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由拆卸扳手(1)、支撐環(2)、支撐扳手(3)組成;所述拆卸扳手為C型扳手,C型上下面均有卡環(11),C型扳手頭內側有卡齒(12);所述支撐環為一側延伸有套環(21)的支撐柱(23),所述套環上有卡環槽(22),所述卡環(11)緊密嵌入卡環槽(22);所述支撐扳手(3)為開口扳手,所述開口兩側各有一個卡鍵(31),所述支撐環(2)的支撐柱(23)卡入所述支撐板手(3)的支撐槽(32)中。本實用新型所述拆卸器,使用更加靈活機動,保證了數控設備的安全運行;并且減少了現場生產中因頻繁更換銑刀而造成的工人體力損耗,縮短了數控工人加工前準備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手持式刀柄拆卸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刀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拆裝數控銑床用刀柄的手持式拆卸器。
【背景技術】
[0002]數控銑床零件加工適應性強、靈活性好,能加工輪廓形狀特別復雜或難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并且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等,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數控機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數控銑床已成為銑床消費的主流。然而,目前數控銑床、加工中心所普遍使用夾持銑刀用刀柄,對刀柄拆裝銑刀的方式是使用固定卸刀座配合月牙扳手進行拆裝。卸刀座通常固定在桌面上使用,使用時將刀柄裝入卸刀座孔內,卸刀座上兩方形鍵卡入刀柄鍵槽處,使刀柄被固定在卸刀座上,進而利用月牙扳手轉動刀柄上的刀帽,從而完成銑刀的拆裝工作。
[0003]該方式一方面由于卸刀座為固定式,不可移動,拆裝銑刀的工作只能在卸刀座安裝的位置進行,車間工人更換刀具時需要往返于機床與卸刀座之間多次,耗費工人體力和時間,降低了生產效率,并且工人更換銑刀時離開運行中的數控機床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卸刀座在拆卸銑刀時,需另配月牙扳手進行銑刀的拆裝,月牙扳手與卸刀座不是一個整體,不僅攜帶不便,也不便于實際操作。
[0004]因此,一種便于工人使用的刀柄拆卸工具對數控加工實際操作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專利CN201220573125.X公布了一種數控刀柄拆卸專用工具,該設計采用一端為U型插口的扳手;然而在使用過程中,工人必須一手抓住刀柄,另一手握該專用工具的扳手處向下用力。手握刀柄不僅操作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另一手握扳手向下,沒有有效的作用力提供支撐。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現有拆裝銑刀的方式,對于頻繁更換刀具的數控加工存在耗費工人體力和不利于生產效率提升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攜帶和移動、方便操作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由拆卸扳手、支撐環、支撐扳手組成;所述拆卸扳手的扳手頭的內側形狀與刀柄的刀帽形狀相貼合,且扳手頭上有卡環;所述支撐環為一側延伸有套環的支撐柱,所述套環上有卡環槽,所述卡環緊密嵌入卡環槽;所述支撐扳手為開口扳手,所述開口兩側各有一個卡鍵,所述支撐環的支撐柱卡入所述支撐扳手的支撐槽中。
[0007]優選的,所述拆卸扳手為C型扳手,C型扳手頭的內側形狀與刀柄的刀帽形狀相貼合,C型扳手頭上下面均有卡環,C型扳手頭內側有卡齒。
[0008]更進一步的,所述拆卸扳手、支撐扳手為單頭扳手。所述拆卸扳手、支撐扳手的手柄為鏤空。
[0009]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拆卸器解決了卸刀座不可攜帶的問題,工人無需離開工位便可進行銑刀的拆裝,使用更加靈活機動,更保證了數控設備的安全運行;并且減少了現場生產中因頻繁更換銑刀而造成的工人體力損耗,更縮短了數控工人加工前準備時間,提尚了生廣效率。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的立體結構圖。
[0011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的俯視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拆卸扳手的側視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拆卸板手的俯視圖。
[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拆卸扳手的立體圖。
[0015]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環的側視圖。
[0016]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環的俯視圖。
[0017]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環的立體圖。
[0018]圖9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扳手的側視圖。
[0019]圖10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扳手的俯視圖。
[0020]圖1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扳手的立體圖
[0021 ]圖1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拆卸器配合刀柄的安裝示意圖。
[0022]圖1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拆卸器裝配上刀柄的示意圖。
[0023]圖1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拆卸器裝配上刀柄的側視圖。
[0024]圖中標號分別如下:
[0025]I一一拆卸扳手、2—一支撐環、3—一支撐扳手、4一一刀柄、10—一扳手頭、11一一卡環、12——卡齒、21——套環、22——卡環槽、23——支撐柱、31——卡鍵、32——支撐槽、40——刀帽、41——刀帽鍵槽、42——刀柄鍵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實施例——種手持式刀柄拆卸器
[0028]如圖1-11所示,本實用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由拆卸扳手1、支撐環2、支撐扳手3組成;拆卸扳手的扳手頭10的內側形狀與刀柄的刀帽40形狀相貼合,且扳手頭10有卡環11;支撐環為一側延伸有套環21的支撐柱23,套環上有卡環槽22,卡環11緊密嵌入卡環槽22;支撐扳手3為開口扳手,開口兩側各有一個卡鍵31,支撐環2的支撐柱23卡入支撐扳手3的支撐槽32中。如圖2-4、8-10所示,拆卸扳手1、支撐扳手3為單頭扳手。拆卸扳手的扳手頭10的內側形狀與刀柄的刀帽40形狀相貼合,使得拆卸扳手在旋轉時能夠轉動刀柄的刀帽。具體的,拆卸扳手為C型扳手,C型扳手頭10的內側形狀與刀柄的刀帽40形狀相貼合,C型扳手頭10上下面均有卡環11,C型扳手頭10內側有卡齒12;通過卡齒12更好的固定拆卸扳手和刀帽,卡環11嵌在支撐環2的卡環22槽內轉動。對比圖2,更優化的,所述拆卸扳手1、支撐扳手3的手柄為鏤空。單頭扳手及鏤空結構,一方面節省用料,另一方面便于抓握及拆卸操作。
[0029]實施例二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的使用方法
[0030]如圖12所示,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將已經裝上銑刀的刀柄4從所述支撐環2的套環21中穿過;然后使支撐扳手3上的兩個卡鍵31對準刀柄4上的鍵槽42,卡鍵31與刀柄鍵槽42配合起固定作用,使得刀柄4在支撐扳手3上不可轉動;然后將拆卸扳手I的C型卡環11卡入支撐環2上方卡環槽22內,使得拆卸扳手I可以順卡環槽22內移動,另外拆卸扳手I內的卡齒12鉤住刀柄4的刀帽鍵槽41。如圖13、14所示已經裝好刀柄4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用力轉動拆卸扳手I,使其順卡環槽22內移動,即可完成拆裝動作。
[003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適用于圓柱或圓錐形狀的刀柄,并且該刀柄采用刀帽來鎖緊,刀帽順螺紋下移,如采用刀帽鎖緊的BT-40、BT-50刀柄等。拆卸扳手的扳手頭根據刀帽的形狀變化,因此具有更多使用情況,如刀帽為圓形、正六方型的情況;C形扳手適用于刀帽為圓形且有刀帽鍵槽的情況等等。
[0032]本實用新型的拆卸器為手持式小型裝備,可以實現每個生產工位配備一套,工人在拆卸刀具的時候無需往返于更換點和設備之間,節省了加工準備時間;并且本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可以隨工具箱進行移動,在各種環境中使用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0033]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器由拆卸扳手(I)、支撐環(2)、支撐扳手(3)組成;所述拆卸扳手的扳手頭(10)的內側形狀與刀柄的刀帽(40)形狀相貼合,且扳手頭(10)有卡環(11);所述支撐環為一側延伸有套環(21)的支撐柱(23),所述套環上有卡環槽(22),所述卡環(11)緊密嵌入卡環槽(22);所述支撐扳手(3)為開口扳手,所述開口兩側各有一個卡鍵(31),所述支撐環(2)的支撐柱(23)卡入所述支撐扳手(3)的支撐槽(32)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扳手為C型扳手,C型扳手頭(10)的內側形狀與刀柄的刀帽(40)形狀相貼合,C型扳手頭(10)上下面均有卡環(11),C型扳手頭(10)內側有卡齒(1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扳手(1)、支撐扳手(3)為單頭扳手。4.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卸扳手(I)、支撐扳手(3)的手柄為鏤空。
【文檔編號】B25B27/00GK205703962SQ20162050794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9日
【發明人】王海賓, 徐健, 周皇衛, 胡俊
【申請人】王海賓, 成都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