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件落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件落料模具。
背景技術:
用于汽車的各種零部件,例如汽車后懸掛蓋板、密封墊圈、懸置骨架等,一般采用冷沖壓作業方案。一般情況下,冷沖壓作業采用單件落料模具,在一次冷沖壓作業只成型一件成品。在單件落料成型中,產品一般布置對稱在板材的軸線兩側,如圖I所示,為汽車后懸掛蓋板成型后板材的結構示意圖。顯而易見的,現有技術中單件冷沖壓作業,一次冷沖壓也做只能成型一件成品,生產效率較低,不能滿足大規模作業的需求;另一方面,成品一般只分布在板材的中部,而兩側的板材被當成廢料處理,未對板材進行充分布置和利用,從而造成板材的利用率較低,提高了產品的加工成本。有鑒于此,在當前板材尺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冷沖壓作業的生產效率,提高板材的利用率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承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雙件落料模具,采用該雙件落料模具可提高冷沖壓作業的生產效率,并提高板材的利用率。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雙件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座、連接板、固定板、凸模、緩沖板、卸料板、凹模、下模座和落料機構,其中,連接板固定在上模板的下方,凸模通過固定板固定在連接本的下方,卸料板安裝在凸模的外周并可沿凸模上下運動,緩沖板設置在固定板與卸料板之間;凹模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落料機構設置在上模座、下模座之間以控制上模座相對于下模座上下運動;在凹模上設置兩個型腔,所述兩個型腔沿落料行程方向左右交錯布置,在凸模上設置與所述兩個型腔相配合的型芯;在落料行程方向,兩個型腔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單個型腔在該方向最大距離的兩倍,在垂直于落料行程方向,兩個型腔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單個型腔在該方向最大距離的兩倍。優選的,所述落料機構為設置在上模座、下模座之間的落料油缸。優選的,所述緩沖板板為橡膠體。基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公開,本實用新型具備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雙件落料模具,在凹模和凸模上設置相配合的兩個型腔和型芯,一次冷加工作業可以成型兩個成品,將生產效率提高了兩倍,滿足不能滿足大規模作業的需求;另一方面,一次成型的兩件成品只均勻分布在板材的中軸線兩側,對板材進行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板材的利用率,降低了產品的加工成本。
圖I是現有技術中為汽車后懸掛蓋板單件落料成型后板材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件落料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凹模上型腔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采用圖2的雙件落料模具進行汽車后懸掛蓋板雙件落料成型后板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件落料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凹模上型腔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采用圖2的雙件落料模具進行汽車后懸掛蓋板雙件落料成型后板材的結構示意圖。參考附圖,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件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座I、連接板2、固定板·3、凸模4、緩沖板5、卸料板6、凹模7、下模座8和落料機構,其中,連接板2固定在上模板I的下方,凸模4通過固定板3固定在連接本2的下方,卸料板6安裝在凸模4的外周并可沿凸模4上下運動,緩沖板5設置在固定板3與卸料板6之間,所述緩沖板板5為橡膠體。凹模7固定在下模座8的上;落料機構設置在上模座I、下模座8之間,用于控制上模座I相對于下模座8上下運動以控制凸模4向下運動并于凹模7配合完成落料動作,優選的,所述落料機構為設置在上模座I、下模座8之間的落料油缸9。在凹模7上設置兩個型腔71,所述兩個型腔71沿落料行程方向左右交錯布置,在凸模4上設置與所述兩個型腔71相配合的型芯41 ;在落料行程方向,兩個型腔71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單個型腔71在該方向最大距離的兩倍,在垂直于落料行程方向,兩個型腔71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單個型腔71在該方向最大距離的兩倍。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雙件落料模具,在凹模和凸模上設置相配合的兩個型腔和型芯,一次冷加工作業可以成型兩個成品,將生產效率提高了兩倍,滿足不能滿足大規模作業的需求;另一方面,一次成型的兩件成品只均勻分布在板材的中軸線兩側,對板材進行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板材的利用率,降低了產品的加工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雙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I)、連接板(2)、固定板(3)、凸模(4)、緩沖板(5)、卸料板(6)、凹模(7)、下模座⑶和落料機構,其中,連接板⑵固定在上模板(I)的下方,凸模(4)通過固定板(3)固定在連接本(2)的下方,卸料板(6)安裝在凸模(4)的外周并可沿凸模(4)上下運動,緩沖板(5)設置在固定板(3)與卸料板(6)之間;凹模(7)固定在下模座(8)的上;落料機構設置在上模座(I)、下模座(8)之間以控制上模座(I)相對于下模座(8)上下運動;在凹模(7)上設置兩個型腔,所述兩個型腔沿落料行程方向左右交錯布置,在凸模(4)上設置與所述兩個型腔相配合的型芯;在落料行程方向,兩個型腔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單個型腔在該方向最大距離的兩倍,在垂直于落料行程方向,兩個型腔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單個型腔在該方向最大距離的兩倍。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機構為設置在上模座(I)、下模座(8)之間的落料油缸(9)。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板板(5)為橡膠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件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座(1)、連接板(2)、固定板(3)、凸模(4)、緩沖板(5)、卸料板(6)、凹模(7)、下模座(8)和落料機構,在凹模(7)上設置兩個型腔,所述兩個型腔沿落料行程方向左右交錯布置,在凸模(4)上設置與所述兩個型腔相配合的型芯;在落料行程方向,兩個型腔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單個型腔在該方向最大距離的兩倍,在垂直于落料行程方向,兩個型腔之間的最大距離小于單個型腔在該方向最大距離的兩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件落料模具,采用該雙件落料模具可提高冷沖壓作業的生產效率,并提高板材的利用率。
文檔編號B26F1/44GK202570938SQ20122010421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9日
發明者儲良宏 申請人:亞新科噪聲與振動技術(安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