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主動式救生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36556閱讀:251來源:國知局
一種主動式救生設備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從高處跳下時用的主動式救生設備,屬于高空逃生技術。



背景技術:

當人們在較高的位置身處險境需要逃生時,例如高樓,往往只能冒險向下逃,或向上逃到更高的位置等待救援。另外,還能夠通過云梯、繩索甚至直升飛機實現逃生。通過直升飛機逃生通常都不太現實,一是救援成本過高,二是受救援環境許可限制,并且每次能夠救援的人數較少。如果采用云梯的方式救援,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云梯的高度有限,現有的樓房往往超過百米,云梯的高度升不到較高的樓層,二是云梯的通行能力有限,救援速度較慢,三還會受到架設進出場地的限制,四是反應速度較慢,不能及時到達現場。最簡單實用的是用繩索來逃生,但這種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繩索固定困難,二是攀爬的過程難度較大,通常人們都沒有受過類似的攀爬的專業訓練,容易失手摔下,三是火災的火苗躥出樓外時,還可能燒斷繩索或燒傷逃生人員。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雖然受困,只能選擇被動地等待救援。

因此,需要尋找一種當人被困在高處時能夠主動逃生的工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當人被困在高處時能夠主動逃生的工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主動式救生設備,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氣囊和一個以上的充氣設備組成,所述的氣囊包括外殼1和內殼2,外殼和內殼為同心球體,在外殼和內殼的相同位置上設有開口,在開口周圍的外殼和內殼之間設有密封片3,將外殼與內殼之間的空間分隔成一個充氣空間和一個進出空間;在外殼的開口上設有外拉鏈,在內殼的開口上設有內拉鏈,外拉鏈和內拉鏈選用具有雙面拉手的拉鏈,使氣囊從外部和內部都能夠拉開或鎖緊;充氣設備安置在充氣空間內,充氣設備的控制開關4穿過內殼壁設在內殼內;在充氣空間內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塊分隔片5,所述的分隔片采用軟性的網格片,分隔片的四周邊緣設有加強筋51,分隔片通過其邊緣的加強筋,一邊固定在外殼上,相對的另一邊固定在內殼上。

所述的分隔片的加強筋縫制或粘貼在外殼或內殼上。

在密封片上設有與充氣設備數量對應的兩端開口的充氣桶31,將充氣設備從外殼的開口處插進充氣桶,將充氣設備的控制開關從充氣桶朝向充氣空間的開口引進充氣空間,再穿過內殼進入內殼內,在充氣桶朝向開口的一端蓋上充氣蓋。

所述的充氣設備選用爆炸式充氣桶,爆炸式充氣桶3內充填制氮劑或制氦劑。

位于開口兩側的密封片上的充氣桶3對置設置。

在氣囊上設有穿過進出空間的吸氣管6,吸氣管的一端開口設在外殼外表面,另一端開口位于內殼內;吸氣管位于內殼內的部分長度大于30cm。

在內殼內壁設有拉手7,在與拉手相對的內殼內壁上設有腰托8,在腰托兩側設有安全帶。

在腰托上方設有頭罩。

有益效果

1、設置中空的球形氣囊,氣囊由外殼和內殼組成,在氣囊上設有開口,圍繞開口四周設置分隔片,將外殼與內殼之間的空間分隔成一個充氣空間和一個進出空間,在外殼和內殼的相同位置設置能夠從外面和里面拉開的拉鏈,人進去后分別拉上內外拉鏈,然后再啟動充氣設備充氣,使人被充滿氣的球狀空間包圍,從高空墜下時就能夠使藏在球內的人受到保護,不會受到嚴重傷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爆炸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一個角度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圖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圖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7是本發明的另一個角度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圖7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到圖8所示,一種主動式救生設備,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氣囊和一個以上的充氣設備組成,所述的氣囊包括外殼1和內殼2,外殼和內殼為同心球體,在外殼和內殼的相同位置上設有開口,在開口周圍的外殼和內殼之間設有密封片3,將外殼與內殼之間的空間分隔成一個充氣空間和一個進出空間。進出空間較為狹窄。

在外殼的開口上設有外拉鏈,在內殼的開口上設有內拉鏈,外拉鏈和內拉鏈選用具有雙面拉手的拉鏈,使氣囊從外部和內部都能夠拉開或鎖緊;充氣設備安置在充氣空間內,充氣設備的控制開關4穿過內殼壁設在內殼內;在充氣空間內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塊分隔片5,所述的分隔片采用軟性的網格片,分隔片的四周邊緣設有加強筋51,分隔片通過其邊緣的加強筋,一邊固定在外殼上,相對的另一邊固定在內殼上。分隔片采用網格片,在充氣時,既能夠保證氣流不受阻礙能夠順暢的在充氣空間內流動,又能夠限定外殼與內殼之間的距離,防止在下落或滾動的過程中,充氣空間內的大量氣流涌向與碰擊一側相對的另一側而導致撞擊一側的充氣空間厚度變薄,有助于保護人體的安全。撞擊發生時,充氣空間內的氣流受壓向相對的另一側涌動,由于內殼與外殼之間的距離受分隔片的限位影響,當外殼向外移動時,通過分隔片也牽引內殼及內殼里的人一起向外移動,有助于減輕撞擊對人體的影響。

所述的分隔片的加強筋縫制或粘貼在外殼或內殼上。

在密封片上設有與充氣設備數量對應的兩端開口的充氣桶,將充氣設備從外殼的開口處插進充氣桶,將充氣設備的控制開關從充氣桶朝向充氣空間的開口引進充氣空間,再穿過內殼進入內殼內,在充氣桶朝向開口的一端蓋上充氣蓋。充氣時,氣囊內的人啟動控制開關,讓充氣設備給充氣空間充氣。在實際的應用中,當氣囊的體積較小時,充氣設備的數量較少,例如給小孩用的,可以在每塊密封片上只設一到兩個充氣桶,當氣囊的體積較大時,充氣設備的數量較多,例如在一塊密封片上設置三個以上的充氣桶。

人們通過進出空間對充氣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或更換。

所述的充氣設備2選用爆炸式充氣桶3,爆炸式充氣桶內充填制氮劑或制氦劑。

位于開口兩側的密封片上的充氣桶3對置設置,充氣時能夠互相抵銷掉一些反向力量。

在氣囊上設有穿過進出空間的吸氣管,當充氣設備給氣囊充氣時,強勁的氣流快速地在充氣空間膨脹,由于吸氣管位于進出空間,不會受到充氣的影響。吸氣管的一端開口設在外殼外表面,另一端開口位于內殼內,在內殼與外殼之間的吸氣管緊貼分隔片設置,或者,將這部分吸管直接固定在分隔片上;吸氣管位于內殼內的部分長度大于30cm。由于高空逃生器的內部空間有限,儲存的空氣量有限,因此,藏在里面的人能夠通過吸氣管吸入外界的空氣,避免窒息。吸氣時,人能夠將吸氣管位于內殼內的一端放到口中實現主動式呼吸。

在高空逃生器墜落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翻滾,為避免藏在里面的人完全被動地跟著翻滾,在內殼內壁設有拉手,在與拉手相對的內殼內壁上設有腰托,在腰托兩側設有安全帶。跌落過程中,人雙手抓緊拉手,背部托緊腰托,腰上系好安全帶,翻滾相對受控,還能夠增加安全感。

在腰托上方設有頭罩,坐好后,將頭罩戴在頭上,頭罩采用軟性材料加厚制作,對頭部起到保護的作用。

所述的開口的長度小于圓周的一半。

在外殼和/或內殼上設有能夠用于排氣和充氣的閥門。有時爆炸式充氣桶產生的氣量不夠時,還能夠通過自主或借助外人幫忙往氣蠹的充氣空間打氣。當高空逃生器墜落到地面后,人從里面拉開內拉鏈,雙手分別向相反的方向推開開口兩側的密封片,再拉開外拉鏈,使人能夠從開口走出氣囊。或者依靠外人幫忙,從外拉開外拉鏈,再掰開密封片,拉開內拉鏈,使氣囊內的人能夠走出來。或者先通過閥門將充氣空間的氣排出,再拉開拉鏈。

當需要逃生時,先找到適合從高空跳下的地方,例如開闊的陽臺或樓頂,人先從開口進入內殼,然后依次拉上外拉鏈和內拉鏈,將吸氣管含在嘴里保證呼吸正常,一只手先抓緊拉手,另一只手操作充氣設備的控制開關啟動充氣設備充氣,然后雙手都抓緊拉手。充好氣后,藏在里面的向要跳下的方向滾動,使高空逃生器墜下,從而實現逃生,或在外人的協助下從高處墜下逃生。如果沒有外人的幫助,就要依靠自己滾動實現高空墜下,因此,如果有阻礙就難以實現,必須事前做些準備,例如將較高的桌子搬到陽臺,桌面的高度要接近陽臺欄桿的高度,將高空逃生器放在桌面,人進入后進行充氣,充完氣后朝陽臺外的方向滾動就能夠實現墜下。或者,在建樓時就設有折疊式逃生滑板,平時將滑板收起來,發生災難時,將滑板放下,滑板長度超過兩米并從樓上向外突出,人走到滑板上先進入氣囊,再充氣,充好氣后順著滑板滾動即可從高樓跳下逃生。

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解釋本發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化或替代,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疇。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