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聲屏障,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城市噪聲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現有聲屏障雖然對保護區域起到了一定的降噪效果,但是由于隔聲材料的采用,使得聲屏障內噪聲由于聲音反射而增加,嚴重影響司機的身心健康和交通安全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聲屏障使聲屏障內噪聲增加的現象,聲屏障內噪聲增加影響司機身心健康,造成交通事故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來降低聲屏障外噪聲的同時也降低障內噪聲。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包括微孔吸聲板(1)、圍板
(4),連接件和障腔,所述障腔由微孔吸聲板(1)、頂板(2)、底板(5)和圍板(4)圍成;所述障腔包括擴張室、兩個共振腔、三個隔板和微孔管,所述擴張室由微孔吸聲板(I)、泡沫鋁塊
(7)和第一隔板⑶組成,第一隔板⑶與第二隔板(10)通過第一共振腔(9)連接,微孔管(12)固定在第二隔板(10)上,第二隔板(10)與第三隔板(13)通過第二共振腔(11)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卡槽(6)和卡腿(3)。
[0006]優選的:所述微孔吸聲板(I)上端和下端分別連接兩個小塊泡沫鋁塊。如此設置,可提高吸聲系數,拓寬有效吸聲頻帶。
[0007]優選的:所述微孔吸聲板⑴與泡沫鋁塊(7)頂板⑵、底板(5)和第一隔板(8)組成阻抗復合結構。如此設置,對低、中、高頻段噪聲均具有較好的吸聲效果。
[0008]優選的:所述頂板⑵與卡腿(3)為一體結構,底板(5)上的卡槽(6)可與卡腿(3)穿插咬合,卡槽(6)與卡腿(3)成對設置。如此設置,便于安裝且結構穩定。
[0009]優選的:所述第一共振腔(9)和第二共振腔(11)是在管道中設置與其相通的空室,管道有部分進行了穿孔。如此設置,降低低頻噪聲。
[0010]優選的:所述第一共振腔(9)與第二共振腔(11)相鄰,第二共振腔(11)與微孔管(12)相鄰。如此設置,拉長聲音傳播路徑,消耗聲能量。
[0011]優選的:所述圍板(4)、頂板⑵、底板(5)和隔板均為金屬板。如此設置,使整體結構更加牢固,保證聲音傳播路徑。
[0012]優選的:所述金屬板為不銹鋼板、鋁板或彩鋼板。如此設置,有利于取材的靈活性,在防銹、防寒等方面提升產品性能。
[0013]優選的:所述第一隔板⑶、第一共振腔(9)、第二隔板(10)、第二共振腔(11)、微孔管(12)和第三隔板(13)以焊接的方式連接。使結構更加牢固,防止聲音發生泄漏。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的聲屏障降噪原理是聲音通過微孔板進入擴張室實現不同頻率噪聲的吸收,在通過2個共振腔及微孔管,拉長聲傳播路徑并使聲音來回反射,實現聲能的消耗來降低聲屏障內外噪聲,可以避免現有聲屏障由于障內空腔而使聲音反射回來增加障內噪聲的缺點,使司機們有一個良好的行車環境,降低交通事故率。
[0016]本實用新型的聲屏障采用卡槽和卡腿穿插咬合的連接方式,安裝方便,穩定性強。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的障腔內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障腔的A-A剖面圖;
[0020]圖4是障腔的B-B剖面圖;
[0021]圖5是障腔的C-C剖面圖;
[0022]圖6是圖2的D處放大圖;
[0023]圖7是圖2的E處放大圖;
[0024]圖8是圖2的F處放大圖;
[0025]圖9是圖2的G處放大圖。
[0026]圖中:1_微孔吸聲板,2-頂板,3-卡腿,4-圍板,5-底板,6-卡槽,7-泡沫鋁塊,8-第一隔板,9-第一共振腔,10-第二隔板,11-第二共振腔,12-微孔管,13-第三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根據附圖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
[0028]【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包括微孔吸聲板
(I)、圍板(4),連接件和障腔,所述障腔由微孔吸聲板⑴、頂板(2)、底板(5)和圍板(4)圍成;所述障腔包括擴張室、兩個共振腔、三個隔板和微孔管,所述擴張室由微孔吸聲板(I)、泡沫鋁塊(7)和第一隔板⑶組成,第一隔板⑶與第二隔板(10)通過第一共振腔(9)連接,微孔管(12)固定在第二隔板(10)上,第二隔板(10)與第三隔板(13)通過第二共振腔
(II)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卡槽(6)和卡腿(3)。
[0029]進一步:所述微孔吸聲板(I)上端和下端分別連接兩個小塊泡沫鋁塊。
[0030]進一步:所述微孔吸聲板⑴上部與頂板(2)連接,微孔吸聲板⑴下部與底板
(5)連接。
[0031]進一步:所述微孔吸聲板⑴與泡沫鋁塊(7)頂板⑵、底板(5)和第一隔板(8)組成阻抗復合結構。
[0032]進一步:所述頂板(2)與卡腿(3)為一體結構,底板(5)上的卡槽(6)可與卡腿
(3)穿插咬合,卡槽(6)與卡腿(3)成對設置。如此設置,便于安裝且結構穩定。
[0033]進一步:所述第一共振腔(9)和第二共振腔(11)是在管道中設置與其相通的空室,管道有部分進行了穿孔。
[0034]進一步:所述第一共振腔(9)與第二共振腔(11)相鄰,第二共振腔(11)與微孔管
(12)相鄰。
[0035]進一步:所述頂板⑵與圍板(4)、圍板(4)與底板(5)通過螺釘連接。
[0036]進一步:所述圍板⑷、頂板⑵、底板(5)和隔板均為金屬板。
[0037]進一步:所述金屬板為不銹鋼板、鋁板或彩鋼板。
[0038]進一步:所述第一隔板⑶、第一共振腔(9)、第二隔板(10)、第二共振腔(11)、微孔管(12)和第三隔板(13)以焊接的方式連接。
[0039]本實施方式只是對本專利的示例性說明,并不限定它的保護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對其局部進行改變,只要沒有超出本專利的精神實質,都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包括微孔吸聲板(I)、圍板(4),連接件和障腔,所述障腔由微孔吸聲板(I)、頂板(2)、底板(5)和圍板(4)圍成;所述障腔包括擴張室、兩個共振腔、三個隔板和微孔管,所述擴張室由微孔吸聲板(I)、泡沫鋁塊(7)和第一隔板(8)組成,第一隔板(8)與第二隔板(10)通過第一共振腔(9)連接,微孔管(12)固定在第二隔板(10)上,第二隔板(10)與第三隔板(13)通過第二共振腔(11)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卡槽(6)和卡腿(3) 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吸聲板(I)上端和下端分別連接兩個小塊泡沫鋁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吸聲板(I)與泡沫鋁塊(7)頂板(2)、底板(5)和第一隔板(8)組成阻抗復合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2)與卡腿(3)為一體結構,底板(5)上的卡槽(6)可與卡腿(3)穿插咬合,卡槽(6)與卡腿(3)成對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振腔(9)和第二共振腔(11)是在管道中設置與其相通的空室。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振腔(9)與第二共振腔(11)相鄰,第二共振腔(11)與微孔管(12)相鄰,微孔管(12)的穿孔率為25%。7.根據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板(4)、頂板(2)、底板(5)和隔板均為金屬板。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板為不銹鋼板、鋁板或彩鋼板。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8)、第一共振腔(9)、第二隔板(10)、第二共振腔(11)和微孔管(12)以焊接的方式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阻抗復合結構的聲屏障,涉及一種聲屏障。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聲屏障障內噪聲較高的現象,較高的障內噪聲,會影響司機身心健康,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障腔和連接件,所述障腔包括擴張室、兩個共振腔、三個隔板和微孔管,所述擴張室由微孔吸聲板(1)、泡沫鋁塊(7)和第一隔板(8)組成,第一隔板(8)與第二隔板(10)通過第一共振腔(9)連接,微孔管(12)固定在第二隔板(10)上,第二隔板(10)與第三隔板(13)通過第二共振腔(11)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卡槽(6)和卡腿(3)。本實用新型用于降噪。
【IPC分類】E01F8/00
【公開號】CN204825682
【申請號】CN201520448976
【發明人】孫鳳英, 喬躍, 張志鋒, 陸繼巖
【申請人】東北林業大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