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整體小區樓宇障礙體。
背景技術:
對于多數小區來說都是不封閉小區,小區樓宇之間的空地經常停車,有的外來車輛為了方便,省去停車費,特意特放在開放式小區的樓宇之間的空地,以往在小區樓宇空地上有相應的障礙,但是障礙體都是死體間隔距離小不讓停車,或是間隔距離較大,車輛可以任意通過,導致小區住戶車輛無法停放,為此特別設計一種新型小區樓宇障礙體。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整體小區樓宇障礙體,結構設計簡單實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整體小區樓宇障礙體,包括底座體1、固定柱2、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橫桿柱5、固定圈6、凸耳7,其特征在于:底座體1間隔設有固定孔,底座體1上固定設有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上設有橫桿柱5,橫桿柱5上固定設有一個凸耳7,橫桿柱5與第一立柱體3通過活動軸連接,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兩側固定有固定柱2。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凸耳7上開有孔與固定圈6同心。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橫桿柱5通過活動軸可繞著第一立柱體3旋轉。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固定柱2、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與底座體1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整體小區樓宇障礙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
下面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整體小區樓宇障礙體,包括底座體1、固定柱2、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橫桿柱5、固定圈6、凸耳7,其特征在于:底座體1間隔設有固定孔,底座體1上固定設有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上設有橫桿柱5,橫桿柱5上固定設有一個凸耳7,橫桿柱5與第一立柱體3通過活動軸連接,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兩側固定有固定柱2。
固定桿可通過軸與第一立柱體連接,在打開孔與固定圈中加鎖鏈后可以旋轉開,方便車輛通過。第二立柱體開有槽可以容納第二立柱體下端固定的小的圓柱體,好讓凸耳與固定圈配合在同一軸線上。
具體實施方式二:下面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領域,做進一步說明,凸耳7上開有孔與固定圈6同心。可以通過孔與固定圈中加鎖鏈固定橫桿柱不移動。
具體實施方式三:下面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領域,做進一步說明, 橫桿柱5通過活動軸可繞著第一立柱體3旋轉。便于打開。
具體實施方式四:下面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領域,做進一步說明,固定柱2、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與底座體1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根據需要可將第一立柱體3、第二立柱體4設置在固定柱2外兩側,任意位置。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