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涉及鐵路車輛配件安裝工具【技術領域】。該工裝包括一個帶有方形門孔的車廂平臺,在車廂平臺上設有用于定位門板位置的X向定位調節機構和Y向定位調節機構,Y向定位調節機構為:在門孔的一條X向邊一側的車廂平臺上設有兩個第一定位塊,兩個第一定位塊與門孔相鄰的兩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且此平面與Y向邊垂直;X向定位調節機構為:在門孔兩條Y向邊兩側的車廂平臺上分別設有用于調節門板位置的絲杠,絲杠的絲杠螺母連接有推板。利用該工裝能夠將敞車下側門板和折頁定位在需要安裝的位置,使左右搭接一致,定位精確,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車輛配件安裝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鐵路運輸是目前運量大、速度快的最普遍運輸形式,特別是對于擔負貨運任務的火車,在當今運輸領域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大量的鐵路敞車需要進行制作并投入使用,在鐵路各型敞車下側門新制時,由于折頁和門板定位不精確、折頁變形等原因,導致下側門在車體側墻上組裝時,存在門縫大、搭接量小、左右不一致等慣性質量問題,必須時刻進行檢驗和校對,甚至對于某些嚴重的質量問題必須進行返工重新加工,不僅浪費了生產材料,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0003]現在需要一種安裝敞車下側門時能夠將下側門板準確的定位在車廂壁上的定位
組裝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利用該工裝能夠在安裝下側門板的時候將門板定位在需要安裝的位置,使左右搭接一致,門板定位精確,并且能夠定位折頁的位置,防止折頁因位置不對而變形。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其特征是:包括一個帶 有方形門孔的車廂平臺,在車廂平臺上設有用于定位門板位置的X向定位調節機構和Y向定位調節機構,所述Y向定位調節機構為:在門孔的一條X向邊一側的車廂平臺上設有兩個第一定位塊,所述兩個第一定位塊與門孔相鄰的兩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且此平面與Y向邊垂直;所述X向定位調節機構為:在門孔兩條Y向邊兩側的車廂平臺上分別設有用于調節門板位置的絲杠,所述絲杠的絲杠螺母連接有推板。
[0006]優選的,所述推板與門孔相鄰的面為推頂面,所述推頂面與X向邊垂直。
[0007]優選的,在車廂平臺上還設有用于定位折頁的第二定位塊,所述第二定位塊包括用于定位折頁在X向位置的X向定位塊和用于定位折頁在Y向位置的Y向定位塊。
[0008]優選的,所述X向定位塊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門孔兩個X向邊的一側,且兩個X向定位塊帶有處于同一平面上且與X向邊垂直的同側端面;所述Y向定位塊的數量為一個,所述Y向定位塊與門孔相鄰的端面與Y向邊垂直。
[0009]優選的,在兩個推板的一側均設有刻度尺,所述推板的推頂面還與刻度尺的長度
方向垂直。
[00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該下側門板的組裝工裝既能夠精準的定位門板的安裝位置,又能夠定位折頁的安裝位置,門板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通過頂部的兩個第一定位塊來實現定位,而左右方向的位置通過絲杠的調節來定位,在絲杠螺母上的推板下側設有刻度尺,當兩側推板所對準的刻度尺的讀數一致時則門板被調到了適當的位置,即可進行安裝,同時折頁通過第二定位塊進行定位,該門板和折頁的定位方式操作簡單、定位準確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其中,1、門孔,2、車廂平臺,3、門板,4、X向邊,5、Y向邊,6、第一定位塊,7、絲杠,8、
絲杠螺母,9、推板,10、推頂面,11、折頁,12、X向定位塊,13、Y向定位塊,14、刻度尺。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由于圖1和圖2的均為水平放置,為了方便描述各個部件之間的位置關系,所以特在圖中確定了 X方向和Y方向,如圖1所示:一種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包括一個帶有方形門孔I的車廂平臺2,在車廂平臺2上設有用于定位門板3位置的X向定位調節機構和Y向定位調節機構,所述Y向定位調節機構為:在門孔I的一條X向邊4 一側的車廂平臺2上設有兩個第一定位塊6,所述兩個第一定位塊6與門孔I相鄰的兩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且此平面與Y向邊5垂直;所述X向定位調節機構為:在門孔I兩條Y向邊5兩側的車廂平臺2上分別設有用于調節門板3位置的絲杠7,所述絲杠7的絲杠螺母8連接有推板9。
[0016]如圖2所示,車廂平臺2就是帶有門孔I的車廂壁,現在需要將門板3準確的定位在車廂平臺2上,防止出現上下左右搭接不均勻的情況,首先將車廂平臺2平放,然后用機械或人力將需要定位的門板3放在車廂平臺2的上部,此時Y方向就是車廂平臺2豎直放置時的豎直方向,X方向就是車廂平臺2豎直放置時的水平方向,門板3在Y方向的定位只需要門孔I 一側的兩個第一定位塊6,第一定位塊6的位置是事先定位好的,只要門板3的一端頂住兩個第一定位塊6靠近門孔I 一側的端面,就可以確定門板3在Y方向的位置,門板3在X方向的位置由左右兩側的絲杠7進行調節,絲杠7進行旋轉,絲杠螺母8在X方向做左右運動,絲杠螺母8與推板9相連接,推板9帶有與X向邊4垂直的推頂面10,可以推動門板3左右運動,從而完成門板3在X方向的定位。
[0017]所述推板9與門孔I相鄰的面為推頂面10,所述推頂面10與X向邊4垂直。在車廂平臺2上還設有用于定位折頁11的第二定位塊,所述第二定位塊包括用于定位折頁11在X向位置的X向定位塊12和用于定位折頁11在Y向位置的Y向定位塊13。
[0018]所述X向定位塊12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門孔I兩個X向邊4的一側,且兩個X向定位塊12帶有處于同一平面上且與X向邊4垂直的同側端面;所述Y向定位塊13的數量為一個,所述Y向定位塊13與門孔I相鄰的端面與Y向邊5垂直。
[0019]折頁11也需要定位,在定位好門板3之后就需要定位折頁11的位置,折頁11的定位依靠的是第二定位塊,如圖2所示,每組第二定位塊包括用于定位折頁11在X向位置的兩個X向定位塊12和用于定位折頁11在Y向位置的Y向定位塊13,共有兩組第二定位塊,折頁11呈長柱狀,所以在X方向的定位需要兩個具有一定距離的X向定位塊12,這兩個X向定位塊12帶有處于同一平面上且與X向邊4垂直的同側端面,這樣折頁11就可以同時靠緊兩個X向定位塊12,并且保持豎直,即保持與X向邊4垂直,而折頁11在Y方向的定位只需要一個Y向定位塊13將折頁11的一端頂住即可,X向定位塊12和Y向定位塊13均為事先定位好的,只要沿著這兩種定位塊的位置放置折頁11即可準確定位。
[0020]在兩個推板9的一側均設有刻度尺14,所述推板9的推頂面10還與刻度尺14的長度方向垂直。刻度尺14的位置也是事先在車廂平臺2上定好的,只要左右兩側的推頂面10在刻度尺14上的讀數相同,則門板3在X方向就完成了定位。
[002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該下側門板的組裝工裝既能夠精準的定位門板的安裝位置,又能夠定位折頁的安裝位置,門板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通過頂部的兩個第一定位塊來實現定位,而左右方向的位置通過絲杠的調節來定位,在絲杠螺母上的推板下側設有刻度尺,當兩側推板所對準的刻度尺的讀數一致時則門板被調到了適當的位置,即可進行安裝,同時折頁通過第二定位塊進行定位,該門板和折頁的定位方式操作簡單、定位準確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
【權利要求】
1.一種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其特征是:包括一個帶有方形門孔(I)的車廂平臺(2),在車廂平臺(2)上設有用于定位門板(3)位置的X向定位調節機構和Y向定位調節機構,所述Y向定位調節機構為:在門孔(I)的一條X向邊(4) 一側的車廂平臺(2)上設有兩個第一定位塊(6 ),所述兩個第一定位塊(6 )與門孔(I)相鄰的兩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且此平面與Y向邊(5)垂直;所述X向定位調節機構為:在門孔(I)兩條Y向邊(5)兩側的車廂平臺(2)上分別設有用于調節門板(3)位置的絲杠(7),所述絲杠(7)的絲杠螺母(8)連接有推板(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其特征是:所述推板(9)與門孔(I)相鄰的面為推頂面(10),所述推頂面(10)與X向邊(4)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其特征是:在車廂平臺(2)上還設有用于定位折頁(11)的第二定位塊,所述第二定位塊包括用于定位折頁(11)在X向位置的X向定位塊(12)和用于定位折頁(11)在Y向位置的Y向定位塊(1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其特征是:所述X向定位塊(12)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門孔(I)兩個X向邊(4)的一側,且兩個X向定位塊(12)帶有處于同一平面上且與X向邊(4)垂直的同側端面;所述Y向定位塊(13)的數量為一個,所述Y向定位塊(13)與門孔(I)相鄰的端面與Y向邊(5)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鐵路敞車下側門組裝工裝,其特征是:在兩個推板(9)的一側均設有刻度尺(14),所述推板(9)的推頂面(10)還與刻度尺(14)的長度方向垂直。
【文檔編號】B25B11/02GK203818032SQ201420121382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8日
【發明者】李豫川, 田世力, 容春貴 申請人:南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