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礦井救援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煤礦井下救援設備。
背景技術:
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開采煤炭資源的區域,一般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 不管哪種類型的煤礦都需要煤礦工進行挖掘采煤。但是當煤礦發生事故時,會將煤礦工人深埋在礦井,由于煤礦井中會出現坍塌,因此會壓縮礦工的生存空間。現在的煤故在出現礦難時,煤礦工人只能在礦井中等待救援,但是坍塌的礦井往往救援速度慢,因此設計一款能夠自救的設備,延長礦工在井下生存時間,以及實時準確定位礦工的具體位置,則成為救援關鍵,故本司針對上述情況,進行創新,研發能夠定位以及延長生存時間的主動救援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煤礦井下救援設備。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煤礦井下救援設備,它包括救援設備本體,該救援設備本體包括殼體,該殼體左側設置有吸管腔,吸管腔右側設置有氧氣室;所述氧氣室內設置氧氣瓶,氧氣瓶的吸氧管穿插過氧氣室左側面上的通孔至吸管腔中;所述殼體內右側設置有功能腔;所述功能腔內從上往下依次設置為上腔室、中腔室、下腔室和底腔室;所述上腔室內左側設置有蜂鳴器,上腔室內中部設置有微處理器,上腔室內右側設置有GPS模塊,微處理器通過導線分別與蜂鳴器、GPS模塊電連接;所述中腔室內通過兩塊豎向隔板分隔成左槽腔、中槽腔和右槽腔,左槽腔內設置有急救藥品盒,中槽腔為存儲室,右槽腔內設置有LED燈,右槽腔前表面設置有透明塑料窗,方便燈光透出;所述殼體頂面右側設置有蜂鳴器按鈕,蜂鳴器按鈕通過導線與蜂鳴器電連接;所述殼體頂面上,蜂鳴器按鈕右側設置有天線,天線通過導線與GPS模塊相連,增強信號能力;所述中腔室內安裝有電池組;所述下腔室內左側面上設置有彈簧A,彈簧A的外端上設置有左擋塊A,下腔室內右側面上設置有右擋塊A,下腔室內嵌設有壓縮餅干盒殼;所述底腔室內左側面上設置有彈簧B,彈簧B的外端上設置有左擋塊B,底腔室內右側面上設置有右擋塊B,底腔室內嵌設有兩瓶礦泉水瓶。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硬質塑料。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浮塊。
進一步地,所述GPS模塊上內嵌信號放大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左右兩側面對應設置有背帶。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煤礦井下救援設備,它采用設置救援箱殼,救援箱殼安裝小型氧氣瓶、GPS定位模塊、水瓶和壓縮餅干以及急救包,并帶聲音報警器;它具有使用方便,能夠保證礦工在礦難發生后的基本需求,延長其生存時間,為救援羸得保證時間,提高礦工的生存率,也極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救援設備本體;2、蜂鳴器按鈕;3、蜂鳴器;4、殼體;5、微處理器;6、GPS模塊;7、天線;8、LED燈;9、電池組;10、壓縮餅干盒殼;11、下腔室;12、底腔室;13、左擋塊B;14、浮塊;15、氧氣瓶;16、吸管腔;17、吸氧管;18、背帶;19、急救藥品盒;20、存儲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僅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新型煤礦井下救援設備,它包括救援設備本體1,該救援設備本體1包括殼體4,該殼體4左側設置有吸管腔16,吸管腔16右側設置有氧氣室;所述氧氣室內設置氧氣瓶15,氧氣瓶15的吸氧管17穿插過氧氣室左側面上的通孔至吸管腔16中;所述殼體4內右側設置有功能腔;所述功能腔內從上往下依次設置為上腔室、中腔室、下腔室11和底腔室12;所述上腔室內左側設置有蜂鳴器3,上腔室內中部設置有微處理器5,上腔室內右側設置有GPS模塊6,微處理器5通過導線分別與蜂鳴器3、GPS模塊6電連接;所述中腔室內通過兩塊豎向隔板分隔成左槽腔、中槽腔和右槽腔,左槽腔內設置有急救藥品盒19,中槽腔為存儲室20,右槽腔內設置有LED燈8,右槽腔前表面設置有透明塑料窗,方便燈光透出;所述殼體頂面右側設置有蜂鳴器按鈕2,蜂鳴器按鈕2通過導線與蜂鳴器電連接;所述殼體頂面上,蜂鳴器按鈕2右側設置有天線7,天線7通過導線與GPS模塊6相連,增強信號能力;所述中腔室內安裝有電池組9;所述下腔室11內左側面上設置有彈簧A,彈簧A的外端上設置有左擋塊A,下腔室11內右側面上設置有右擋塊A,下腔室11內嵌設有壓縮餅干盒殼10;所述底腔室12內左側面上設置有彈簧B,彈簧B的外端上設置有左擋塊B13,底腔室12內右側面上設置有右擋塊B,底腔室12內嵌設有兩瓶礦泉水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所述殼體4硬質塑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所述殼體4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浮塊14。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所述GPS模塊6上內嵌信號放大模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所述殼體4左右兩側面對應設置有背帶18。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設計中,殼體4采用硬質塑料,利于減輕重量。殼體內左側設置有氧氣室內,氧氣室內設置有氧氣瓶15,氧氣瓶15上安裝有吸氧管。殼體內右側上部安裝有蜂鳴器3、微處理器5和GPS模塊6;微處理器5采用AT89S52微控制器。當發生故難時,通過微處理器5來控制GPS模塊6,發出定位信號,給井上的接收中心,從而方便定位該設備的地下位置,方便鉆孔送出濟養以及實現及時通風,提高井下礦工的生存率。
本設計中,利用微處理器5控制GPS模塊6的電路控制一般如下:AT89S52微控制器分別通過導線與復位電路、串口通信電路、時鐘電路、LCD12864顯示模塊電路以及與電源電路相連;然后利用串口通信電路與GPS接收模塊相連。電源電路為系統提供電源,復位電路用于單片機的初始化操作,時鐘電路用于是單片機工作在統一的時鐘脈沖。GPS接收模塊由GPS接收電路和GPS接收天線組成。GPS接收機用于接收GPS衛星信號,并將接收到的信息通過串口通信方式發送到單片機中。單片機通過軟件程序對接收到的GPS定位信息進行計算解析,并將解析的結果通過LCD12864顯示,并將定位數據實時傳送至井上的控制中心,從而便于精確定位井下礦工的位置,利于救援。
本設計中,殼體4內右側安裝有急救藥品盒,方便應急急救;安裝有電池組9,為用電設備供電;安裝有壓縮餅干盒殼10,壓縮餅干盒殼內存放有壓縮餅干,能夠保證礦工的數日生存需求。安裝有水瓶(普通的瓶裝水,一般存放2瓶),在節約的情況下,保證數日的生活用水。安裝有背帶,方便攜帶。當發生礦難時,第一時間攜帶本設計逃生,然后在嚴格控制飲水和飲食的情況下,等待井上救援。氧氣瓶中的少量氧氣作為急救使用。急救藥品盒中存放有少量的外傷用品,方便第一時間自救。電池組為MCU微處理器供電,利用GPS模塊將本地點的定位信息發出。為了增加信號,本設計里可以GPS模塊上安裝信號放大模塊和增加有線的天線,來增加信號,使得井上的控制中心能夠第一時間,得到被救援人員的井下精確位置。當外部救緩人員進入礦井后,此時一般情況下,礦工的身體都比較虛弱,因此可以按動蜂鳴器按鈕控制蜂鳴器發聲,從而起報警作用。
本設計中,殼體4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浮塊14,該浮塊與救生衣中的浮塊相同,具有一定的浮力,保證當礦井中出現大量水時,殼體底部的浮塊有托起箱殼的作用。也可以將箱殼內的物品清除掉,使得箱殼作為救生圈使用,從而也能夠保證在極端情況,延長礦工的生存時間,提高生存率。
本設計中,背帶的中部設置有松緊帶,方便收緊,方便使用時具有一定的收縮性,方便固定在使用者的身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煤礦井下救援設備,它采用設置救援箱殼,救援箱殼安裝小型氧氣瓶、GPS定位模塊、水瓶和壓縮餅干以及急救包,并帶聲音報警器;它具有使用方便,能夠保證礦工在礦難發生后的基本需求,延長其生存時間,為救援羸得保證時間,提高礦工的生存率,也極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