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安全帶,尤其是一種緩降型安全帶,用于高空電力作業中對施工人員進行保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電力施工人員在攀登電線桿或者架線塔時所采用的安全帶通常是簡易式安全帶。此種安全帶結構簡單,工人在使用時通常將安全帶的一頭系在腰上,另一頭繞過電線桿后,再將安全帶系成一個直徑比電線桿略大的閉環套在電線桿上,當工人因為意外而發生墜落時,依靠安全帶與電線桿間的摩擦力來起到止墜的目的。部分安全帶還帶有簡單的插扣,以及用于系在工人手腕上的提升帶來方便使用。這種安全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這種安全帶與電線桿的固定方式為簡單的捆綁式或者簡單的插扣式,并且安全帶通常較窄,這種情形下安全帶與電線桿之間所提供的摩擦力是不穩定的,當工人下墜的力量稍大時,安全帶與電線桿之間便會發生滑動,靜摩擦便會轉換為動摩擦,而摩擦力將會大幅度減小,由此引發墜落事故。
其次,傳統技術中的安全帶通常直接系在工人的身上來與工人進行固定。當工人墜落時,安全帶會在沒有任何緩沖的情況下將工人拉住,工人在下墜過程中突然收到來自安全帶的牽引力。這種牽引力會對工人的身體造成沖擊,損害其人身健康,輕則擦破皮膚,重則導致骨折或者脫臼。
再次,傳統技術中的安全帶只能在工人攀登電線桿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當工人攀登架線塔時,或者需要在電線上進行高空橫向移動時,傳統安全帶就無法派上用場。甚至在某些工況下,傳統的安全帶還會成為工人高空施工的拖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電力施工過程中,能夠對工人提供全程保護的安全帶,并且能夠在工人發生墜落時能夠起到緩沖作用的緩降型安全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緩降型安全帶,包括一個條抱桿帶,抱桿帶的端頭通過一插扣相連,抱桿帶的外側安裝有1至3組緩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降裝置包括蠶絲繩、八字環和底板,底板下半段設置有一U型槽,U型槽的內壁設置卡槽,八字環的下部圓環安裝在卡槽內,底板的上端設置有固定八字環上部圓環的卡扣,蠶絲繩的中間折彎后穿過八字環的下部圓環套裝在八字環的上部圓環上。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抱桿帶的內側安裝有一個與底板輪廓相同的壓板,壓板與底板通過螺栓安裝在抱桿帶的內外兩側。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八字環的下部為一圓環,八字環的上部圓環為豎直設置的長圓環,長圓環的其中一個直段為開口,開口處設置有一個可以通過彈簧進行復位的擺銷,擺銷的一端與八字環鉸接,擺銷的另一端通過凹槽與八字環配合。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八字環與擺銷均由絕緣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插扣包括一個壓接在抱桿帶一端的插頭和一個固定連接在抱桿帶另一端的鎖體;插頭的一側豎直排列有2至3個用于和鎖體進行插接的插板,插板上下兩個邊緣對稱設置有波浪形扣齒;鎖體包括一個側壁上開設有插板入口的鎖殼,鎖殼內壁的兩側均鉸接有與插板數量相同的擺桿,擺桿的另一端均安裝有與扣齒相配合的壓桿;鎖殼內部還豎向安裝有兩個穩定桿,兩個穩定桿分別與其對應側的擺桿全部鉸接,穩定桿與擺桿上安裝有壓桿的一端鉸接,擺桿上還設置有供對側壓桿在其中上下運動的長圓孔;鎖殼內壁的兩側分別安裝有兩個使對應側的擺桿復位的彈簧;鎖殼內壁上設置有限制擺桿擺動角度的擋銷。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鎖殼內壁每一側的擺桿中至少有一根擺桿伸出鎖殼外。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抱桿帶內側設置有橡膠防滑層。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是: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緩沖型的安全帶,能夠在工人發生墜落時對工人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并且相對于傳統技術,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獨特的緩降作用,避免工人在下墜過程中受到安全帶的沖擊而產生二次事故。因此,本實用新型極大的提高了電力作業中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還是一種可以在電力施工過程中對工人提供全程保護的安全帶,不僅在攀登電線桿的過程中能夠起到很好的止墜、緩降作用,并且當工人在高空中需要進行橫向移動時,還可以摘下八字環將八字環掛在電線或者鋼絲繩上,為工人的作業創造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本實用新型中的緩降裝置通過一個壓板安裝在抱桿帶上,對因為抱桿帶的脫絲而引起的底板松動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進一步的提高了設備使用時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中的八字環的上部為開口型設計,并且通過一個帶有彈簧的擺銷來使八字環具備安全鉤掛的功能。這樣的設計將傳統八字環和安全掛鉤的結構進行了融合,并且使用絕緣材料制成,充分考慮了電力施工過程中的工況要求,提高了電力施工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方便了工人的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還設計有一個用于連接抱桿帶的插扣,本插扣采用多插板的設計,插板上帶有波浪形的扣齒,當一個插板脫開時,還有剩余的插板在工作,為插扣的連接提供了多重保證。同時,插扣的鎖體部分帶有穩定桿,能夠使鎖體內的擺桿動作更加穩定,并且使多個擺桿能夠互相制約,避免插扣意外松開。
本實用新型的安全帶內部噴涂有橡膠層,不但能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同時還能起到絕緣作用,進一步保證了電力施工的安全性。同時,一個安全帶上可以安裝多個緩降裝置,能夠滿足多人施工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緩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插扣的鎖體部分的局部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插扣的插板部分的局部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八字環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抱桿帶,2、緩降裝置,3、鎖體,4、壓板,6、插頭,201、底板,202、八字環,203、卡扣,204、擺銷,205、蠶絲繩,301、鎖殼,302、擺桿,303、穩定桿,304、壓桿,306、擋銷,601、插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具備緩降功能的電力施工安全帶,能夠為工人在攀登電線桿以及高空電力施工的過程中提供全程的保護。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一個具備一定寬度的抱桿帶1以及豎向安裝在抱桿帶1外側的緩降裝置2組成,抱桿帶1的兩個端頭通過一個插扣連接在一起。抱桿帶1的寬度為30至45cm,抱桿帶1外側安裝三個緩降裝置2,可以同時為三個工人提供安全保護。抱桿帶1的外表面為織物,內表面噴涂有橡膠防滑層。
本實用新型中的緩降裝置2包括一個底板201、一個八字環202和一根蠶絲繩205。整個緩降裝置2利用一個和底板201輪廓相同的壓板4夾住抱桿帶1,并安裝在抱桿帶1上。底板201和壓板4通過一個螺栓穿接在一起。底板201的下半段的一側向外突出,突出的部位設置有開口向上的U型槽,U型槽的內壁上設置有用來對八字環202的下部圓環進行定位的卡槽。底板201的上半段設置有一卡扣203,利用卡扣203可以將八字環202的上半段固定住。
本實用新型中緩降裝置2的組裝過程為:
1)、解開卡扣203,取下八字環202;
2)、將蠶絲繩205對折后穿入八字環202的下部圓環,然后從八字環202的另一側將對折后的蠶絲繩205套過八字環202的上部圓環后,放在八字環202的中間部位;
3)、最后將八字環202的下部圓環卡在底板201下半段的U型槽內的卡槽內,利用卡扣203對八字環202的上部圓環進行固定;
4)、將蠶絲繩205較長的一端固定在地面的固定物上,將另一端系在操作人員的身上,完成緩降裝置2的組裝。
本實用新型中的八字環202有別于傳統技術,其結構融合了傳統八字環和安全掛鉤的優點,并且用絕緣板制成,能夠更加適應電力施工現場對于減少零件數量、防止零件墜落的工況要求。八字環202的上部圓環為長圓形,在上部圓環的一側的直段上設置有一開口,在開口處鉸接有一個擺銷204,擺銷204的上端設置有一個凸起,相對應地,八字環202上部圓環的開口處設置有與該突起對應的凹槽。通過凸起與凹槽的配合完成擺銷204的定位。
本實用新型中的抱桿帶1的兩端通過一個插扣進行連接,插扣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鎖體3,一部分為插頭6。插頭6和抱桿帶1的固定方式一端為可調的壓接形式。鎖體3部分和抱桿帶1為固定連接。插頭6的的一側豎直排列有3個用于和鎖體3進行插接的插板601,插板601上下兩個邊緣對稱設置有波浪形扣齒,這樣的設計為插頭6的牢固性提供了多重保證。鎖體3包括一個鎖殼301,鎖殼301的一個側壁上開設有插板601的入口,鎖殼301內部的左右側壁上分別安裝兩組擺桿302,每組擺桿302由三個一端和鎖殼301側壁鉸接另一端固定安裝壓桿304的擺桿302組成。工作過程中,左右側壁上的壓桿304分別從上下兩個方向壓接插板601上的波浪形扣齒,從而達到對插板601進行固定的作用。
鎖殼301內部還豎向安裝有兩個穩定桿303,兩個穩定桿303分別與其對應側的擺桿302全部鉸接,穩定桿303與擺桿302上安裝有壓桿304的一端鉸接,擺桿302上還設置有供對側壓桿304在其中上下運動的長圓孔。另外,鎖殼301內壁的兩側分別安裝有兩個使對應側的擺桿302復位的彈簧,以及若干個限制擺桿302擺動角度的擋銷306。為了方便扳動擺桿302來松開插板601,每組擺桿302中至少有一個擺桿302是伸出鎖殼301外部的,伸出的部分起到扳頭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在正式開始工作之前,首先按照上述的緩降裝置2的組裝過程將緩降裝置2安裝好;然后調節抱桿帶1與插頭6的壓接位置,使抱桿帶1的周長略大于需要攀登的電線桿的周長;然后將抱桿帶1裹在電線桿上,確保抱桿帶1能夠利用摩擦力掛在電線桿的外壁上;最后施工人員利用攀桿器等工具攀登電線桿,并向上同步提拉抱桿帶1。
如果在攀登過程中工人不慎失足發生墜落,此時由于蠶絲繩205纏繞在八字環202上,與八字環202形成多個部位的摩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蠶絲繩205對工人的下墜起到阻尼作用,減緩工人的下墜速度。并且,在剛開始墜落時,由于蠶絲繩205較松,其所能提供的摩擦力也較小。隨著下墜距離的逐漸加大,蠶絲繩205變緊,此時由于蠶絲繩205被夾在八字環202和底板201中間,蠶絲繩205與底板201和八字環202之間的摩擦力會逐漸加大,并最終使工人停止下墜。通過以上原理,本實用新型實現緩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