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用于控制工業用機器人,包括面板上殼、面板下殼、置于面板上殼與面板下殼之間的電路板、置于面板上殼與電路板相連接的控制按鈕、以及安裝在面板上殼的顯示屏,面板上殼與面板下殼固結為一體形成面板側部,面板側部兩側為凸凹弧面結構,面板下殼兩側為凸弧面結構,面板下殼兩側的凸弧面結構與面板側部兩側的凸凹弧面結構過渡連接。本實用新型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設計呈流線型結構,符合人體工程學柔和的流線型要求,操作員握在手里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鈕,能夠防滑、顯得更柔和、靈活,還能夠避免操作員長時間站立著操作出現的雙腿腿部沉重、乏力、麻木、疼痛的感覺,也不會患腿部疾病。
【專利說明】一種手持伺服控制面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面板,尤其涉及一種手持伺服控制面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工業科技的不斷革新,自動化工業機器人也發展迅猛,工業機器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適應性,常與數字控制機床結合在一起,成為柔性制造單元或柔性制造系統的組成部分,通過控制面板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運行,從而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最后實現生產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的效果。但是當前的控制面板是與整機安裝在一起的,控制面板顯得僵硬,不符合人體工程學柔和的流線型要求,其次,操作員只能站立起來去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鈕,這樣一來,操作員長時間站立著操作,會出現雙腿腿部沉重、乏力、麻木、疼痛的感覺,特別是經常上夜班的操作員,長時間的站立式操作,更容易導致腿部疾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手持伺服控制面板,該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設計呈流線型結構,操作員握在手里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鈕,能夠防滑、顯得更柔和、靈活,其次,能夠避免操作員長時間站立著操作出現的雙腿腿部沉重、乏力、麻木、疼痛的感覺,也不會患腿部疾病。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0005]一種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用于控制工業用機器人,包括面板上殼、面板下殼、置于面板上殼與面板下殼之間的電路板、置于面板上殼與電路板相連接的控制按鈕、以及安裝在面板上殼的顯示屏,所述面板上殼與面板下殼固結為一體形成面板側部,所述面板側部兩側為凸凹弧面結構,所述面板下殼兩側為凸弧面結構,所述面板下殼兩側的凸弧面結構與面板側部兩側的凸凹弧面結構過渡連接。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面板側部兩側的凸凹弧面結構相同,所述面板下殼兩側的凸弧面結構相同,所述面板下殼兩側的凸弧面結構平滑過渡連接形成面板下殼的平面結構。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面板上殼與面板下殼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一起。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控制按鈕包括電源開關按鈕、暫停按鈕、功能按鈕、復位按鈕。
[0009]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設計呈流線型結構,符合人體工程學柔和的流線型要求,操作員握在手里操作控制面板,能夠防滑、顯得更柔和、靈活,其次,能夠避免操作員、特別是經常上夜班的操作員長時間站立著操作出現的雙腿腿部沉重、乏力、麻木、疼痛的感覺,也不會患腿部疾病。【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主視圖。
[0014]圖4為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閱圖1?2,一種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用于控制工業用機器人,包括面板上殼10、面板下殼20、置于面板上殼10與面板下殼20之間的電路板11、置于面板上殼10與電路板11相連接的控制按鈕12、以及安裝在面板上殼10的顯示屏13,所述面板上殼10與面板下殼20固結為一體形成面板側部30,所述面板側部30兩側為凸凹弧面結構301,所述面板下殼20兩側為凸弧面結構201,所述面板下殼20兩側的凸弧面結構201與面板側部30兩側的凸凹弧面結構301過渡連接。這樣做的好處是手持電動控制面板可以更方便地握在操作員手中,能夠防滑、顯得更柔和、靈活,符合人體工程學柔和的流線型要求。
[0016]參閱圖3?4,所述面板側部30兩側的凸凹弧面結構301相同,所述面板下殼20兩側的凸弧面結構201相同,所述面板下殼20兩側的凸弧面結構201平滑過渡連接形成面板下殼20的平面結構202,這樣手持電動控制面板的整體結構更加美觀。
[0017]作為優選,所述面板上殼10與面板下殼20通過螺釘14固定連接在一起,這樣,可以通過拆卸螺釘14,對面板上殼10與面板下殼20之間的電路板11進行維修或更換。
[0018]所述控制按鈕12包括電源開關按鈕121、暫停按鈕122、功能按鈕123、復位按鈕124,操作者通過開啟電源開關按鈕121,設定功能按鈕123,工業用機器人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實現各種功能,從而最后實現生產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的效果。
[0019]使用時,將手持伺服控制面板通過導線與工業用機器人連接,操作者手握手持伺服控制面板,操作員握在手里操作控制面板能夠防滑、顯得更柔和、靈活,開啟電源開關按鈕121,通過眼睛觀看面板上殼10的顯示屏13,從而有效地設定功能按鈕123,通過電路板11,工業用機器人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實現各種功能,從而最后實現生產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的效果,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啟暫停按鈕122或復位按鈕124進行調節,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工業用機器人的自動化、智能化功能。操作過程中,操作者、特別是經常上夜班的操作者感覺到雙腿腿部沉重、乏力、麻木、疼痛時,可以坐在椅子上對控制按鈕12進行有效控制,這樣操作者也不容易患腿部疾病。
[002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的設計呈流線型結構,符合人體工程學柔和的流線型要求,操作員握在手里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鈕,能夠防滑、顯得更柔和、靈活,其次,能夠避免操作員、特別是經常上夜班的操作員長時間站立著操作出現的雙腿腿部沉重、乏力、麻木、疼痛的感覺,也不會患腿部疾病。
[0021]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持伺服控制面板,用于控制工業用機器人,包括面板上殼(10)、面板下殼(20)、置于面板上殼(10)與面板下殼(20)之間的電路板(11)、置于面板上殼(10)與電路板(11)相連接的控制按鈕(12)、以及安裝在面板上殼(10)的顯示屏(1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殼(10)與面板下殼(20)固結為一體形成面板側部(30),所述面板側部(30)兩側為凸凹弧面結構(301),所述面板下殼(20)兩側為凸弧面結構(201),所述面板下殼(20)兩側的凸弧面結構(201)與面板側部(30)兩側的凸凹弧面結構(301)過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伺服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側部(30)兩側的凸凹弧面結構(301)相同,所述面板下殼(20)兩側的凸弧面結構(201)相同,所述面板下殼(20)兩側的凸弧面結構(201)平滑過渡連接形成面板下殼(20)的平面結構(20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伺服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殼(10)與面板下殼(20)通過螺釘(14)固定連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伺服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鈕(12)包括電源開關按鈕(121)、暫停按鈕(122)、功能按鈕(123)、復位按鈕(124)。
【文檔編號】B25J13/06GK203712711SQ20132084162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嚴奇峰 申請人:寧波甬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