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角救生撬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三角救生撬,包括第一支桿、第二支桿、第三支桿、第四支桿、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一撐桿、第二撐桿、螺桿,第一支桿一端與第二支桿活動連接,第一支桿另一端與第一支撐座相連接,第二支桿一端與第一支桿活動連接,第二支桿另一端與第二支撐座相連接,第三支桿一端與第四支桿活動連接,第三支桿一端與第二支撐座相連接,第四支桿一端與第三支桿活動連接,第四支桿另一端與第一支撐座相連接,第一支撐座上方連接有第一撐桿,第二支撐座上方連接有第二撐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根據不同形狀設置;靈活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三角救生撬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撬,尤其涉及一種三角救生撬。
【背景技術】
[0002]在地震救援現場,常常因為道路堵塞、大型救援機械不足等原因,面對困在倒塌房屋中的人們,只能用人力來救援,費時費力,地震后,往往會有幸存者被倒塌的房梁、斷墻等人手難以搬動的重物擋住逃生通道,因此,逃生通道最重要,此時,如果有一件可以將這些重物張開的工具,在廢墟中撐起一個穩定的可供人體鉆過的通道,幸存者便能獲得逃生的機會,而市面上缺少這種救生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解決市面上的救生撬結構功能單一,在地震救援現場,常常因為道路堵塞、大型救援機械不足等原因,面對困在倒塌房屋中的人們,只能用人力來救援,費時費力,地震后,往往會有幸存者被倒塌的房梁、斷墻等人手難以搬動的重物擋住逃生通道,因此,逃生通道最重要,此時,如果有一件可以將這些重物張開的工具,在廢墟中撐起一個穩定的可供人體鉆過的通道,幸存者便能獲得逃生的機會,而市面上缺少這種救生裝置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新型三角救生撬。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三角救生撬,包括第一支桿、第二支桿、第三支桿、第四支桿、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一撐桿、第二撐桿、螺桿,所述第一支桿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桿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桿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座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桿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桿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桿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座活動連接;
[0005]所述第三支桿一端與所述第四支桿活動連接,所述第三支桿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座活動連接,所述第四支桿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桿活動連接,所述第四支桿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座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上方連接有第一撐桿,所述第二支撐座上方連接有第二撐桿,所述第一撐桿與所述第二撐桿相交的支點活動連接,所述螺桿一端從所述第一支桿及第二支桿相交點插入,所述螺桿另一端從第三支桿及第四支桿穿出,所述螺桿前端設有圓孔。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I)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08](2)可以根據現場縫隙的不同形狀,向不同的方向張開,形成逃生、救援孔;
[0009](3)多個裝置在救災現場排列組合使用,便可形成一個長長的逃生通道;
[0010](4)選擇或定制不同千斤頂原始高度與伸縮高度,以及選擇不同長度鋼制等腰邊,可適用各種不同搶險救災場合,使用廣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三角救生撬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標記:1、第一支桿;2、第二支桿;3、第三支桿;4、第四支桿;5、第一支撐座;
6、第二支撐座;7、第一撐桿;8、第二撐桿;9、螺桿;91、圓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14]實施例1:
[0015]如圖1所示:一種三角救生撬,包括第一支桿1、第二支桿2、第三支桿3、第四支桿
4、第一支撐座5、第二支撐座6、第一撐桿7、第二撐桿8、螺桿9,所述第一支桿I 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桿2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桿I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座5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桿2 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桿I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桿2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座6活動連接;
[0016]所述第三支桿3 —端與所述第四支桿4活動連接,所述第三支桿3 —端與所述第二支撐座6活動連接,所述第四支桿4 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桿3活動連接,所述第四支桿4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座5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5上方連接有第一撐桿7,所述第二支撐座6上方連接有第二撐桿6,所述第一撐桿7與所述第二撐桿6相交的支點活動連接,所述螺桿9 一端從所述第一支桿I及第二支桿2相交點插入,所述螺桿9另一端從第三支桿3及第四支桿4穿出,所述螺桿9前端設有圓孔91。
[0017]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三角救生撬,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桿、第二支桿、第三支桿、第四支桿、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一撐桿、第二撐桿、螺桿,所述第一支桿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桿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桿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座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桿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桿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支桿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座活動連接; 所述第三支桿一端與所述第四支桿活動連接,所述第三支桿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座活動連接,所述第四支桿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桿活動連接,所述第四支桿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座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上方連接有第一撐桿,所述第二支撐座上方連接有第二撐桿,所述第一撐桿與所述第二撐桿相交的支點活動連接,所述螺桿一端從所述第一支桿及第二支桿相交點插入,所述螺桿另一端從第三支桿及第四支桿穿出,所述螺桿前端設有圓孔。
【文檔編號】A62B99/00GK203915833SQ201420341848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5日
【發明者】樂彰哲 申請人:樂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