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其包括直線導軌組件、第一吸嘴裝置和第二吸嘴裝置,以及固定于機械手前端的連接座,所述直線導軌組件包括相配合的導軌桿和滑塊,所述第一吸嘴裝置和所述導軌桿均固定于所述連接座,所述第二吸嘴裝置固定于所述滑塊,所述滑塊可沿所述導軌桿滑動以實現所述第二吸嘴裝置與所述第一吸嘴裝置貼合或分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且節約成本的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 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
【背景技術】
[0002] 對于處于手機中間層的框架中板,其在手機裝配過程中包含有在框架中板上粘貼 貼片工序,該工序具體是貼片由貼片卷盤供應,并通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將貼片 吸起,然后再將貼片壓合到框架中板上。
[0003] 現有技術中的吸嘴壓合機構一般僅設有一個用于吸取貼片的吸嘴,機械手每作業 一次,即機械手帶動吸嘴壓合機構從貼片供料處吸取并將貼片壓合至框架中板上,只能完 成一次粘貼貼片的工序,導致在該粘貼貼片工序中存在效率低、成本1?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生 產效率,且節約成本的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 提供了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頭壓合機構,包括直線導軌組件、第一吸嘴 裝置和第二吸嘴裝置,以及固定于機械手前端的連接座,所述直線導軌組件包括相配合的 導軌桿和滑塊,所述第一吸嘴裝置和所述導軌桿均固定于所述連接座,所述第二吸嘴裝置 固定于所述滑塊,所述滑塊可沿所述導軌桿滑動以實現所述第二吸嘴裝置與所述第一吸嘴 裝置貼合或分離。
[0007] 其中,所述第一吸嘴裝置包括第一基板和設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吸嘴頭,所 述第二吸嘴裝置包括所述第二基板和設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吸嘴頭,所述第一基板與 所述第二基板并排設置,所述第一吸嘴頭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二吸嘴頭的位置,所述第一吸 嘴頭與所述第二吸嘴頭的位置相對設置。
[0008] 其中,在所述第一吸嘴裝置與所述第二吸嘴裝置處于貼合的狀態,所述第一嘴頭 和所述第二吸嘴頭之間留有間隙。
[0009]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一吸嘴頭之間設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橫 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橫截面,且大于所述第一吸嘴頭的橫截面;
[0010] 所述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二吸嘴頭之間設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橫截面小 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橫截面,且大于所述第二吸嘴頭的橫截面。
[0011] 其中,所述第一吸嘴裝置通過螺栓與所述連接座可拆卸連接。
[0012] 其中,所述第二吸嘴裝置通過螺栓與所述滑塊可拆卸連接。
[00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 該吸嘴壓合機構使用過程中,第二吸嘴裝置與第一吸嘴裝置先貼合,機械手將吸 嘴壓合裝置移動至貼片卷盤的供料口處吸取貼片,待吸取貼片后,再將吸嘴壓合機構提起, 此時,滑塊帶動第二吸嘴裝置沿導軌桿滑動以使第二吸嘴裝置和第一吸嘴裝置分離,最后 由機械手將貼片壓合至框架中板,并重復循環。該過程中,吸嘴壓合機構能夠一次吸取兩片 貼片,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方案提高了機械手單次作業的工作效率,同時,對于同樣的 貼片量,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方案可以減少機械手作業的次數,降低機器設備所需的功 耗,節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 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吸嘴裝置與第一吸嘴裝置貼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7]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吸嘴裝置與第一吸嘴裝置分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8] 在圖1和圖2中包括有:
[0019] 1-連接座、21-導軌桿、22-滑塊、31-第一吸嘴裝置、311-第一基板、312-第一吸 嘴頭、313-第一凸起、32-第二吸嘴裝置、321-第二基板、322-第二吸嘴頭、323-第二凸起、 4-機械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1]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 圖2所示,包括直線導軌組件、第一吸嘴裝置31和第二吸嘴裝置32,以及固定于機械手4前 端的連接座1,直線導軌組件包括相配合的導軌桿21和滑塊22,第一吸嘴裝置31和導軌桿 21均固定于連接座1,第二吸嘴裝置32固定于滑塊22,滑塊22可沿導軌桿21滑動以實現 第二吸嘴裝置32與第一吸嘴裝置31貼合或分離。
[0022] 該吸嘴壓合機構使用過程中,第二吸嘴裝置32與第一吸嘴裝置31先貼合,機械手 4將吸嘴頭壓合裝置移動至貼片卷盤的供料口處吸取貼片,待吸取貼片后,再將吸嘴壓合機 構提起,然后,滑塊22帶動第二吸嘴裝置32沿導軌桿21滑動以使第二吸嘴裝置32和第一 吸嘴裝置31分離,最后由機械手4將貼片壓合至框架中板,并重復循環。上述過程中,吸嘴 壓合機構能夠一次吸取兩片貼片,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方案提高了機械手4單次作業 的工作效率,同時,對于同樣的貼片量,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方案可以減少機械手4作 業的次數,降低機器設備所需的功耗,節約成本。
[0023] 進一步的,第一吸嘴裝置31包括第一基板311和設置于第一基板311的第一吸嘴 頭312,第二吸嘴裝置32包括第二基板321和設置于第二基板321的第二吸嘴頭322,第一 基板311與第二基板321并排設置,第一吸嘴頭311的位置靠近第二吸嘴頭322的位置,第 一吸嘴頭312與第二吸嘴頭322的位置相對設置,且在第一吸嘴裝置31與第二吸嘴頭322 處于貼合的狀態,第一吸嘴頭312和第二吸嘴頭322之間留有間隙,可使貼片卷盤中兩貼片 之間間距縮小,單個貼片卷盤容納更多的貼片,同時,兩貼片之間又留一定的間隙,可避免 吸嘴頭壓合機構吸取貼片的過程中兩貼片出現粘連的問題。
[0024] 第一基板311與第一吸嘴頭312之間設置有第一凸起313,第一凸起313的橫截面 小于第一基板311的橫截面,且大于第一吸嘴頭312的橫截面,第二基板321與第二吸嘴頭 322之間設置有第二凸起323,第二凸起323的橫截面小于第二基板321的橫截面,且大于 第二吸嘴頭322的橫截面,可避免第一基板311和第二基板321在吸取貼片時過于靠近貼 片卷盤的供料口處,簡化了貼片卷盤的供料口處的機械結構,降低機械結構的設計難度。
[0025] 第一吸嘴裝置31通過螺栓與連接座1可拆卸連接,第二吸嘴裝置32通過螺栓與 滑塊22可拆卸連接,便于后續的維護和更換。
[0026]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 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 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 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線導軌組件、第一吸 嘴裝置和第二吸嘴裝置,以及固定于機械手前端的連接座,所述直線導軌組件包括相配合 的導軌桿和滑塊,所述第一吸嘴裝置和所述導軌桿均固定于所述連接座,所述第二吸嘴裝 置固定于所述滑塊,所述滑塊可沿所述導軌桿滑動以實現所述第二吸嘴裝置與所述第一吸 嘴裝置貼合或分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吸嘴裝置包括第一基板和設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吸嘴頭,所述第二吸嘴裝置包括 第二基板和設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吸嘴頭,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并排設置, 所述第一吸嘴頭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二吸嘴頭的位置,所述第一吸嘴頭與所述第二吸嘴頭的 位置相對設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第一吸嘴裝置與所述第二吸嘴裝置處于貼合的狀態,所述第一吸嘴頭和所述第二吸嘴頭 之間留有間隙。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一吸嘴頭之間設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橫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基 板的橫截面,且大于所述第一吸嘴頭的橫截面; 所述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二吸嘴頭之間設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橫截面小于所 述第二基板的橫截面,且大于所述第二吸嘴頭的橫截面。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吸嘴裝置通過螺栓與所述連接座可拆卸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設于機械手前端的吸嘴壓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吸嘴裝置通過螺栓與所述滑塊可拆卸連接。
【文檔編號】B25J15/00GK203843845SQ201420138344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賀志輝, 李慶孟, 魏曉鋒 申請人:東莞譽銘新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