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深井救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下救護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搶救落入小口徑深井人員的
施救工具。
背景技術:
在我國北方地區,農民為了抗旱常采取打井取水的方法來澆灌農作物,這種井往往口徑不大,只能容一個人上下,而且較深,由于這種井又往往沒有圍口 ,許多井口被雜草覆蓋后,隱蔽性很強,因此,經常有人落入井下,在電視里經常看到消防人員前去搶救,但是,在搶救那些老小和神志迷糊的人員時,救生索具下去后,他們不知道如何捆綁,救援人員下井后由于井口太小不能在同一個平面去幫助他,只好通過無數次的大聲講解,才能勉強幫扎,然面往往是幫扎錯誤或者捆綁不實,在起吊過程中又有掉下去的危險,而且浪費施救時間,如果碰到落井人員神志不清或者已昏迷,那么施救工作就更加困難。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落井人員不熟悉或者不能捆綁救生索具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深井救生裝置,該裝置無需專業捆綁技術,施救時只要將落井人員罩在其中,手臂和腿伸入網孔中,逐漸收緊下口綱繩,將其裹入網內就能吊出井中獲救。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用繩索編織成錐形網兜,頂端連接主提繩,底部開口并固定若干個重墜,網兜上部的網孔能伸入手臂,下部的網孔能伸入人體的大腿,在底部的網口串入能收縮的綱繩,綱繩連接付提繩,付提繩向上從網兜的頂穿出。在網兜底口向上一段距離的網壁上固定一個可以伸縮具有彈性的支撐圈。在網兜頂端固定照明燈和擴音器。使用時,首先調整支撐圈與井口大小的尺度,使支撐圈略小于井口,然后放入井中向下降,同時放松付提繩,在重墜的作用下使底口敝開,并會向水下沉,打開照明燈和擴音器,將落井人罩入網兜內,用擴音器提示落井人員向網兜內上方攀爬,然后將手臂和腿伸入網孔中,這時施救人員稍稍向上提一下主提繩,當確認落井人進入網兜后,收緊付提繩,收縮綱繩使下口封閉,這時整個落井人被裹入網兜后,就可以起吊主提繩將人救出,如果落井人已昏迷或者是小孩就依靠網兜的重墜拖曳底部網口向下沉,盡量使網口的底線沉到落井者的上方,這時逐漸提升付提繩,將綱繩收緊封閉底部網口 ,當確認落井者被包裹在網內后,起吊主提繩將人救出,從而達到克服救生索具不用捆綁也能救落入小口徑深井人員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為施救人員提供一種方便、有效搶救落入窄口深井者的簡易裝置。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07]
圖1是一種深井救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08] 圖中,1、主提繩,2、付提繩,3、擴音器,4、照明燈,5、網兜,6、支撐圈,7、綱繩,8、重墜。
具體實施方式在
圖1中,用繩索編織成錐形網兜5,網兜的頂端連接主提繩1,網兜上部的網孔能 伸入手臂,下部網孔能伸入人的大腿,網兜下端開口 ,周邊固定若干個重墜8,避免重墜砸傷 人,在重墜表面包裹軟性物質,網口串入綱繩7,綱繩連接付提繩2,付提繩向上從網兜的頂 端穿出,在底端網口向上一段距離固定一個具有彈性且能伸縮的支撐圈6,它能根據井口的 大小來調節網口的大小。為避免井壁回音導致落井人聽不清楚上面喊話,在網兜的頂端安 裝一擴音器3,為了更清楚看清井下狀況,在網兜的頂端安裝一照明燈4,照明燈和擴音器 由井上人員控制。
權利要求一種深井救生裝置,用繩索編織成錐形網兜,其特征是在網兜的頂端連接主提繩,網兜的底端開口周邊固定若干個重墜,底端網口串入能收縮的綱繩,綱繩連接付提繩,付提繩向上從網兜的頂端穿出,在底端網口向上一段距離固定一個能伸縮且具有彈性的支撐圈,以利于撐開底端網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處深井救生裝置,其特征是在網兜的頂端安裝擴音器和 照明燈,由井上人員控制。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處深井救生裝置,其特征是網兜上部網孔能伸入人體的 手臂,下部網孔能伸入人體的大腿。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處深井救生裝置,其特征是重墜的外表包裹軟性材料。
專利摘要一種深井救生裝置,用繩索編織成錐形網兜,上端連接主提繩,下端開口固定若干個重墜,下端網口串入能收縮的綱繩,綱繩連接付提繩,在下端網口的上方固定一個能伸縮的支撐圈,施救時將網兜罩在落井人的四周,利用重墜拖曳網口向下沉,然后逐漸提升付提繩使綱繩漸漸收緊封閉底端網口,將落井人包裹在網內,如果落井者神志比較清醒,則可指導其手臂或大腿伸入網孔中,更有利于安全起吊,當確認落井者被裹入網兜內,就可起吊主提繩將落井者救出,從而達到快速、方便施救落入小口徑深井中人員的目的。
文檔編號A62B99/00GK201482023SQ20092017483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3日
發明者陳際軍 申請人:陳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