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與電動工具有關,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電動工具,其可同時避免因動力過載所造成的工件及鎖固物品與工具內部動力及傳動機構的損壞,提供動力過載時的多重保護功能。
背景技術:
一般電動工具主要包含有一外殼,該外殼內部裝設有一馬達,該馬達的輸出軸與一起子頭連接;通過由按壓一啟動開關,用以驅動該馬達,該輸出軸可受該馬達的驅動而帶動該起子頭轉動,如此一來,該起子頭可帶動一螺絲旋轉,進而將該螺絲鎖固于一工件如電路板。
然而,當該螺絲鎖固于該工件后,若使用者未及時釋放該激活開關,該起子頭仍會持續鎖固該螺絲,在此情形下,容易導致該工件的損壞或螺絲崩牙,而為了要避免此種情形,使用者就必須不斷調整按壓該啟動開關的力道,因此,該電動工具在使用上相當麻煩且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工具,其在工具操作時,可同時避免因動力過載所造成的工件及鎖固物品與工具內部動力及傳動機構的損壞,用以增加工具使用上過載保護的功能。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電動工具,包含有一外殼、一馬達、一傳動件、一帶動件、至少一鋼珠、至少一彈性件以及一起子頭。該外殼內部具有一容室;該馬達設于該外殼的容室;該傳動件設于該外殼的容室,并與該馬達連接,使該傳動件可受該馬達的驅動而轉動;該帶動件設于該外殼的容室,該帶動件相對該傳動件的一側具有至少一凹槽;各該鋼珠設于該帶動件的各該凹槽;各該彈性件設于該傳動件,并抵頂各該鋼珠,使各該鋼珠抵頂各該凹槽內壁,讓該帶動件可受該傳動件帶動而轉動;該起子頭連接于該帶動件,使該起子頭可受該帶動件的帶動而轉動。
當本發明所提供的電動工具的起子頭受到過大的負載時,各該鋼珠即會被該帶動件推抵,使各該鋼珠跳脫至另一個凹槽,如此一來,該傳動件將與該帶動盤分離,并形成空轉,該帶動件與該起子頭將失去帶動的動力而逐漸停止轉動;通過此,本發明所提供的電動工具在操作時,可同時避免因動力過載所造成的工件及鎖固物品與工具內部動力及傳動機構的損壞,用以達到增加工具使用上過載保護功能的目的。
茲配合圖式列舉以下較佳實施例,用以對本發明的結構及功效進行詳細說明;其中所用圖式先簡要說明如下圖1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主要是顯示本發明所提供的鋼珠于未跳脫的狀態;圖3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主要是顯示本發明所提供的鋼珠于跳脫后的狀態。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電動工具10外殼20
殼22容24馬達30 輸出軸32主齒輪34傳動件40傳動齒輪42 穿孔422彈簧孔424 蓋板44開孔442 帶動件50帶動盤52貫孔522凹槽53 前端532后端534 帶動軸54頭端542 尾端544連動部546 扣件56墊圈58 鋼珠60彈性件70起子頭80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電動工具10,包含有一外殼20、一馬達30、一傳動件40、一帶動件50、復數個鋼珠60、復數個彈性件70以及一起子頭80。
該外殼20是由二殼蓋22相互對合而成,使該外殼20內部形成一容室24。該外殼20具有一啟動開關。
該馬達30裝設于該外殼20的容室24中,并與該啟動開關電性連接。該馬達30具有一輸出軸32,該輸出軸32裝設有一主齒輪34。
該傳動件40裝設于該外殼20的容室24中,其具有一嚙合于該主齒輪34的傳動齒輪42,通過由該馬達30的驅動,該主齒輪34可帶動該傳動齒輪42轉動。該傳動齒輪42的中央開設有一穿通兩側的穿孔422,并于該穿孔422的周圍開設復數個貫通兩側的彈簧孔424。另外,該傳動件40更具有一蓋板44,該蓋板44裝設于該傳動齒輪42相對該馬達30的一側面,且該蓋板44開設有一對應該傳動齒輪42的穿孔422的開孔442。
該帶動件50裝設于該外殼20的容室24中,其具有一帶動盤52與一帶動軸54。該帶動盤52的中央開設有一對應于該傳動齒輪42的穿孔422的貫孔522,該貫孔522是呈多角形,且該帶動盤52相對該傳動齒輪42的一側面設有復數個呈弧狀的凹槽53,各該凹槽53以該貫孔522的軸向為圓心而呈環狀排列。該帶動軸54具有一頭端542與一尾端544,其中該帶動軸54的尾端544依序穿過該帶動盤52的貫孔522、該傳動齒輪42的穿孔422及該蓋板44的開孔442,并利用一扣件56加以固定,另外,該蓋板44與該扣件56之間裝設有一墊圈58。該帶動軸54的中央具有一與該帶動盤52的貫孔522形狀相配合的連動部546,使該帶動盤52可帶動該帶動軸54轉動。
各該鋼珠60裝設于該帶動盤52的各該凹槽53的前端532,且部份位于該傳動齒輪42的各該彈簧孔424中。
各該彈性件70設于該傳動件40的彈簧孔424內,其前、后兩端分別抵頂各該鋼珠60與該蓋板44;通過由各該彈性件70的前端推抵各該鋼珠60,使各該鋼珠60抵頂帶動盤52的各該凹槽53內壁,通過此,該帶動盤52與帶動軸54可受該傳動齒輪42的帶動而產生同步的轉動。
該起子頭80的后端是與該帶動軸54的頭端542連接,而其前端則可與一螺絲嵌合,使該起子頭80可受該帶動軸54的轉動而旋轉,用以將該螺絲鎖固于一工件。
經由上述結構,請配合參閱圖3,當使用者使用該電動工具10時,通過由按壓該啟動開關,用以啟動該馬達30,該馬達30會帶動該傳動件40與該帶動件50旋轉,并同步帶動該起子頭80旋轉,使該起子頭80將該螺絲鎖固于該工件,當該螺絲鎖固于該工件后,若使用者未及時釋放該激活開關,此時,該起子頭80會受到一定量的負載,當此負載較大時,使該帶動盤52推抵各該鋼珠60的力量超過各該彈性件70抵頂各該鋼珠60的力量,各該鋼珠60將被該帶動盤52推抵至各該彈簧孔424內,而各該鋼珠60將通過由該傳動件40的轉動,從原來的凹槽53前端532跳脫至另一個凹槽53的后端534,如此一來,該傳動件40是與該帶動盤52分離,并形成空轉,該帶動件50與該起子頭80將失去帶動的動力而逐漸停止轉動。
通過此,本發明所提供的電動工具10利用該彈性件70、該等鋼珠60及該等凹槽53之間的作動,該傳動件40與該帶動盤52形成動力分離的空轉狀態,使該帶動件50與該起子頭80將因失去該傳動件40帶動的動力而停止轉動,以達到增加工具使用上過載保護功能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外殼,其內部具有一容室;一馬達,設于該外殼的容室;一傳動件,設于該外殼的容室,并與該馬達連接,使該傳動件受該馬達的驅動而轉動;一帶動件,設于該外殼的容室,該帶動件相對該傳動件的一側具有至少一凹槽;至少一鋼珠,各該鋼珠設于該帶動件的各該凹槽;以及至少一彈性件,各該彈性件設于該傳動件,并抵頂各該鋼珠,使各該鋼珠抵項各該凹槽內壁,通過此,該帶動件受該傳動件的帶動而轉動。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起子頭,該起子頭連接于該帶動件,其可受該帶動件的帶動而轉動。
3.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該傳動件包含有一傳動齒輪與一蓋設于該傳動齒輪的蓋板,該傳動齒輪具有至少一彈簧孔,用以供各該彈性件穿置,各該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頂各該鋼珠與該蓋板。
4.依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該該帶動件具有一帶動盤與一帶動軸,該帶動盤具有該等凹槽,該帶動軸的一端是與該起子頭連接,而其另一端則依序穿經該帶動盤、該齒輪,以及該蓋板,并利用一扣件加以固定。
5.依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該電動工具更具有一墊圈,該墊圈套設于該帶動軸,并位于該蓋板與該扣件之間。
6.依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該凹槽呈弧狀,并以該帶動盤的軸向為圓心而呈環狀排列。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電動工具,包含有一外殼、一馬達、一傳動件、一帶動件、至少一鋼珠、至少一彈性件及一起子頭;馬達設于外殼內部;傳動件設于外殼內部,并與馬達連接;帶動件設于外殼內部,且帶動件相對傳動件的一側具有至少一凹槽;各鋼珠設于各凹槽;各彈性件設于傳動件,并抵頂各凹槽內壁;起子頭連接于帶動件;通過此,當起子頭受到較大負載時,各鋼珠將跳脫至另一個凹槽,使傳動件與帶動盤分離,并形成空轉,用以避免因動力過載所造成的工件及鎖固物品與工具內部動力及傳動機構的損壞,提供動力過載時的多重保護功能。
文檔編號B25B23/157GK101062554SQ20061007945
公開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9日
發明者徐銘鴻 申請人: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