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00552閱讀:36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救生裝置,特別是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
背景技術
為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下使高層建筑內的人員能夠迅速安全 逃生,人們設計了多種救生裝置,其結構一般都由外殼、巻筒、與巻 筒相連的傳動機構及可巻繞于巻筒之上的鋼索(或繩索)等幾部分組 成,同時為了達到下降速度可控的目的, 一般在巻筒的傳動機構上設 置有摩擦輪和剎車片,整個裝置傳動鏈比較長,結構也很復雜,在使 用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故障。而最大的缺點在于不管是那一種救生裝 置,由于設計上的思維定勢,其都采用鋼索或繩索,其中以鋼索居多, 同時在設計上為了保證其強度滿足實際需要,鋼索直徑一般需要達到
5 10mm(繩索直徑則需要達到15mm以上,比鋼索粗),其結果導致 巻起來的體積龐大而笨重,致使整個救生裝置的體積大和重量重,僅 適用于青壯年人群,且只能應對一、二十層的建筑,而對于五十層甚 至更高層的建筑來說則就顯的無能為力,因此時需要的鋼索長度達到 150m以上,巻起來的體積和重量都讓人無法搬動,更別說是使用, 其根本無法應付火災發生時的緊急狀況。另外,在使用中還發現,鋼 索在巻起來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錯位故障而卡死不能拉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其采用蝸輪、蝸 桿及錐齒輪傳動機構,具有傳動鏈短、降速調整方便的特點,同時其
打破了傳統的設計誤區,采用高強度的鋼帶代替鋼索,整個裝置體積 小,重量輕,能夠滿足五十層以上高層建筑及各年齡段人的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包括有外殼、巻筒及與巻筒相連的傳動 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巻筒上設置一凹槽,凹槽上巻繞一鋼 帶,鋼帶的寬度與凹槽相配合,鋼帶的頭部伸出外殼并在其端部設置 一環扣。
上述的鋼帶厚度為0.4 0.8mm。 上述外殼在鋼帶伸出口部位設置有兩導向滾輪。 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蝸輪、蝸桿、錐齒輪和手動搖把,其中的蝸 輪與巻筒同軸設置,蝸桿定位于外殼的內側壁上并與蝸輪嚙合,同時 在蝸桿的一端設置有一錐齒輪,其通過與另一個錐齒輪的相互嚙合實 現與搖把的連接。
上述外殼上設置一手扶把柄。
上述的外殼后部鉸鏈連接一支架,支架上設置有一坐墊和多條保險帶。
上述鋼帶長度的近似計算公式為"("' 》x^^,其中的
A為巻筒凹槽直徑,A為鋼帶巻繞后的直徑,h為鋼帶厚度。
本發明打破了傳統設計誤區,采用高強度的鋼帶代替鋼索,在使 用時,當/450m (相當于50層樓),A=0.1m, h=0.0005m時,我們 可以計算得出巻繞后的直徑/)2&0.29111;當Z-300m(相當于100層樓), D廣0.1m,h-0.0005m時,我們可以計算得出巻繞后的直徑A"0.43m; 從中可以看出整個裝置的體積很小,同時其重量也很輕,方便了人們
的攜帶與使用,完全能夠滿足五十層以上等高層建筑及各年齡段人的 使用。同時因鋼帶寬度與凹槽相配合,在其巻繞的時候不會發生錯位 現象,從而杜絕了卡死故障的發生。此外為了保證鋼帶傳輸的順利流 暢,外殼在鋼帶伸出口部位設置有兩導向滾輪。
本發明中的傳動結構采用蝸輪、蝸桿及錐齒輪,傳動鏈短,機構 簡單,降低了故障率,同時因蝸輪和蝸桿之間具有自鎖功能,當蝸桿 不轉動時,蝸輪就會停止運動,從而通過搖把的轉動實現對下降速度 的適時控制,有利于避免降落時突發的危險事故。
為了方便人們的使用,本發明在外殼后部設置一凹槽,其上鉸鏈 連接一支架,支架上設置有一坐墊和多條保險帶,在不使用時,整個 支架可包裹于外殼表面,對整個裝置的體積不會造成任何影響,而當
使用時,使支架繞鉸接處旋轉180°并與外殼的側面凹槽底部相抵持,
此時人們只要坐于坐墊之上并捆上保險帶即可,其人性化的設計特別 為小孩和老人的使用解決了后顧之憂。
對于高空操作來說,整個裝置的平衡顯得至關重要,為此本發明 在外殼上相對搖把的另一側設置一手扶把柄,在操作時可一手握住手 扶把柄,另一之手轉動搖把,使整個救生裝置平衡下降。


圖1、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傳動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本發明中支架包裹于裝置外面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和2所示, 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包括有外殼l、巻筒
2及與巻筒相連的傳動機構3組成。所述巻筒2上設置一凹槽21 ,凹 槽21上巻繞一鋼帶4,鋼帶4的頭部伸出外殼1并在其端部設置--環扣41,在使用時只要把環扣41與建筑物上的固定卡鉤卡合即可, 在這里,為保證鋼帶4輸出的順利流暢,在外殼l上的鋼帶伸出口部 位設置有兩導向滾輪51、 52。所述鋼帶4的寬度與凹槽21相配合, 使其在巻繞的時候不會發生錯位現象,從而杜絕了卡死故障的發生。 為達到實際需要的強度,鋼帶4厚度取0.4 0.8mm,寬度為10mm
左右,同時鋼帶總長度的近似計算公式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其中的D,為巻筒凹槽直徑,A為鋼帶巻繞后的直徑,h為鋼帶厚
當戶150m (相當于50層樓),A=0.1m, h=0.0005m時,我們可 以計算得出巻繞后的直徑A&0.29m;當P300m(相當于100層樓), D,=0.1m,h=0.0005m時,我們可以計算得出巻繞后的直徑£>2 "0.43m; 從中可以看出整個裝置的體積很小,同時其重量也很輕,方便了人們 的攜帶與使用,完全能夠滿足五十層以上等高層建筑及各年齡段人的 使用。
如圖2所示,傳動機構3包括有蝸輪31、蝸桿32、錐齒輪33、 34和手動搖把35,其中的蝸輪31與巻筒2同軸設置,蝸桿32定位 于外殼1的內側壁上并與蝸輪31嚙舍,同時在蝸桿32的一端設置有 一錐齒輪33,其通過與另一個錐齒輪34的相互嚙合實現與搖把35 的連接。整個裝置傳動鏈短,機構簡單,降低了故障率,同時因蝸輪 31和蝸桿32之間具有自鎖功能,當蝸桿32不轉動時,蝸輪31就會
停止運動,從而通過搖把35的轉動實現對下降速度的適時控制,省 力而且方便,不會因為老人年老體衰或小孩力氣小而無法使用,同時 也有利于避免降落時的突發危險事故。
為了方便人們的使用,本發明在外殼1后部設置一凹槽15,凹 槽15上鉸鏈連接一支架6,支架6上設置有一坐墊61、保險帶62和 卡扣63,同時在外殼1上也設置有保險帶12和卡扣13,在不使用時, 整個支架6可包裹于外殼1表面,如圖3所示,對整個裝置的體積不 會造成任何影響,而當使用時,使支架6繞鉸接處旋轉180。并與外 殼1的側面凹槽底部相抵持,此時人們只要坐于坐墊61之上并捆上 保險帶62、 12即可,其人性化的設計特別為小孩和老人的使用解決 了后顧之憂。
另外,對于高空操作來說,整個裝置的平衡顯得至關重要,為此 本發明在外殼1上相對搖把35的另一側設置一手扶把柄14,在操作 時可一手握住手扶把柄14,另一之手轉動搖把35,使整個救生裝置 平衡下降。
本發明不僅適用于各種高層火災救生之用,同樣也可用于平時的 高空作業操作,其打破了傳統救生裝置的設計誤區,采用高強度的鋼 帶代替鋼索,使整個裝置體積小,重量輕,能夠滿足各年齡段人的使 用,同時其傳動機構的傳動鏈短,降速調整方便簡單,減少了機構故
障的發生。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包括有外殼、卷筒及與卷筒相連的傳動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上設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繞一鋼帶,鋼帶的寬度與凹槽相配合,鋼帶的頭部伸出外殼并在其端部設置一環扣。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帶厚度為0.4 0.8mm。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殼在鋼帶伸出口部位設置有兩導向滾輪。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有蝸輪、蝸桿、錐齒輪和手動搖把,其中的蝸輪 與巻筒同軸設置,蝸桿定位于外殼的內側壁上并與蝸輪嚙合,同時在蝸桿的一端設置有一錐齒輪,其通過與另一個錐齒輪的相互嚙合實現 與搖把的連接。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上設置一手扶把柄。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的外殼后部鉸鏈連接一支架,支架上設置有一坐墊和多條保險帶。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鋼帶長度的近似計算公式為<formula>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其中的D1為巻筒凹槽直徑,D2為鋼帶巻繞后的直徑,h為鋼帶厚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層火災救生裝置,包括有外殼、卷筒及與卷筒相連的傳動機構組成,所述的卷筒上設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繞一鋼帶,鋼帶的寬度與凹槽相配合,鋼帶的頭部伸出外殼并在其端部設置一環扣;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有蝸輪、蝸桿、錐齒輪和手動搖把,其中的蝸輪與卷筒同軸設置,蝸桿定位于外殼的內側壁上并與蝸輪嚙合,同時在蝸桿的一端設置有一錐齒輪,其通過與另一個錐齒輪的相互嚙合實現與搖把的連接。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救生裝置體積大、重量重和適用范圍小的缺點,其具有傳動鏈短、降速調整方便的特點,打破了傳統的設計誤區,采用高強度的鋼帶代替鋼索,使整個裝置體積小,重量輕,能夠滿足五十層以上高層建筑及各年齡段人的使用。
文檔編號A62B1/00GK101172191SQ200610053999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30日
發明者敏 張 申請人:敏 張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