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現階段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推動了汽車零部件業的發展。軸瓦是汽車的核心一發動機總成中的一個重要零件,其批量生產過程中均涉及軸瓦的精密自動搬運,在現階段條件下,軸瓦在線加工及在線檢測中,主要采用電磁鐵吸附辦法及內外壁夾取辦法夾取,電磁鐵吸附方法弊端在于要求后期退磁,影響生產效率;內外壁同時夾緊辦法雖可提高生產效率,但因軸瓦內表壁材質較軟,抓取時易生產夾痕,同時在取放時易使軸瓦產生位置的相對變動,影響產品質量及軸瓦的二次定位。因而,開發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勢在必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可快速、高效對軸瓦進行無損夾取,同時適應多品種工件;大大提高軸瓦加工、檢測線中軸瓦搬運的速度。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包括上下運動氣缸和夾緊氣缸,所述上下運動氣缸設置于上下運動導向機構上,上下運動導向機構的底端固定有夾緊氣缸固定座,夾緊氣缸固定座的底端設有后夾爪,夾緊氣缸設置于夾緊氣缸固定座的一側,夾緊氣缸固定座的另一側設有夾緊導向軸承,夾緊導向軸承上設有導向軸,導向軸的一端與夾緊氣缸連接,導向軸的另一端與前平面爪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精巧,無損工件,可快速、高效的對軸瓦進行無損夾取,同時適應多品種工件;大大提高軸瓦加工和檢測線中軸瓦搬運的速度;節約人力成本,保證了軸瓦在線加工、檢測時不會對工件造成任何劃傷或者壓痕。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的側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夾取軸瓦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下運動氣缸;2、上下運動導向機構;3、夾緊氣缸固定座;4、軸瓦;5、夾緊氣缸;6、夾緊導向軸承;7、導向軸;8、前平面爪;9、后夾爪。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包括上下運動氣缸I和夾緊氣缸5,所述上下運動氣缸I設置于上下運動導向機構2上,上下運動導向機構2的底端固定有夾緊氣缸固定座3,夾緊氣缸固定座3的底端設有后夾爪9,夾緊氣缸5設置于夾緊氣缸固定座3的一側,夾緊氣缸固定座3的另一側設有夾緊導向軸承6,夾緊導向軸承6上設有導向軸7,導向軸7的一端與夾緊氣缸5連接,導向軸7的另一端與前平面爪8連接。工作時,上下運動氣缸I動作,使上下運動導向機構2中帶動平行夾緊機構(前平面爪8和后夾爪9)向下運動,當上下運動氣缸I運動到下位時,夾緊氣缸5動作,夾緊氣缸5帶動前平面爪8向后運動,此時前平面爪8接觸到軸瓦4瓦口,帶動軸瓦4向后運動,當軸瓦4外表壁接觸到兩后夾爪9時壓緊軸瓦,實現精密軸瓦定位,夾緊完成后上下運動氣缸I動作,將夾緊機構整體上移,此后整體通過其它動動機構對軸瓦4進行運送,運送完成后松爪,從而實現軸瓦4的精密運送。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包括上下運動氣缸(I)和夾緊氣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運動氣缸(I)設置于上下運動導向機構(2)上,上下運動導向機構(2)的底端固定有夾緊氣缸固定座(3),夾緊氣缸固定座(3)的底端設有后夾爪(9),夾緊氣缸(5)設置于夾緊氣缸固定座(3)的一側,夾緊氣缸固定座(3)的另一側設有夾緊導向軸承(6),夾緊導向軸承(6)上設有導向軸(7),導向軸(7)的一端與夾緊氣缸(5)連接,導向軸(7)的另一端與前平面爪(8)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瓦無損自動夾持裝置,包括上下運動氣缸和夾緊氣缸,所述上下運動氣缸設置于上下運動導向機構上,上下運動導向機構的底端固定有夾緊氣缸固定座,夾緊氣缸固定座的底端設有后夾爪,夾緊氣缸設置于夾緊氣缸固定座的一側,夾緊氣缸固定座的另一側設有夾緊導向軸承,夾緊導向軸承上設有導向軸,導向軸的一端與夾緊氣缸連接,導向軸的另一端與前平面爪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精巧,無損工件,可快速,高效對軸瓦進行無損夾取,同時適應多品種工件;大大提高軸瓦加工和檢測線中軸瓦搬運的速度。
文檔編號B25J15/00GK203048161SQ20132001263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李芳 , 郭祥振, 吳啟炎 申請人: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