端設有瀝青吸管10,所述瀝青罐體1底部設置有溫度傳感器8。
工作原理:該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使用時,將加熱管2通電,并打開油泵5,加熱管2將油管3內的油進行加熱,油再將熱量傳給瀝青,九組加熱管2可同時對瀝青進行加熱,油管3內的油經回油管7到達油箱,在油泵5的作用下,經進油管4又重新到達油管3內,實現循環使用。該水利工程用瀝青撒布車均勻加熱裝置,具有結構設計合理,使用簡單,加熱均勻等優點,同時使用電加熱方式,沒有污染更加環保,可以普遍推廣使用。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