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用于生產真空絕熱板,該真空絕熱板用作建筑或工業保溫用材。
背景技術:
現有真空絕熱板主要由內部隔熱芯材和外覆高阻氣薄膜構成,其中隔熱芯材一般采用常規保溫材料(如發泡塑料)、玻璃纖維或/和氣凝膠等材料制成,其缺點是材料成本聞,能耗聞,不環保。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存 在的材料成本聞,能耗聞,不環保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將芯材裝入高阻氣膜袋內,抽真空后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材成分和重量份數為膨脹珍珠巖55-75,輔料8-20,纖維5-10,真空活性穩定劑3-7 ;
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配料將所述配方的各種材料投入混合機進行充分混合;
(2)烘干將攪拌均勻的混合料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C,烘干過程中每隔8分鐘測定一次混合料的含水率,直至混合料的含水率達到0. 5%以下,停止烘干;
(3)無紡布制袋將無紡布制成三邊封袋子,或制成帶插角的三邊封袋子;
(4)芯料灌裝將烘干的混合物投入三邊封的無紡布袋子中,然后將開口的一邊熱封;
(5 )袋料攤平將已封口的混合物,整體攤平;
(6)壓制成型將攤平的袋裝混合物,連同外面的無紡布袋子一起放入壓制機下,進行壓縮成型,得到保溫芯板;
(7)將保溫芯板置入高阻氣膜袋內抽真空,真空度為0.02-20Pa,然后 封口。所述的步驟(2)的烘干過程也可以在步驟(I)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所述的步驟(3)和(6)中所用無紡布為阻燃型無紡布,單位面積質量為35-100g/m2。所述的步驟(5)中,袋裝混合物通過人工進行攤平,或通過輥軸進行整平。所述的步驟(6)中壓制機的下降速度控制在3-7 cm/s,壓力控制在20_280T/m2。所述的步驟(6)中壓制成型工藝通過上下幾對輥子帶動的皮帶連續逐步壓制成型。所述的輔料為氣相二氧化硅、硅微粉、微硅粉和氣凝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的纖維包括巖棉、玻纖、木質素纖維和玻璃陶瓷纖維中的一種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高阻氣膜袋由外側的防護層與內側的密封層復合組成,該密封層包括鋁箔、聚酯薄膜、尼龍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薄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聚乙烯醇薄膜、尼龍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丙烯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復合而成;該高阻氣膜袋最外側的保護層由玻纖布、無紡布、碳纖維織布、玄武巖纖維布、陶瓷纖維布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復合而成。在所述的高阻氣膜袋的兩端設有封邊,該封邊設在該高阻氣膜袋的兩端的相對的一邊,在與該封邊相對的另一邊設有與該封邊吻合的咬合槽。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以珍珠巖作為芯材主要成分的真空保溫板能達到較低的導熱系數,又是無機材料,不易燃燒,可滿足國家六五節能規劃的需要。原料價格低廉,保證一定的低導熱系數,降低原料成本;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輔料、纖維與珍珠巖的混合可以在珍珠巖的顆粒之間形成高性能的隔熱層,進一步提高保溫性能和強度。
圖I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側面結構不意 圖3是圖I的俯視 圖4是本發明應用時的對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一種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將芯材裝入高阻氣膜袋內,抽真空后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材成分和重量份數為膨脹珍珠巖55-75,輔料8-20,纖維5-10,真空活性穩定劑3-7。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I)配料將所述配方的各種材料投入混合機進行充分混合。(2)烘干將攪拌均勻的混合料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C,烘干過程中每隔8分鐘測定一次混合料的含水率,直至混合料的含水率達到0. 5%以下,停止烘干。(3)無紡布制袋將無紡布制成三邊封袋子,或制成帶插角的三邊封袋子。(4)芯料灌裝將烘干的混合物投入三邊封的無紡布袋子中,然后將開口的一邊熱封。(5)袋料攤平將已封口的混合物,整體攤平。袋裝(已封口)混合物通過人工進行攤平,或通過輥軸進行整平。(6)壓制成型將攤平的袋裝混合物,連同外面的無紡布袋子一起放入壓制機下,進行壓縮成型,得到保溫芯板。壓制機的下降速度控制在3-7 cm/s,壓力控制在20-280T/m2。(7)將保溫芯板置入高阻氣膜袋內抽真空,真空度為0. 02-20Pa,然后封口。所述的步驟(2)的烘干過程也可以在步驟(I)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所述的步驟(3)和(6)中所用無紡布為阻燃型無紡布,單位面積質量為35-100g/m2。所述的步驟(6)中壓制成型工藝也可通過上下幾對輥子帶動的皮帶連續逐步壓制成型。所述的輔料為氣相二氧化硅、硅微粉、微硅粉和氣凝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的纖維包括巖棉、玻纖、木質素纖維和玻璃陶瓷纖維中的一種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纖維長度為3-12mm,直徑為0. 2-13微米。所述的真空活性穩定劑由活性炭,鋇鋰合金活化物,氧化鈣,氧化鎂,硅膠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混合物(任意比例)構成。所述的高阻氣膜袋由外側的防護層與內側的密封層復合組成。所述的密封層包括鋁箔、聚酯薄膜、尼龍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薄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聚乙烯醇薄膜、尼龍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丙烯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復合而成。·所述高阻氣膜袋最外側的保護層由玻纖布、無紡布、碳纖維織布、玄武巖纖維布、陶瓷纖維布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復合而成。所述高阻氣膜袋也可采用任何現有常規的材料制成。吸氣劑也是常規材料,采用分散設置或采用層結構設置在芯板的表面。參見圖I-圖4,本發明制成的真空絕熱板外形結構可以是常規的形狀,在高阻氣膜袋I的兩端設有密封邊3 (參見圖I)。也可將高阻氣膜袋I兩端的密封邊3設在該高阻氣膜袋I的兩端的相對的一邊,在與該密封邊3相對的另一邊設有與該封邊吻合的咬合槽
4。在施工時將相鄰的兩塊保溫板Al與A2封邊3放置在對方的咬合槽4內(如圖4所示),減小了相鄰兩塊保溫板之間的熱橋厚度,提高了保溫效果和施工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將芯材裝入高阻氣膜袋內,抽真空后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材成分和重量份數為膨脹珍珠巖55-75,輔料8-20,纖維.5-10,真空活性穩定劑3-7 ; 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配料將所述配方的各種材料投入混合機進行充分混合; (2)烘干將攪拌均勻的混合料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C,烘干過程中每隔8分鐘測定一次混合料的含水率,直至混合料的含水率達到0. 5%以下,停止烘干; (3)無紡布制袋將無紡布制成三邊封袋子,或制成帶插角的三邊封袋子; (4)芯料灌裝將烘干的混合物投入三邊封的無紡布袋子中,然后將開口的一邊熱封; (5)袋料攤平將已封口的混合物,整體攤平; (6)壓制成型將攤平的袋裝混合物,連同外面的無紡布袋子一起放入壓制機下,進行壓縮成型,得到保溫芯板; (7)將保溫芯板置入高阻氣膜袋內抽真空,真空度為0.02-20Pa,然后 封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的烘干過程也可以在步驟(I)的過程中同時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和(6)中所用無紡布為阻燃型無紡布,單位面積質量為35-100g/m2。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 )中,袋裝混合物通過人工進行攤平,或通過輥軸進行整平。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中壓制機的下降速度控制在3-7 cm/s,壓力控制在20-280T/m2。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中壓制成型工藝通過上下幾對輥子帶動的皮帶連續逐步壓制成型。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料為氣相二氧化娃、娃微粉、微娃粉和氣凝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包括巖棉、玻纖、木質素纖維和玻璃陶瓷纖維中的一種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阻氣膜袋由外側的防護層與內側的密封層復合組成,該密封層包括鋁箔、聚酯薄膜、尼龍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薄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聚乙烯醇薄膜、尼龍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丙烯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復合而成;該高阻氣膜袋最外側的保護層由玻纖布、無紡布、碳纖維織布、玄武巖纖維布、陶瓷纖維布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復合而成。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高阻氣膜袋的兩端設有封邊,該封邊設在該高阻氣膜袋的兩端的相對的一邊,在與該封邊相對的另一邊設有與該封邊吻合的咬合槽。
全文摘要
一種利用膨脹珍珠巖生產真空絕熱板的方法,制作工藝的步驟是配料將膨脹珍珠巖,輔料,纖維,真空活性穩定劑投入混合機進行充分混合;烘干將攪拌均勻的混合料進行烘干;芯料成型將烘干好的物料和吸氣劑投入模具中,將模具放入壓制機中加壓成型;包裹將壓制成型的芯板從模具中取出,并在芯板的外圍包裹一層無紡布,即得到建筑用真空絕熱板芯板;將芯板置入高阻氣膜袋內抽真空,真空度為0.02-20Pa,然后封口。本發明的優點是膨脹珍珠巖吸音性好,自身導熱系數低,輔料、纖維與珍珠巖的混合可以在珍珠巖的顆粒之間形成高性能的隔熱層,進一步提高保溫性能和強度。無機材料,不易燃燒。
文檔編號B32B37/10GK102717578SQ2012101871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8日
發明者李壯賢, 翟傳偉 申請人:青島科瑞新型環保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