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14255閱讀:27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紙盒成型機,特別涉及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包裝鞋子、禮品、手機的紙盒,一般均為天地蓋式紙盒,即這種紙盒由上蓋、底盒組成,上蓋、底盒均由內盒以及包覆在內盒外的面紙組成,其中,如圖1、2所示,所述的內盒I由前側板11、后側板12、左側板13、右側板14以及底板15圍成,內盒I呈一側開口的長方體狀,所述的面紙2包括有底面21,底面21前、后兩側向外分別延伸有前側面
22、后側面23,底邊左、右兩側向外分別延伸有左側面24、右側面25,面紙2的底面21與內盒I的底板25相匹配,面紙2的左側面24、右側面25向前、后兩側均延伸有第一翻邊241、251,面紙的左側面24向左側、右側面25向右側分別延伸有第二翻邊242、252,面紙2的前側面22向前側、后側面23向后側分別延伸有第三翻邊221、231。在加工上蓋或底盒時,先在面紙2內側面上涂上膠水,然后,將內盒I的底板15放置在面紙2底面21上與面紙2粘合,對于上蓋而言,內盒I的底面為上蓋的上端面,對于底盒而言,內盒I的底面為底盒的下端面,再依次將面紙2的左、右兩側面24、25分別與內盒I的左、右兩側板13、14粘合,將面紙2的左、右兩側面24、25上的第一翻邊241、251與內盒I的前、后兩側板11、12分別粘合,將面紙2的前、后兩側面22、23分別與內盒I的前、后兩側板11、12粘合,此時,第一翻邊241、251分別位于面紙2的前、后兩側面22、23與內盒I的前、后兩側板11、12之間,最后,將面紙2的左側面24、右側面25上的第二翻邊242、252分別與內盒I的左、右兩側板13、14的內側面粘合,將面紙2的前側面22、后側面23上的第三翻邊221、231與內盒I的前、后兩側板11、12的內側面粘合即可。其中,設置的第一翻邊241、251,第二翻邊242、252,第三翻邊221、231可以使得面紙2能將內盒I外側完全包覆,整體更加美觀。但是,這種將內盒與面紙粘合成型的方式,自動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從而使得生產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能在內盒底板與面紙底面粘合后自動將內盒與面紙其它面粘合成型,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機架、升降臺,所述的升降臺上方設有紙盒內撐件,所述的升降臺左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左側面與內盒左側板壓合的左毛刷,升降臺右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右側面與內盒右側板壓合的右毛刷,升降臺左、右兩側均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一翻邊與內盒的前、后兩側板分別粘合的第一推動件,所述的升降臺前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前側面與內盒前側板壓合的前毛刷,升降臺后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后側面與內盒后側板壓合的后毛刷,升降臺的前側、后側、左偵U、右側均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二翻邊、第三翻邊向內側推動的第二推動件,所述的左毛刷、右毛刷位于第一推動件上方,第一推動件位于前毛刷、后毛刷上方,前毛刷、后毛刷位于第二推動件上方,紙盒內撐件上方還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二翻邊與內盒前后兩側板的內側面粘合、面紙的第三翻邊與內盒左右兩側板的內側面粘合的翻邊壓板,機架上還設有用于在內盒、面紙粘合后將紙盒內撐件與內盒分離的頂針,用于驅動頂針升降的驅動裝置,用于控制紙盒內撐件升降的第一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左毛刷、右毛刷伸縮的第二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第一推動件伸縮的第三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前毛刷、后毛刷伸縮的第四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第二推動件伸縮的第五控制裝置,第一控制裝置與驅動裝置之間設有用于控制翻邊壓板在面紙的左側面、右側面與內盒粘合時停止下降,待面紙的第二翻邊、第三翻邊被向內側推動時繼續下降的限位裝置,紙盒內撐件以及翻邊壓板上設有供頂針穿過的通孔。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先將待粘合的內盒、面紙放在升降臺上,控制所述的紙盒內撐件置于內盒內將內盒撐開,升降臺、紙盒內撐件下降,然后,通過左毛刷、右毛刷將面紙的左側面、右側面與內盒的左側板、右側板壓合,再然后,通過第一推動件將面紙的第一翻邊與內盒的前、后兩側板分別粘合,再通過前毛刷、后毛刷將面紙的前側面、后側面與內盒的前側板、后側板壓合,此時面紙的第一翻邊位于面紙的前、后兩側面與內盒的前、后兩側板之間,再通過第二推動件將面紙的第二翻邊、第三翻邊向內側推動,最后,通過翻邊壓板將面紙的第二翻邊與內盒前后兩側板的內側面粘合、面紙的第三翻邊與內盒左右兩側板的內側面粘合。因此,這種結構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能在內盒底板與面紙底面粘合后自動將內盒與面紙其它面粘合成型,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第一控制裝置、驅動裝置均包括有槽輪、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所述的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槽輪連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連接,第二連桿一端與機架鉸接,另一端與第三連桿一端連接,第三連桿的另一端與第四連桿的一端連接,第四連桿與機架鉸接,第四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五連桿一端連接,第五連桿另一端為控制端,驅動裝置還包括有驅動桿,所述的驅動桿一端與第五連桿的控制端連接,另一端與頂針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控制裝置還包括有升降臂,所述的升降臂一端與第五連桿的控制端連接,另一端穿過翻邊壓板后與紙盒內撐件固定,所述的限位裝置包括有導桿,所述的導桿與翻邊壓板固定,所述的導桿上固定有定位套,所述的驅動桿上位于定位套下方設有限位套。采用上述進一步設置,這種結構的第一控制裝置、驅動裝置以及限位裝置,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本發明的再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機架上還設有用于將待粘合的內盒、面紙送入升降臺的送料裝置,用于將已經粘合的內盒、面紙從升降臺送出的出料裝置。采用上述再進一步設置,通過設置的送料裝置,可以方便將待粘合的內盒、面紙送入升降臺;設置的出料裝置,可以方便將已經粘合的內盒、面紙從升降臺送出,自動化程度聞。本發明的更進一步設置所述的送料裝置包括有電機、擺臂、推動臂、送料通道,所述的送料通道兩側均設有推桿,機架上沿送料通道方向設有供推桿放置的滑槽,推桿與滑槽滑移配合,所述的擺臂一端與電機連接,另一端與推動臂連接,所述的推桿與推動臂聯動配合,所述的推桿上設有送料件,所述的送料件上設有斜面,所述的推桿上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內設有彈簧,彈簧一端與凹槽抵觸,另一端與送料件抵觸,所述的凹槽內穿設有鉸接軸,所述的送料件靠近送料通道入口端一側套設在鉸接軸上,送料件內靠近送料通道出口端一側穿設有限位軸,所述的推桿上設有用于限制限位軸向送料通道內運動位移的限位片,所述的出料裝置包括有出料通道以及在所述的推桿上位于送料件左側設置的出料推片。采用上述再進一步設置,這種結構的送料裝置結構簡單,由電機通過擺臂、推動臂來驅動推桿左、右伸縮,送料件伸出時受到內盒擠壓向內收縮,待送料件伸出至內盒右側時,彈簧驅動送料件復位,內盒經送料件拖動至升降臺;這種結構的出料裝置,結構簡單,直接通過推板即可將已經粘合的內盒、面紙從升降臺送出。本發明的再更進一步設置升降臺的左側、右側分別設有左側安裝板、右側安裝板,位于升降臺左側的第一推動件安裝在左側安裝板上,位于升降臺右側的第一推動件安裝在右側安裝板上,所述的第三控制裝置包括有第三左側控制裝置,第三右側控制裝置,所述的第三左側控制裝置、第三右側控制裝置均包括有第一凸輪、傳動臂、拉桿、傳動件,所述的第一凸輪經傳動臂帶動拉桿升降,傳動件與機架鉸接,第三左側控制裝置中的傳動件一端與拉桿連接,另一端與左側安裝板聯動配合,第三右側控制裝置中的傳動件一端與拉桿連接,另一端與右側安裝板聯動配合。采用上述再更進一步設置,第一凸輪經傳動臂帶動拉桿升降,拉桿帶動傳動件擺動從而帶動安裝板伸縮,進而帶動第一推動件伸縮,這種結構的第三控制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發明的再更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升降臺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設有用于分別將面紙的前側面、后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與內盒的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右側板壓緊的推板,機架上還設有用于控制推板伸縮的第六控制裝置。采用上述再進一步設置,設置的推板可以使得面紙與內盒粘合更加牢靠。本發明的再更進一步設置所述的第二控制裝置、第四控制裝置、第五控制裝置、第六控制裝置均包括有第二凸輪、擺桿、拉線,所述的擺桿上設有傳動輪,所述的傳動輪與第二凸輪貼合,所述的第二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左毛刷、右毛刷連接,所述的第四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前毛刷、后毛刷連接,所述的第五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推動件連接,所述的第六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推板連接。采用上述再進一步設置,這種結構的第二控制裝置、第四控制裝置、第五控制裝置、第六控制裝置,結構簡單,控制方便。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內盒結構示意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面紙展開結構示意 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后側結構示意 圖4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前側結構示意 圖5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第二控制裝置、第四控制裝置、第五控制裝置、第六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左毛刷,右毛刷以及左右兩側的第一推動件、推板安裝結構示意 圖7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前毛刷以及前側的第一推動件、推板安裝結構示意 圖8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后毛刷以及后側的第一推動件、推板安裝結構示意 圖9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推桿整體結構示意 圖10為圖9中I部分局部放大 圖1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推桿部件分解示意 圖12為圖11中的J部分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12所示,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包括有機架3、升降臺4,升降臺4由氣缸帶動升降,所述的升降臺4上方設有紙盒內撐件5,所述的升降臺4左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左側面與內盒左側板壓合的左毛刷6,升降臺4右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右側面與內盒右側板壓合的右毛刷7,升降臺4左、右兩側均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一翻邊與內盒的前、后兩側板分別粘合的第一推動件8,所述的升降臺4前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前側面與內盒前側板壓合的前毛刷9,升降臺4后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后側面與內盒后側板壓合的后毛刷10,升降臺4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均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二翻邊、第三翻邊向內側推動的第二推動件16,所述的左毛刷6、右毛刷7位于第一推動件8上方,第一推動件8位于前毛刷9、后毛刷10上方,前毛刷9、后毛刷10位于第二推動件16上方,紙盒內撐件5上方還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二翻邊與內盒前后兩側板的內側面粘合、面紙的第三翻邊與內盒左右兩側板的內側面粘合的翻邊壓板17,機架3上還設有用于在內盒、面紙粘合后將紙盒內撐件5與內盒分離的頂針18,用于驅動頂針18升降的驅動裝置19,用于控制紙盒內撐件5升降的第一控制裝置20,用于控制左毛刷6、右毛刷7伸縮的第二控制裝置26,用于控制第一推動件8伸縮的第三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前毛刷9、后毛刷10伸縮的第四控制裝置28,用于控制第二推動件16伸縮的第五控制裝置29,第一控制裝置20與驅動裝置19之間設有用于控制翻邊壓板17在面紙的左側面、右側面與內盒粘合時停止下降,待面紙的第二翻邊、第三翻邊被向內側推動時繼續下降的限位裝置30,紙盒內撐件5以及翻邊壓板17上設有供頂針18穿過的通孔。如圖1、5所示,其中,所述的驅動裝置19包括有槽輪191、第一連桿192、第二連桿193、第三連桿194、第四連桿195、第五連桿197,所述的第一連桿192的一端與槽輪191連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193連接,第二連桿193 —端與機架3鉸接,另一端與第三連桿194 一端連接,第三連桿194的另一端與第四連桿195的一端連接,第四連桿195與機架3鉸接,第四連桿195的另一端與第五連桿197 —端連接,第五連桿197另一端為控制端,驅動裝置19還包括有驅動桿196,所述的驅動桿196 —端與第五連桿197的控制端連接,另一端與頂針18固定連接。如圖4、5所示,第一控制裝置20包括有槽輪201、第一連桿202、第二連桿203、第三連桿204、第四連桿205、第五連桿207,所述的第一連桿202的一端與槽輪201連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203連接,第二連桿203 —端與機架3鉸接,另一端與第三連桿204 —端連接,第三連桿204的另一端與第四連桿205的一端連接,第四連桿205與機架3鉸接,第四連桿205的另一端與第五連桿207連接,第五連桿207另一端為控制端,所述的第一控制裝置20還包括有升降臂206,所述的升降臂206 —端與第五連桿207的控制端連接,另一端穿過翻邊壓板17后與紙盒內撐件5固定,所述的限位裝置30包括有導桿301,所述的導桿301與翻邊壓板17固定,所述的導桿301上固定有定位套302,所述的驅動桿196上位于定位套302下方設有限位套303。如圖4、9、10、11、12所示,所述的機架3上還設有用于將待粘合的內盒、面紙送入升降臺4的送料裝置31,用于將已經粘合的內盒、面紙從升降臺4送出的出料裝置32,所述的送料裝置31包括有電機311、擺臂312、推動臂313、送料通道3110,所述的送料通道3110兩側均設有推桿314,機架3上沿送料通道3110方向設有供推桿314放置的滑槽3111,推桿314與滑槽3111滑移配合,所述的擺臂312 —端與電機311連接,另一端與推動臂313連接,所述的推桿314與推動臂313聯動配合,所述的推桿314上設有送料件315,所述的送料件315上設有斜面3151,所述的推桿314包括有推桿本體3141以及設置在推桿本體3141上靠近送料通道3110 —側的推塊3142,所述的推塊3142上靠近送料通道3110 —側設有凹槽31421,所述的凹槽31421內設有彈簧316,彈簧316 —端與凹槽31421抵觸,另一端與送料件315抵觸,所述的凹槽31421內穿設有鉸接軸317,所述的送料件315靠近送料通道3110入口端一側套設在鉸接軸317上,送料件315內靠近送料通道3110出口端一側穿設有限位軸318,所述的推塊3142上設有用于限制限位軸318向送料通道3110內運動位移的限位片31422,所述的出料裝置32包括有出料通道322以及在所述的推桿314上位于送料件315左側設置的出料推片321,升降臺4位于送料通道3110與出料通道322之間。如圖3、6所示,升降臺4的左側、右側分別設有左側安裝板33、右側安裝板34,位于升降臺4左側的第一推動件8安裝在左側安裝板33上,位于升降臺4右側的第一推動件8安裝在右側安裝板34上,所述的第三控制裝置包括有第三左側控制裝置271,第三右側控制裝置272,所述的第三左側控制裝置271、第三右側控制裝置272均包括有第一凸輪2711,傳動臂2712,拉桿2713,傳動件2714,所述的第一凸輪2711經傳動臂2712帶動拉桿2713升降,傳動件2714與機架3鉸接,第三左側控制裝置271中的傳動件2714 —端與拉桿2713連接,另一端與左側安裝板33聯動,第三右側控制裝置272中的傳動件一端與拉桿連接,另一端與右側安裝板34聯動。如圖6、7、8所示,所述的升降臺4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設有用于分別將面紙的前側面、后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與內盒的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右側板壓緊的推板35,機架3上還設有用于控制推板35伸縮的第六控制裝置36。如圖5所示,所述的第二控制裝置26包括有第二凸輪261、擺桿262、拉線(圖中未示出),所述的擺桿262上設有傳動輪263,所述的傳動輪263與第二凸輪261貼合,所述的第二控制裝置26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262連接,另一端與左毛刷6、右毛刷7連接;所述的第四控制裝置28包括有第二凸輪281、擺桿282、拉線(圖中未示出),所述的擺桿282上設有傳動輪283,所述的傳動輪283與第二凸輪281貼合,所述的第四控制裝置28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282連接,另一端與前毛刷9、后毛刷10連接;所述的第四控制裝置29包括有第二凸輪291、擺桿292、拉線(圖中未示出),所述的擺桿292上設有傳動輪293,所述的傳動輪293與第二凸輪291貼合,所述的第五控制裝置29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292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推動件19連接;所述的第四控制裝置36包括有第二凸輪361、擺桿362、拉線(圖中未示出),所述的擺桿362上設有傳動輪363,所述的傳動輪363與第二凸輪361貼合,所述的第六控制裝置36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362連接,另一端與推板35連接。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先由所述的電機311經擺臂312、推動臂313驅動推桿314向右伸出,推桿314上的送料件315受內盒I擠壓壓縮,送料件315到達內盒I右側時,送料件315經彈簧316復位,推桿314向左收縮,將待粘合的內盒1、面紙2經送料件送入升降臺4上,由第一控制裝置20控制紙盒內撐件5下降至內盒I內,所述的翻邊壓板17受到重力隨之下降,在定位套302與限位套303抵觸時,所述的翻邊壓板17停止下降,左毛刷9、右毛刷7將面紙2的左側面24、右側面25與內盒I的左側板13、右側板14壓合,升降臺4、紙盒內撐件5繼續下降,由第三控制裝置驅動第一推動件9將將面紙2的第一翻邊241、251與內盒I的前、后兩側板11、12分別粘合;升降臺4、紙盒內撐件5再繼續下降,前毛刷9、后毛刷10將面紙2的前側面22、后側面23與內盒I的前側板11、后側板12壓合,此時面紙2的第一翻邊241、251位于面紙2的前、后兩側面22、23與內盒I的前、后兩側板11、12之間;升降臺4、紙盒內撐件5仍然繼續下降,頂針19下降,翻邊壓板17隨之下降,第五控制裝置36驅動第二推動件19將面紙的第二翻邊242、252以及第三翻邊221、231向內側推動,翻邊壓板17將面紙2的第二翻邊242、252與內盒I前后兩側板11、12的內側面粘合、面紙2的第三翻邊221、231與內盒I左右兩側板13、14的內側面粘合;升降臺4、紙盒內撐件5再繼續下降,所述的第六控制裝置36驅動推板35將面紙2的前側面22、后側面23、左側面24、右側面25與內盒I的前側板11、后側板12、左側板13、右側板14壓緊,此時,面紙2與內盒I已經粘合成型,升降臺4、紙盒內撐件5以及翻邊壓板17上升,內盒I受到頂針19的抵觸,紙盒內撐件5與內盒分離,此時,再由推桿314上的出料推片321將已經粘合的內盒1、面紙2從升降臺4送出,送料件315進行繼續送料作業。
權利要求
1.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機架、升降臺,所述的升降臺上方設有紙盒內撐件,所述的升降臺左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左側面與內盒左側板壓合的左毛刷,升降臺右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右側面與內盒右側板壓合的右毛刷,升降臺左、右兩側均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一翻邊與內盒的前、后兩側板分別粘合的第一推動件,所述的升降臺前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前側面與內盒前側板壓合的前毛刷,升降臺后側設有用于將面紙的后側面與內盒后側板壓合的后毛刷,升降臺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均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二翻邊、第三翻邊向內側推動的第二推動件,所述的左毛刷、右毛刷位于第一推動件上方,第一推動件位于前毛刷、后毛刷上方,前毛刷、后毛刷位于第二推動件上方,紙盒內撐件上方還設有用于將面紙的第二翻邊與內盒前后兩側板的內側面粘合、面紙的第三翻邊與內盒左右兩側板的內側面粘合的翻邊壓板,機架上還設有用于在內盒、面紙粘合后將紙盒內撐件與內盒分離的頂針,用于驅動頂針升降的驅動裝置,用于控制紙盒內撐件升降的第一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左毛刷、右毛刷伸縮的第二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第一推動件伸縮的第三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前毛刷、后毛刷伸縮的第四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第二推動件伸縮的第五控制裝置,第一控制裝置與驅動裝置之間設有用于控制翻邊壓板在面紙的左側面、右側面與內盒粘合時停止下降,待面紙的第二翻邊、第三翻邊被向內側推動時繼續下降的限位裝置,紙盒內撐件以及翻邊壓板上設有供頂針穿過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裝置、驅動裝置均包括有槽輪、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所述的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槽輪連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連接,第二連桿一端與機架鉸接,另一端與第三連桿一端連接,第三連桿的另一端與第四連桿的一端連接,第四連桿與機架鉸接,第四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五連桿一端連接,第五連桿另一端為控制端,驅動裝置還包括有驅動桿,所述的驅動桿一端與第五連桿的控制端連接,另一端與頂針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控制裝置還包括有升降臂,所述的升降臂一端與第五連桿的控制端連接,另一端穿過翻邊壓板后與紙盒內撐件固定,所述的限位裝置包括有導桿,所述的導桿與翻邊壓板固定,所述的導桿上固定有定位套,所述的驅動桿上位于定位套下方設有限位套。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還設有用于將待粘合的內盒、面紙送入升降臺的送料裝置,用于將已經粘合的內盒、面紙從升降臺送出的出料裝置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裝置包括有電機、擺臂、推動臂、送料通道,所述的送料通道兩側均設有推桿,機架上沿送料通道方向設有供推桿放置的滑槽,推桿與滑槽滑移配合,所述的擺臂一端與電機連接,另一端與推動臂連接,所述的推桿與推動臂聯動配合,所述的推桿上設有送料件,所述的送料件上設有斜面,所述的推桿上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內設有彈簧,彈簧一端與凹槽抵觸,另一端與送料件抵觸,所述的凹槽內穿設有鉸接軸,所述的送料件靠近送料通道入口端一側套設在鉸接軸上,送料件內靠近送料通道出口端一側穿設有限位軸,所述的推桿上設有用于限制限位軸向送料通道內運動位移的限位片,所述的出料裝置包括有出料通道以及在所述的推桿上位于送料件左側設置的出料推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臺的左側、右側分別設有左側安裝板、右側安裝板,位于升降臺左側的第一推動件安裝在左側安裝板上,位于升降臺右側的第一推動件安裝在右側安裝板上,所述的第三控制裝置包括有第三左側控制裝置,第三右側控制裝置,所述的第三左側控制裝置、第三右側控制裝置均包括有第一凸輪、傳動臂、拉桿、傳動件,所述的第一凸輪經傳動臂帶動拉桿升降,傳動件與機架鉸接,第三左側控制裝置中的傳動件一端與拉桿連接,另一端與左側安裝板聯動配合,第三右側控制裝置中的傳動件一端與拉桿連接,另一端與右側安裝板聯動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臺的左偵U、右側分別設有左側安裝板、右側安裝板,位于升降臺左側的第一推動件安裝在左側安裝板上,位于升降臺右側的第一推動件安裝在右側安裝板上,所述的第三控制裝置包括有第三左側控制裝置,第三右側控制裝置,所述的第三左側控制裝置、第三右側控制裝置均包括有凸輪、傳動臂、拉桿、傳動件,所述的凸輪經傳動臂帶動拉桿升降,傳動件與機架鉸接,第三左側控制裝置中的傳動件一端與拉桿連接,另一端與左側安裝板聯動配合,第三右側控制裝置中的傳動件一端與拉桿連接,另一端與右側安裝板聯動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臺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設有用于分別將面紙的前側面、后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與內盒的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右側板壓緊的推板,機架上還設有用于控制推板伸縮的第六控制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臺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設有用于分別將面紙的前側面、后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與內盒的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右側板壓緊的推板,機架上還設有用于控制推板伸縮的第六控制裝直。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控制裝置、第四控制裝置、第五控制裝置、第六控制裝置均包括有第二凸輪、擺桿、拉線,所述的擺桿上設有傳動輪,所述的傳動輪與第二凸輪貼合,所述的第二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左毛刷、右毛刷連接,所述的第四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前毛刷、后毛刷連接,所述的第五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推動件連接,所述的第六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推板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控制裝置、第四控制裝置、第五控制裝置、第六控制裝置均包括有第二凸輪、擺桿、拉線,所述的擺桿上設有傳動輪,所述的傳動輪與第二凸輪貼合,所述的第二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左毛刷、右毛刷連接,所述的第四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前毛刷、后毛刷連接,所述的第五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推動件連接,所述的第六控制裝置中的拉線一端與擺桿連接,另一端與推板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包括機架、升降臺、紙盒內撐件、翻邊壓板、頂針、左毛刷、右毛刷、第一推動件、前毛刷、后毛刷以及第二推動件,還包括用于驅動頂針升降的驅動裝置,控制紙盒內撐件升降的第一控制裝置,控制左毛刷、右毛刷伸縮的第二控制裝置,控制第一推動件伸縮的第三控制裝置,控制前毛刷、后毛刷伸縮的第四控制裝置,控制第二推動件伸縮的第五控制裝置,第一控制裝置與驅動裝置之間設有限位裝置,紙盒內撐件以及翻邊壓板上設有供頂針穿過的通孔。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紙盒的內盒、面紙粘合成型裝置,能在內盒底板與面紙底面粘合后自動將內盒與面紙其它面粘合成型,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B31B1/62GK103072306SQ201210583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李運通, 李學遠, 張存洪, 孫培曉, 李文瑞 申請人:瑞安市華科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