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隨車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汽車修理工具相配套的工具存放裝置。
現有的汽車隨車工具箱大都設在車體的某個部位,功能單一,取放不便,故使用范圍受限,特別是當駕駛員在車底部維修作業時,這種工具箱尤為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是,設計一種合上即為工具箱,打開即可供駕駛員臥榻維修作業之用的平面滑板式多功能隨車工具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在箱包型的工具箱上、下箱體底部安裝有6個行走輪和2個萬向輪,箱包的里面裝有工具托盤,在托盤上備有工具插帶和磁座式工作燈;在箱包的里面還裝有工作枕。使用時將箱包打開,取出工具托盤和工作枕,分別安裝在箱體的正、側位,將上下箱體展成180°平板,然后將其翻轉過來,使行走輪與萬向輪接觸地面,這樣箱包就成為一個矩形的平面滑板并裝有工具。駕駛員即可仰臥在平面滑板上,由兩腿驅動使其進入汽車底部。由于在平面滑板的一端裝有萬向輪,故駕駛員在雙腿的控制下可在車底部靈活移動,以到達修理部位。這種多功能隨車工具箱即便利于駕駛員隨時取放工具,又解決了駕駛員在車底部維修作業時由于身體直接接觸地面而引發的各種疾病,也利于駕駛員的個人衛生,且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舒適等特點,具有一定的使用和推廣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平面滑板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工具托盤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磁座式工作燈結構示意圖;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由圖1、2、3、4給出。如圖1、2、3、4所示,在上箱體1底部裝有行走輪3(2個)及萬向輪2(2個),在下箱體5底部裝有行走輪3(2個)及工具托盤7,在工具托盤7上備有磁座式工作燈10和工具插帶13,在下箱體5處還裝有工作枕8,上箱體1與下箱體5用合頁4連接。作業時接下箱體扣12,將上箱體1與下箱體5打開,取出工具托盤7及工作枕8。將上下箱體展成180°并翻轉使行走輪3及萬向輪2接觸地面,這樣整個箱子就折成了一個矩形平面滑板15,在平面滑板15的一側裝有工具托盤連接插座6和工作枕插座9,使用時將工具托盤7的插板11插入連接插座6,將工作枕上的插桿14插入滑板上的工作枕插座9,這樣就使得平面滑板15與工具托盤7及工作枕8結成一體。駕駛員上身仰臥在平面滑板15上,雙腿驅動可以到達車底的任何部位進行工作。為方便修理,工具托盤7上備有可隨時取出吸附與車箱底部的工作燈10。當修理工作結束時,將工具托盤7和工作枕8及磁座式工作燈10分別卸下,裝入由上下箱體合成的工具箱內,扣上箱扣12,放在車內,整個作業過程完畢。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隨車工具箱,包括箱體、工具托盤及工作枕,其特征在于箱體內上箱體蓋板及下箱體底板上分別裝有行走輪與方向輪,打開工具箱后即展成一平面,向下翻轉使其行走輪與方向輪著地,形成一平面滑板,在平面滑板的正、側邊框上分別有與工作枕和工具托盤的連接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隨車工具箱,其特征在于上下箱體間以合頁為軸,可在0~180°之間任意翻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隨車工具箱,其特征在于箱體內上箱體蓋板及下箱體底板上或邊框上至少有4-6個行走輪和1-2個方向輪,其中行走輪為普通橡塑輪,方向輪為萬向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隨車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工具托盤通過連接插板或以任何方式與平面滑板的邊框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隨車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工作枕通過插桿或以任意方式與平面滑板相連接,也可將工具枕固定于平面滑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隨車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工具托盤內備有磁座式工作燈。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隨車工具箱,包括箱體,工具托盤,行走輪與萬向輪,工作枕和磁座式工作燈。使用時,將裝有行走輪和萬向輪的上下箱體打開,展成180°平角,則箱體形成一個平面滑板,駕駛員可仰臥在滑板上,雙腿驅動滑板進入車底部進行修理作業。作業結束時,將滑板還原成箱包,并將工具托盤(內裝常用工具)、磁座式工作燈及工作枕裝入箱內,隨車攜帶。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成本低,操作簡單,給駕駛員隨時修理和保養車輛帶來極大的方便。
文檔編號B25H3/00GK2286092SQ96206829
公開日1998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1996年4月3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3日
發明者周德山 申請人:周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