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滅火救生軟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滅火救生軟梯,當建筑發生火災時,消防員可用來進行火場
滅火,另外又可用作火場救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筑火災撲救中,消防員在火場上沿樓層垂直鋪設水帶和架設消防軟梯 的行動都是單獨戰斗進行的。如果將水帶和軟梯互相連接在一起合并使用,就克服了水帶 和軟梯分別鋪設和架設所帶來的諸多作戰環節所帶來的麻煩,從而縮短戰斗展開的時間及 減少人員的投入,更適于火場戰斗的需要。 火場實踐也證明,將水帶和軟梯互相連接在一起使用,在火場作戰中的好處將更 加明顯。 現今消防裝備中也正缺少這種將水帶和軟梯互相連接在一起,既可用來進行火場 滅火,又可用作火場救生的器材裝備。本實用新型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將水帶和軟梯互相連 接在一起合并使用,使其能夠同時達到火場滅火和救人的目的。
發明內容在建筑火災中,為了克服分別鋪設水帶和架設軟梯所帶來的弊端,將水帶和軟梯
互相連接在一起合并使用,就能夠達到既可火場滅火又可實施救人的雙重目的,本實用新
型提供了這樣一種滅火救生軟梯。 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種滅火救生軟梯,由水帶、軟梯、套環、伸縮桿、安全繩構成,其特征是水帶設置 在軟梯一側,梯帶與水帶互相連接在一起,同時形成上、下端兩個套環。其中,水帶可設置在 軟梯右側或左側,以及伸縮桿可采用彈簧式或螺絲扣式,另外,設置的兩條安全繩帶有安全 鉤。 通過使用伸縮桿將本實用新型方便、快捷地固定在建筑窗口內側。 使用兩條帶有安全鉤的安全繩連接到室內安全固定的物體上,保證本實用新型懸
掛得更加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上、下端都有相同套環,連接使用時上、下端都可操作,且可通過套環 上安全鉤與另一部互相連接聯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達到了能夠同時進行火場滅火和救人的目的。 2.縮短了火場戰斗展開的時間。 3.減少了火場兵力使用的投入。 4.有效解決了沿樓層垂直鋪設水帶所帶來的水帶固定難題。 5.在資金緊缺的地區,可有效緩解消防登高車輛不足的問題。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左視圖。圖中(1)安全鉤(14)安全繩套環(2)安全繩套環(15)右側安全繩(3)左側安全繩(16)水帶帶口(4)安全繩套環(17)安全繩套環(5)安全鉤(18)安全鉤(6)伸縮桿(19)梯帶水帶套環(7)梯帶套環(20)軟梯右側梯帶(8)軟梯左側梯帶(21)梯帶水帶連接編織物(9)軟梯梯登(22)水帶(10)軟梯(23)梯帶水帶套環(11)梯帶套環(24)安全鉤(12)安全鉤(25)水帶帶口(13)安全鉤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l,在使用時,將伸縮桿(6)伸長后穿過梯帶套環(7)和梯帶水帶套環(19), 再將伸長的伸縮桿(6)水平橫擋在建筑窗口內側固定,然后將本實用新型沿樓層垂直鋪 設,再將左側安全繩(3)、右側安全繩(15) —端的安全鉤(5、18)與梯帶套環(7)和梯帶水 帶套環(19)相連接,安全繩的另一端利用安全鉤(1、13)與室內固定物體連接,更保證了本 實用新型懸掛使用時的安全性,實現方便滅火救人目的。
權利要求一種滅火救生軟梯,由水帶、軟梯、套環、伸縮桿、安全繩構成,其特征是水帶設置在軟梯一側,梯帶與水帶互相連接在一起,同時形成上、下端兩個套環。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滅火救生軟梯,其特征是水帶可設置在軟梯右側或左側。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滅火救生軟梯,其特征是伸縮桿可采用彈簧式或螺絲扣式。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滅火救生軟梯,其特征是設置的兩條安全繩帶有安全鉤。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的消防器材裝備,既可用來進行火場滅火,同時又可作為火場救生的滅火救生軟梯。該裝置由水帶和軟梯互相連接在一起,伸縮桿和安全繩負責將水帶和軟梯固定在建筑窗口內側以增大其安全性。該裝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文檔編號A62C33/00GK201535134SQ200820231920
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2日
發明者薛國軍 申請人:薛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