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尤其是指一種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貼合面上設有溝槽,并在該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單板,再于該橫向單板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制成的復合板材。
背景技術:
實木復合板被運用在室內裝潢及家具領域的時間已相當長久,尤其是在木地板領域更是廣泛,基于材料取得與使用的經濟性,目前市場上所用的木板板材除了傳統的實木木板外,實木多層復合板基于其成本低、變形量小等特性,也廣為消費大眾所選用,該類實木多層復合板材主要結構是以旋皮單板的不同厚薄度、片數搭配來構成實木多層復合板基板,再借由高級木材制作的縱向面板以膠水冷、熱壓方式貼合于實木多層復合板基板面上,即能提供良好的實木基板厚度及高貴實木板材的視覺效果,取代了傳統高級實木制作的實木木板,而可作為制作家具或地板的選用材料,其具有更低的價格、較穩定的質量,可以讓消費者或下游生產廠商有更佳的不同選擇。請參閱圖11所示,其為一種現有的實木多層復合板基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來該實木多層復合板基板80是由多片縱向旋皮單板84與多片橫向旋皮單板85交錯疊合壓貼制成,另在其表面可以貼設一層較高等級的縱向面板86,而可擁有更佳的高貴木材視覺效果;此種實木多層復合板基板80生產時仍需仰賴大量的人工,在人力成本不斷提高的狀況下,此類實木多層復合板基板80的質量與市場競爭力必然下降,同時其生產時必須使用大量的膠水,其中所含的甲醛對環境有負面的影響;再者,長時間與化學方法制造的膠水接觸及吸入呼吸道,對加工人員以及日后長期使用產品的消費者身體健康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圖12中所示是另一種現有復合板材的分解示意圖,其是在一具有橫向木紋的實木芯板88兩面分別貼設有縱向面底板87、縱向面板89制成的復合板材,該縱向面底板87、縱向面板89的厚度要較實木芯板88薄得多,該復合板材組合完成后即如圖13所示,其也可以作為制作家具或地板的基材板。然而由于實木芯板的木材本身不規則的木質纖維生長方向和木質本體的硬度、密度分布不均,當大氣中的干濕度變化較大時,復合板材制作的地板仍會因吸潮膨脹,導致組裝后的地板塊相互推擠,形成地板面中間凸起或凹陷,造成地板表面嚴重瓦狀,扭曲變形,影響美觀和實用,實際使用上仍存在不易克服板材變形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能夠有效的降低、解決實木板產生干縮濕脹變形、成本高以及現今市場習用的多層實木復合板甲醛含量高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所述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底板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所述實木底板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所述橫向旋皮單板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所述縱向溝槽的間距為10 - 60mm ;所述縱向溝槽的寬度為O. 5 — 3mm ;所述縱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實木底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底板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橫向溝槽。所述橫向溝槽的間距為30 — 600mm ;所述橫向溝槽的寬度為O. 5 — 3mm ;所述橫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實木底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底板的厚度為5 — 50mm ;旋皮單板底板的厚度為3 — IOmm ;所述縱向面板的厚度為O. 02 - 10mm。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所述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及復數道橫向溝槽,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所述橫向旋皮單板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所述縱向面板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及復數道橫向溝槽。所述縱向溝槽的間距為10 - 60mm ‘所述橫向溝槽的間距為30 — 600mm。所述縱向溝槽的寬度為O. 5 — 3mm ;所述橫向溝槽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縱向面板貼合面上設置縱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厚度的20% - 95% ;所述縱向面板貼合面上設置橫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貼合面上設置縱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貼合面上設置橫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與縱向面板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與縱向面板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所述實木底板的厚度為5 — 50mm,旋皮單板底板的厚度為3 — IOmm,所述縱向面板的厚度為3 — 50mm。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所述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及復數道橫向溝槽,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單板,所述橫向單板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所述橫向單板與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相貼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橫向溝槽。所述縱向溝槽的間距為10 - 60mm ;所述橫向溝槽的間距為30 — 600mm ;所述縱向溝槽的寬度為O. 5 — 3mm ;所述橫向溝槽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縱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所述橫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所述橫向溝槽的深度為所述橫向單板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與橫向單板上的橫向溝槽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本發明的復合板材,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貼合面上設置的溝槽,能適度有效調整釋放木材內部的應力,在潮濕或干燥時能給予木材的膨脹或收縮預留有調節空間,更好保證地板表面的平整,同時,底板的上表面上設有橫向旋皮單板,由于與底板的木紋纖維收縮膨脹方向不同,木質纖維會相互牽制、平衡,即使地板處在高溫干燥收縮、高濕受潮膨脹時,也可以避免地板面產生瓦狀變形和板與板拼接處之間的離縫。
圖1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圖1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圖4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六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七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圖9第七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圖11是一種現有實木多層復合基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2是另一種現有復合板材的分解示意圖。圖13是圖12現有復合板材的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配合參看圖1所示,其為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于圖中可以見到該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的貼合面上等間距的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120及復數道橫向溝槽122,所述縱向溝槽12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橫向溝槽122的間距為30 —600mm,所述縱向溝槽120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橫向溝槽122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縱向溝槽1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厚度的20% - 95%,所述橫向溝槽122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14,所述橫向旋皮單板1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16,在貼設組合完成后即如圖2所示,其上下表面均為平整的表板面,可以利于后續的加工運用。其中,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為B、C或D級板材,實木底板厚度為5 - 50mm,旋皮單板底板的厚度為3 — IOmm,縱向面板16為A級板材,厚度為O. 2 — IOmm,由于A級板材價格高昂,通過本發明的設計可以縮短工藝流程,提升產品穩定性質量,大大減少生產制造的成本。圖3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其中該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22、橫向旋皮單板24及縱向面板26的結構配置與圖1中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唯在該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22的貼合面上僅設置有復數道縱向溝槽220,而沒有設置橫向溝槽,所述縱向溝槽22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縱向溝槽220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縱向溝槽2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22厚度的 20% — 95%。圖4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該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320及復數道橫向溝槽322,所述縱向溝槽32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橫向溝槽322的間距為30 — 600mm,所述縱向溝槽320的寬度為O. 5 —3mm,所述橫向溝槽322的寬度為O. 5 一 3mm,所述縱向溝槽3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厚度的20%-95%,所述橫向溝槽322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厚度的20%-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34,所述橫向旋皮單板3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36,所述縱向面板36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360及復數道橫向溝槽362,所述縱向溝槽36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橫向溝槽362的間距為30 — 600mm,所述縱向溝槽360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橫向溝槽362的寬度為O. 5 —3mm,所述縱向溝槽360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36厚度的20% 一 95%,所述橫向溝槽362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36厚度的20% - 95%,在貼設組合完成后即如圖5所示,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320與縱向面板36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360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322與縱向面板36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362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此一錯開的位置設置可以讓復合板材在后續加工或使用中釘釘子時,不會因為釘子恰好同時穿過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與縱向面板36的溝槽而發生無法固定或握釘力不佳的狀況,組合完成的復合板材上下表面均為平整的板面,可有利于后續的加工運用。其中,實木底板32為B、C或D級板材,厚度為5 - 50mm,旋皮單板底板的厚度為3 — IOmm,縱向面板36為A級板材,厚度為3 — 50mm,由于A級板材價格高昂,通過本發明的設計可以大大減少產品制造成本和甲醛含量的大幅降低。圖6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該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4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4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420,所述縱向溝槽42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縱向溝槽420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縱向溝槽4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42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4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44,所述橫向旋皮單板4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46,所述縱向面板46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460及復數道橫向溝槽462,所述縱向溝槽46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橫向溝槽462的間距為30 — 600mm,所述縱向溝槽460的寬度為O. 5 一 3mm,所述橫向溝槽462的寬度為O. 5 一3mm,所述縱向溝槽460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46厚度的20%_95%,所述橫向溝槽462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46厚度的20%-95%,在貼設組合完成后,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42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420與縱向面板46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460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圖7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該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5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5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520,所述縱向溝槽52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縱向溝槽520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縱向溝槽5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52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5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54,所述橫向旋皮單板5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56,所述縱向面板56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560,所述縱向溝槽56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縱向溝槽560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縱向溝槽560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56厚度的20% - 95%。在貼設組合完成后,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52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520與縱向面板56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560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圖8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六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該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6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6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620及復數道橫向溝槽622,所述縱向溝槽62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橫向溝槽622的間距為30 — 600mm,所述縱向溝槽620的寬度為O. 5 —3mm,所述橫向溝槽622的寬度為O. 5 一 3mm,所述縱向溝槽6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62厚度的20% - 95%,所述橫向溝槽622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62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6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64,所述橫向旋皮單板6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66,所述縱向面板66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660,所述縱向溝槽66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縱向溝槽660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縱向溝槽660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66厚度的20% - 95%,在貼設組合完成后,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62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620與縱向面板66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660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圖9是本發明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第七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該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720及復數道橫向溝槽722,所述縱向溝槽720的間距為10 - 60mm,所述橫向溝槽722的間距為30 — 600mm,所述縱向溝槽720的寬度為O. 5 —3mm,所述橫向溝槽722的寬度為O. 5 一 3mm,所述縱向溝槽7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厚度的20% - 95%,所述橫向溝槽722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厚度的20% - 95%。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單板74,所述橫向單板7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76,所述橫向單板74與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相貼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橫向溝槽742,所述橫向溝槽742的間距為30 — 600mm,所述橫向溝槽742的寬度為O. 5 — 3mm,所述橫向溝槽742的深度為所述橫向單板74厚度的20% 一 95%,在貼設組合完成后即如圖10所示,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722與橫向單板74上的橫向溝槽742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本發明的復合板材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縱向面板、橫向單板上設置的溝槽能破壞材料內部應力,并可適度有效調整木材內部的應力,在地處于潮濕或干燥環境時,也能給予木材膨脹或收縮的調節空間,橫向旋皮單板的搭配可以更好的保證復合板材表面的平
整與穩定。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權利要求書中所界定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2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2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120,220),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2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14,24),所述橫向旋皮單板(14,2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16,2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溝槽(120,220)的間距為10 — 60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溝槽(120,220)的寬度為O. 5 — 3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溝槽(120,2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1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橫向溝槽(12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122)的間距為30 - 600mm。
7.如權利要求5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122)的寬度為O. 5 - 3mm。
8.如權利要求5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122)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厚度的20% - 95%。
9.如權利要求1 8項中任一項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底板(12)的厚度為5 - 50mm。
10.如權利要求1 8項中任一項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旋皮單板底板的厚度為3 - 10mm。
11.如權利要求1 8項中任一項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面板(16)的厚度為O. 2 - 10mm。
12.—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42,52,6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 (32,42,52,6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320,420,520,620),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42,52,6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34,44,54,64),所述橫向旋皮單板(34,44,54,6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36,46,56,66),所述縱向面板(36,46,56,66)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360,460, 560, 660)。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6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橫向溝槽(322,622)。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面板(36,46)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橫向溝槽(362,462)。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面板(36)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橫向溝槽(362)。
16.如權利要求12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溝槽(320,420,520,620,360,460,560,660)的間距為 30 — 600mm。
17.如權利要求13、14或15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322,622,362,462)的間距為30 — 600mm。
18.如權利要求12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溝槽(320,360,420,460,520,560,620,660)的寬度為 O. 5 — 3mm。
19.如權利要求13、14或15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322,622,362,462)的寬度為O. 5-3_。
20.如權利要求12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面板(36,46,56,66)貼合面上設置縱向溝槽(360,460,560,660)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36,46,56,66)厚度的 20% — 95%。
21.如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面板(36,46)貼合面上設置橫向溝槽(362,462)的深度為所述縱向面板(36,46)厚度的 20% — 95%。
22.如權利要求12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42,52,62)貼合面上設置縱向溝槽(320,420,520,6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42,52,62)厚度的20% — 95%。
23.如權利要求13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62)貼合面上設置橫向溝槽(322,622)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62)厚度的20% — 95%。
24.如權利要求12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42,52,62)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320,420,520,620)與縱向面板(36,46,56,66)貼合面上的縱向溝槽(360,460,560,660)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
25.如權利要求15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32)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322)與縱向面板(36)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362)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
26.如權利要求12 16,18,20,22,23,24項中任一項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底板的厚度為5 - 50mm。
27.如權利要求12 16,18,20,22,23,24項中任一項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旋皮單板底板的厚度為3 - 10mm。
28.如權利要求12 16,18,20,22,23,24項中任一項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面板的厚度為3-50mm。
29.一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縱向溝槽(720)及復數道橫向溝槽(722),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單板(74),所述橫向單板(74)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76),所述橫向單板(74)與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相貼的貼合面上設有復數道橫向溝槽(742)。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溝槽(720)的間距為10 - 60mm。
31.如權利要求29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722, 742)的間距為30 — 600mm。
32.如權利要求29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溝槽(720)的寬度為O. 5 - 3mm。
33.如權利要求29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722,742)的寬度為O. 5 一 3mm。
34.如權利要求29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溝槽(720)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厚度的20% — 95%。
35.如權利要求29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722)的深度為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厚度的20% - 95%。
36.如權利要求29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溝槽(742)的深度為所述橫向單板(74)厚度的20% - 95%。
37.如權利要求29所述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72)貼合面上的橫向溝槽(722)與橫向單板(74)上的橫向溝槽 (742)呈相互錯開的位置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溝槽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復合板材,所述復合板材的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為縱向木紋,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貼合面上設置有復數道溝槽,所述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貼合面上貼設有橫向旋皮單板,所述橫向旋皮單板另側貼設有縱向面板。本發明的復合板材在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貼合面上設置的溝槽可適度有效調整木材內部的應力,在潮濕或干燥時給予木材膨脹或收縮的調節空間,更好保證復合板表面的平整、板材穩定性以及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和甲醛含量。同時,實木或旋皮單板底板的上表面上設有橫向旋皮單板,由于與底板的木紋纖維收縮膨脹方向不同,木紋纖維會相互牽制,即使復合板材在高溫高濕季節受潮時,也可以避免產生瓦狀變形。
文檔編號B32B21/13GK103042576SQ20121050635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張家銘, 許倍嘉, 張棋惠 申請人:張家銘, 許倍嘉, 張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